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鸟冬来屈原区 看天鹅去 入冬以来,就有不少朋友告诉我,自西伯利亚远道而来的天鹅,在我的老家岳阳市屈原区落户了。 东洞庭湖历来是候鸟过冬的乐园。四十多年前我在这里生活了二十年,童年时看到过大雁鹭鸶在田间觅食的情景,也有过猎人挑担售卖野鸭大雁的记忆。后来的一些年,候鸟们很少光临这一片土地,躲到更遥远的洞庭湖深处去了。 昨日冬阳高照,是难得的一个好天气。弟弟妹妹和妹夫约了我,一起开车回老家一趟,先看望几位旧友,去找找天鹅到家的感觉。越冬候鸟每年有一两个月在南方生活,这里也是它们的家。 天鹅到家的地点,在洞庭湖东汊的东古湖。东古湖前后左右的湖洲,以前是汨罗江入洞庭湖的一大片湿地,汛期这里是一片水世界,冬天湖水退尽,则是候鸟们的天堂。两千多年前屈原曾经在此游吟,写下了《天问》《九章》等诗篇。前些年因电视剧火得很的古代美女芈月,就生长在这一片土地上。1958年人们将汨罗江改道,在湖洲之上,围垦出一个20多万亩土地的大型国营农场,开始叫屈原农场,后来改名为汨罗江农场。再后来农场改制撤销,这里变成了屈原行政区。这些被开垦的田地里,留下了汨罗江的故道和好多片不小的湖面,是农场的渔业养殖基地。 我过去的家,在汨罗江农场的场部,离东古湖不过五公里的路程。可惜我的父母调到岳阳市工作以后,这里的家不复存在。每次回去,只能在旧居前徘徊,洒下一串思念父亲的泪珠。 天鹅们过冬的家,在原来的一分场七队,现在营田镇荷花村北面的东古湖。从镇上出发,一路都是柏油马路,沿途有明显的标识牌。东古湖是一个渔业和莲藕养殖场。西边一个大湖面,荷叶已经枯萎,夏天必然是姹紫嫣红的景象。东边的大湖面空空荡荡,有湖堤分割成几个小湖面。我们到达时,早有成片的天鹅在东边的湖水里游弋,灰蒙蒙的天空下白茫茫一片,好不壮观。怪不得我们在千把米之外停车时,就听到了它们欢乐的叫声。这么多的天鹅,我从来没有见到过,简单目测计算一下,应该在五千只左右。它们或三五成群,或双双对对,嬉闹觅食,悠游自在,十分惬意。偶尔有一对天鹅飞翔起来,在湖面上空转几个大圈,将东古湖搅得好有生气。 因为是工作日,今天来这里观鸟的人群不是很多,只有区里电力公司的年轻人在湖边和天鹅合影。从他们穿的衣服看,是一群保护天鹅的志愿者。我们吃惊的是,和平日我们看到的鸟类不同,这些天鹅群体并不惧怕人群,而是渐渐地在向我们靠拢。想必他们是想向人类表示亲近,也许是等待着人们投食。 湖边有一家农户,平日在养殖场干活。自打天鹅来到这里以后,他们就成了专业的看护员,守护看管区里特制的围护栅栏,每天定时向湖面投放玉米粒等饲料。据他们说,前些年只是三三两两来些零星的候鸟,自打区里安排他们投放饲料以后,加上湖水里有大量的鱼虾,来这里越冬的天鹅越来越多。他们戏说,应该是前一年在这里居住过的鸟儿,把别的群体也带过来了。东古湖除了有天鹅落脚之外,还有灰鹤、大雁等越冬候鸟。不同群体都有自己的领地,和睦相处。眼下的这批天鹅,是早晨从洞庭湖深处飞过来的,一般下午三四点钟返回远处芦苇丛里过夜,次日又飞回来觅食,周而复始,直至立春前后才集体返回北方。 我们问道,天鹅生活这么有规律吗?看护员答道,大致如此。他们又说,也有半夜十点多钟,成群的天鹅飞来的情况。天鹅们铺天盖地而来,轰轰烈烈,热热闹闹,晚间的叫声尤其悦耳,好几里以外都能听得到。这是因为气候的原因,还是芦苇丛居住地出现异常情况所致,它们就搞不清楚了。 我们没有等到下午三四点钟,没有看到几千只天鹅成群飞起的壮观场面,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东古湖。 离开家乡四十多年,这是我看到的最舒心场面。大自然赐予人类太多太多,我们是如何回馈大自然的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互为因果,好多好多是人类可以倾心培养和创造的啊。 附注:屈原区在岳阳市汨罗市以西约20公里,高铁汨罗站下车,有班车连接。自驾游京港澳高速汨罗出口、二广高速河市(营田、屈原区)出口。 作者张效雄,湖南湘阴人,生长于国营汨罗江农场(先岳阳市屈原区),湘潭大学1977级学生。记者出身的作家、文艺评论家。湖南日报社高级编辑、集团原副总经理。代表作:长篇小说《风起》,散文集《寻觅天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