分享

张德超老中医

 翟大林欢迎您 2022-01-14

初出茅庐时的“三把火”让他名声大振,这个高邮老中医80多岁了还在一线坐诊

今日高邮2018-09-04

人物名片:

张德超,首届“高邮市名中医”中年龄最长者,出生于1937年,少承家学,潜心上进,后深造于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他从事中医内科临床60余年,中医理论造诣深厚,临床经验丰富,擅长诊治各种脾胃病、痤疮、黄褐斑、失眠等多种疑难杂症。

人物名片:

张德超,首届“高邮市名中医”中年龄最长者,出生于1937年,少承家学,潜心上进,后深造于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他从事中医内科临床60余年,中医理论造诣深厚,临床经验丰富,擅长诊治各种脾胃病、痤疮、黄褐斑、失眠等多种疑难杂症。

日前,记者走进市中医医院国医堂,了解张德超60多年来的从医经历——

市中医医院国医堂坐诊医师张德超虽已年逾八旬,但他精神矍铄,仍坚持一线坐诊服务大众。每周二、周五是他坐诊的日子,诊室里总是围满慕名而来的患者。

耄耋之年

坚持坐诊,服务病患

上周五下午三点半左右,当记者到达市中医医院国医堂二楼时,张德超正在聚精会神地为病人诊脉,桌上按序排放了许多病历。尽管开着空调,但由于患者太多,诊室内仍十分闷热。张德超边诊脉边询问一位患者:“现在情况怎么样?” “已不再有之前难受的感觉了。”患者回答。张德超一边点头一边将患者情况认真记录在病历上,表情淡定从容。

患者盛先生告诉记者,近年来他一直觉得胃胀并嗳气,严重时呼吸困难、心跳加快,甚至小便失禁,曾辗转北京多家大医院找专家治疗,均未见效。折腾一年多后,盛先生经朋友介绍找到了张德超医师。“记得第一次来就诊时,张医师什么都没问我,一把脉就知道我哪里不舒服,说的与我的症状几乎一模一样,当时我很吃惊,就觉得自己真是遇上救星了。”在持续服用张德超开的中药20天后,盛先生的症状明显好转,不到两个月,之前所有的症状基本消失。现在的盛先生心情好、身体好,对张德超满怀敬意与感恩:“是张老给了我健康,给了我人生的幸福!”

现场一位张女士告诉记者,她因内分泌失调引发关节炎,发作起来钻心地疼。她说,“经同事介绍,到张医师这里看了几次后,发作频率、疼痛程度都有所缓解了,现在继续用药调理巩固。”其他患者对张德超的医德也是赞不绝口。“张医师不但医术好,对待病人态度也十分和蔼,让大家感到非常温暖、踏实。”

市中医医院办公室孙孝天告诉记者,张德超早已退休,但是他医术高超,医院决定继续返聘。张德超也乐于以自己的专长继续服务大众,坚持每周坐诊两天。

张德超的助手郑佳涛说:“张老因年岁已高,专门包了一辆三轮车,每周风雨无阻前来中医医院为病患坐诊,直到看完所有病患才下班,每次都要超过正常下班时间半个多小时。 ”

家传院教

临证实践,贵在“日新”

张德超幼承家学,跟随父亲张照棠研习岐黄。其父乃临泽名医,不但医术高超,而且特别悯恤病患,乐善好施,享誉一方。

采访中,张德超向记者讲述了让他初出茅庐便声名大振的“三把火”(三个病例)。有一名粮店商人,人称张大罐子,染病数日,肝硬化、肝腹水严重,肚大如九月怀胎,痛苦异常。张德超以“大戟散”治疗后,病患腹水日消并康复。病愈后,此人每次见到张德超都要感慨地说自己的日子是赚来的。在他儿子的婚礼上,他还带着儿子一起向张德超磕头谢恩。有位乔女士,得了重症肝炎导致昏迷七八天,家人已准备好“寿衣”,后张德超以清热解毒逐秽退黄之方将其救醒,转危为安。还有一位临泽渔商的小孩食物中毒昏迷休克,生命垂危,张德超以“承气汤”将其救活。这三件事后,张德超在临泽名声大振,人称“小先生”,都说小先生胆大心细,能妙手回春。

