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封胡同与角巷(十二)

 开封胡同 2022-01-14

12、镟匠胡同

    由东大街中部向南,再向西,和杏花园街东口、鱼市口街北口相接的一条胡同叫镟匠胡同,是一条以行业命名的街道。

    据该街老居民张先生介绍,清末时胡同内有一镟匠铺,是他祖父的老师刘老新开设的,主要镟制面杖、棒槌、木锭、织布梭及各种帽盔、木鞋底和鞋楦等。所制各类鞋楦不仅供应本地各大鞋店、鞋厂使用,还远销陕西、湖北及本省各县。后因供不应求,乃扩大营业、收徒授艺,并分门开业。开始取了字号,如最早的宗盛斋和德顺永,分别由制鞋楦的崔时秀和制织布梭的靳德才开设。除此之处,这里还有几家专做细木活的木刻行,专刻楠木、红木家具以及花瓶座、砚台盒、顶子床等器具,著名工艺师有路财中、陈均林等,享有盛名。

    1928年冯玉祥主豫时,书店街扩宽街道,北书店街北头原打铜巷的居民大多迁入镟匠胡同,这里成为木制、铜制手工业店铺区。

    鄢陵县望田乡殷家庄的殷顺兴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12岁时就来到开封打铜巷学徒,他吃苦耐劳、刻苦学艺,对铜器的铸造、焊接样样精通,出师后在开封成家立业,膝下四子都是门里出身,学的铜匠手艺。迁到镟匠胡同以后,一家仍然干这铜匠手艺,到了上世纪30年代后期,几个孩子长大成人,都单独开店,各自经营。

    那时候干铜匠活,没什么机器设备,一个木镟床、一根皮带、两个脚踏板,把铜件加热后用松香粘在木镟床的圆盘上就干起来了,这样简陋的工具,全凭的是手艺,殷顺兴的三儿子殷永长是个干活的能手,他制作的白铜镂花脸盆,是当时结婚陪嫁的首选礼品,不仅畅销河南城乡,解放后1951年他带着他打造的这种铜洗脸盆、铜茶壶、铜杏仁壶去武汉市也颇受欢迎,很快便卖光了。

    新中国成立后,这里的木、铜镟匠店铺,先是合作化,后来这些个体手工业者都成为国营或集体企业的工人,他们之中有不少还成为开封有名的模具工匠。 

文章来源网路。如果转载了那位老师的文章和图片请加我微信联系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