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笔底碎碎念

 诗意淡泊 2022-01-14

每一个日子,都是诸多琐碎事件与心绪的串联与拼接。从生命中经过的每一分秒,都弥足珍贵。记录,是为了不沉没。如果说还有别的价值和意义,那就是对于路过文字的人有所启发和引导,能够引起感动与共鸣。
我手写我心。自然流淌的文字,不刻意造作,不故弄玄虚。更容易让人生发共情,才能有打动人心的力量。而文字本身是没有生命的,融入了个体的情感,才赋予其以生命。有灵魂的思考,才有生命力。即使就是旷野的一株枯草,只要扎根于大地,都会在春风里醒来,年年新绿,岁岁蓬勃。谁说野草没有起舞的权利。
烟火人生的一日三餐,可以有无限的内容。生活如同美食拼盘,一只精美的盘子,选择什么食材,经过什么工艺加工,摆出什么造型,供什么人享用,都各各不同。是便利却缺乏营养的快餐还是色香味俱佳的盛宴,取决于厨艺更受制于心境。
很多事情,努力可有成绩,但登峰造极之大成,还是要靠运气。如果肯承认很多事情不是靠努力就能得到的,人生就能豁达许多了。努力是为了给自己一个交代,至于其他的,就交给命运吧。”喜欢情感作家苏芩微博里的这段话。努力与尽力,其实是人生很美的一种姿势。无论做什么事,用心与坚持,都是最好的捷径。写字亦如此。忘了写这回事,只是随心所欲地写,专注一件事,只管去做,时间会给我们最好的答案。
更,就是在无厘头地还原生活的真相。从琐碎中抽取一些感悟,敲打成属于自己风格的字。以共享为特色的互联网时代,一经发布,便像泼出去的水,再难收回。于自己,却始终心怀忐忑而敝帚自珍,如同把一个未成年的孩子独自放逐于陌生的人群中,期盼得到他人的眷顾与关照。而红尘滚滚,皆各忙其事。虽然路过者寥寥,愿意驻足停留的依然有几人,始终相信灵魂同频共振的,自会有一种神秘的气场,懂的人自会懂得。
窗外,又是一个阴天。这个秋,阴霾成了惯常,似乎是被雨水泡着过的。心绪也时而会被浸染上一层低沉的气息。午睡半小时,居然沉入了梦乡。梦里,与一高中死党在熙熙攘攘的大街偶遇。却一直在远远望着,看得清清楚楚的一张脸,她在向我挥手,我试图穿过汹涌的车流奔向她。却感觉怎么也抬不动脚,急得直冒汗。睁开眼睛,真的出了一身虚汗,在这个供暖尚未启动家里依旧瑟缩地冷着的深秋。身体感应着自然与年龄的节奏,在梦里也兴风作浪。这就是所谓的更年期症状吧。可是梦里看到的她呢?许久未见,还好吗?
周国平曾在《安静的位置》一书里写道:“比起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的人,有时更喜欢和不爱说话的人待在一起。那种'不用听废话,更不用逼自己讲废话’的感觉,让人心情舒畅。”  你是不是也有同样的感觉。有些话,不必说。有些话,找不到合适的人说。有些话,只能说给懂得的人听。与其纠结说与不说,不如对面正坐着一个不喜言谈的朋友。多年的神交,早已有了眼神的默契。或许只需在一起喝杯咖啡,三言两语,消磨一下午的时光,一切未曾交集的岁月已经心领神会。梦里的她,就是她。
文字,于我而言,更多的是梳理。至于传递能量,自知远没有那种劲道。坚持与自己对话,与遇到过的文字对话,落定于此就是自说自话。在每天敲打文字编辑公号的几十分钟甚至一个多小时里,我一次一次地观照自己,在每一个知遇里寻找一些感悟。或许无聊乏味,不过只是对经过的一天做个简略的概括总结罢了。

幻想着有生之年,把这些碎碎的文字集结成一本书,送给自己。如同一位诗人所言:封面是付出,封底是收获。中间一页一页承载的,将是此生的笔耕不辍。终有一天当我们老得哪儿也去不了,与身边的他一起坐在午后的阳光里,慢慢地翻开一本书,戴着老花镜,我用手指划拉过某一页的字里行间,大声地读给他听。我们一起深情款款地回忆来时的路,如同重新走过一生。眼神不再清澈,往事却在回溯的时光里缓缓流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