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力地活着

 诗意淡泊 2022-01-14

      每个人来尘世走一遭,际遇各各不同。是勉力生存还是潇洒体验,是承受苦难还是享受幸福,不同的人不同阶段,形态各异,千姿百态。

最初思考活着的意义,是从阅读余华的《活着》开始。十二三万字的长篇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写法平静地讲述了福贵跌宕起伏而波折横生的苦难一生。没有煽情,只是叙事。读得特别压抑。主人公坚韧中的顽强,如同一株冬笋,一层层褪去人生的虚华,一层层撕掉人生的依靠,一层层摧毁着人的坚强,到最后只剩下最纯净的人的秉性或者人存在的唯一理由:活着——为了活着而活着。

小说固然有夸张的成分。但谁的人生又不是一部曲折生动的小说呢?没有谁的人生是永远花团锦簇,也没有谁永远深陷谷底。不是每一个转角都能遇到爱,不是每一份奔波都能抵达目标,不是每一份真心都会被珍视。人生,无常遍布,意外频发。即便如此,也阻挡不了前行的脚步。

生而为人,起点不同。都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有人一生下来就在罗马。有人高官厚䘵锦衣玉食,有人破衣烂裳沿街乞讨。有人含着金钥匙呱呱坠地,天生被万千宠爱百般呵护。有人自小便孤苦伶仃负重生存。……上帝派发给每个人的原始资源,从一开始就天壤之别。以自己的方式活着,便是来世界走一遭的使命。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现实与理想,月亮与六便士。毛姆笔下的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本来是一中产阶级人物,拥有稳定的工作,幸福的家庭,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敢问平凡如你我,谁有勇气效仿追逐月亮的他,去放弃大半生努力的一切成就而勇于追逐自己的梦想?不过都是在自己的人生轨道上,为着各种责任,奋力地奔跑。

那些大雨滂沱中负重前行的身影,那些半夜三更依然奔波在路上的背影,那些留守儿童望眼欲穿的等待,那些ICU病房里与死神搏斗的挣扎。……总有一些场景,让我们泪流满面莫名心疼。活着,是承受还是享受,是生存还是体验,谁又能自己说了算?不过都在用力地活着而已。


但作为成年人都深知,无论手中拿着的是一把什么牌,都得认真地打下去,打出自己的气势。活着,就要坚韧,就要一直向前。勿论命运的洪流把我们抛向何方,都必须有“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从容气度。

生活是立体而多面的,换着角度看,就可以发现不一样的精彩。活在当下,以乐观豁达的心态,以悲悯向善的情怀,全力热爱每一个有光的日子,不艳羡他人的风光,多关注眼前的幸福,便知足安乐!

【后记】 今天突发如此感慨,源于一上午的一线体验。兄弟单位之间季度评价,交叉检查与观摩。只是个随行的配角,走在轰隆隆运转着的机器设备之间,看着穿着工服两手糊着油的操作工人,他们的作业环境与日常的辛苦劳作,让人感觉五味杂陈。虽然说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谁不喜欢空调室里的冬暖夏凉,谁又愿意永远弯着腰流着汗干不完的体力活?……劳心者制人,劳力者制于人。对企业而言,没有一线工人的付出,哪里来的产品与效益?办公室里的每一个岁月静好,都是他们挥汗如雨、默默无闻的负重前行。愿他们的每一滴汗水,都有与之匹配的收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