张德超1956年发表的《关于承气汤之初步研讨》震动当时的中医界,后卫生主管部门保送他到南京中医学院(现南京中医药大学)深造。入学后,他对中医理论进行了系统学习。后拜师杏林泰斗岳美中,刻苦钻研、精诚治病,于中医学术研究外,更学习立身处世、治学、为医之道。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序言中提出“寻求古训,博采众方,并平脉辨证”。 张德超告诉记者,近年来,疾病谱在改变,因饮食生活习惯、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导致的现代文明病逐渐增加。中医既要懂得寻求古训,博采众方,更要临证实践,接纳新知。 为此,他结合临床病症和数十年行医经验,研究独创了降脂诸方、养心安神胶囊、消痤饮、养颜美容胶囊等新方,以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

一个女大学生得了聚合型痤疮6年,身心深受困扰,越来越不愿意出门。张德超施以消痤饮,配合排毒养颜胶囊和祛皯养容胶囊,只经过四个疗程的治疗,就彻底治愈这种痤疮。看着镜子里光洁如初的面庞,女孩喜极而泣。

就读于城区某中学的一位女学生,患斑秃导致全秃,每天都用“三角巾”扎头,特别苦恼,到外地多家大医院诊疗,效果微乎其微,后经张老施用中药生发验方,两年后新发再生,她和父母喜悦异常,送来锦旗表示感激。

某学校英语老师结婚五年没有怀孕,自己和家人都十分焦虑。张老一方面以中药帮她调理,一方面积极鼓励她调节好情绪,后来成功怀上了宝宝。

从医60余年,张德超收获来自病患的无数赞誉,获得的各类荣誉表彰也不计其数,但他却表示:“治病救人是医者分内之事。我时刻谨记父亲和老师的教诲,尽我一生,尽我所学,为病人解除痛苦、造福苍生。”

潜心研医

著书立说,传道授业

中医学学术博大精深,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的责任不仅是用它治病救人,还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创造,将这一优秀医学遗产传给下一辈。”张德超从医60多年来,一直孜孜不倦,除了不断提升自己的医术,还坚持对中医的文化精髓进行研究总结并著书立说,培养后继人才。

市中医医院治未病科主任闫勤参加工作之初就是跟着张老学习临床。他说,“多年来,我有幸与老先生一起工作,聆听他的教诲,获益良多。他在学术上成就很高。他编写的《中医虫病学》填补了中医关于虫病方面的空白;在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老年眩晕、肝病等疑难病症方面都有独创性,临床疗效好。他在提携后学方面,更是令人钦佩。记得我刚刚到医院上班时,老先生主动将其临床经验传授于我及其他医生,让我们感动不已。”

张老这一辈子相信中医、学习中医,潜心研医、传承中医,这种钻研精神值得年轻一辈的医生认真学习。”市中医医院医联办主任施福琴对张德超的钻研精神也是高度赞赏。

据了解,张德超自1956年2月在《中医杂志》发表《关于承气汤之初步研讨》后,又先后在海内外医学期刊发表论文近百篇,并编著了我国第一部《中医虫病学》,主编了《古今名医名方秘方大典》《现代难治病中医诊疗学》《新编方剂学》,参与编写了《中药研究文献摘要》,主审了《方剂研究文献摘要》等多部大型医书。1991年、1997年,他还先后被扬州大学医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授予“临床实习优秀带教教师”, 培养了许许多多优秀中医人才。三年前,应人民卫生出版社之约,张德超开始撰写个人医学专著《医道求真录》,每天晚上都要忙到很晚才能休息。目前30万字的书稿已经完成,正在送审阶段。

我追求的是'苍生大医,仁德为本’”,这是张德超反复提及的一句话。张德超谦逊地说:“我从事中医60余年,在理论、实践中有些小成就,这要感谢成千上万的病患。我诊治了他们,他们也给我提供了那么多的临床实践。”

医生不是圣人,也有束手无策之时。”张德超表示,他将继续加强学习,提升医技,更好地服务于百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