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康德传》:他度过了极好的一生

 晴耕雨读爬格子 2022-01-14
  康德是西方哲学史上绕不开的一位思想家,曼弗雷德库恩的这本《康德传》让我对康德有了更加详细的了解,虽然我依然没有把握其深奥思想的十之一二。


一、行会
    康德的父亲是行会的马具师,母亲是哥尼斯堡马具师的女儿。行会就类似于我们今天各个行业的协会,如足协、篮协等,入会的标准比较高,不但技术要好,还需要有固定资产,一旦入了行会,就意味着后半辈子都有了着落。这一点类似于我们今天的有正式编制的工作,只要没有违法乱纪,员工的生老病痛等意外事件都有保障。行会严格限制竞争,视荣誉如生命。我们的大哲学家,后来被称为“哥尼斯堡之王”的康德就是出生于行会的家庭,生活算不上阔绰,但绝不至于贫穷,就像我们现在的职工家庭,基本的温饱还是有保障的。
二、中学教育
    康德非常讨厌他在腓特烈中学接受的教育,在那里,服从和纪律就是一切,它不仅控制人的身体,更想通过宗教及道德原则控制人的思想。康德当然是一个非常乖巧的学生,在表面上他没有任何叛逆,但是在内心对这种教育感到非常厌恶,以至于后来只要提到中学教育他就不厌其烦地表达出对自己中学时期受到教育的厌恶之情。很遗憾,我就是一个中学老师,我该反思的是从我班上毕业的学生在将来回忆起这段中学时光,是不是也有很多人也是厌恶多于缅怀的呢?这就涉及到在中学三年我们老师对待学生的方式、态度以及教育理念。我有一个很深的感触,就是那些我经常鼓励的学生,分班后在路上碰到我也会热情地和我打招呼,而那些我批评过的学生,很多都是一看到我就远远地躲开了,或者假装没看见。这不同的表现,除了性格外,我想跟我平时对待他们的态度、方法是有关联的。我们究竟是把学生当成是成就我们自己的手段还是把学生本身就当成了目标呢?
三、规律的作息
    康德的作息非常规律,他喜欢在固定的时间做固定的事情,读书、写作、上课、攀谈、散步等都会按时进行,就拿散步来说,只要康德出来散步,那一定是到了七点,以至于有一天到了七点哥尼斯堡镇上的人没有看到康德出来散步,人们都以为自己家的钟表出了问题,原来是由于康德前天晚上看卢梭的《爱弥尔》看的太晚了,以至于第二天没按时起床。人们都以这个故事来说明康德生活机械单调乏味,但是本书作者库恩却不这样认为,库恩分析认为康德作息规律是因为他的身体不得不促使他这么做。康德身高一米五七左右,哪怕放到中国,这身高也算矮的,何况在欧洲?康德还有疑心病,他身边的朋友和康德自己都认为要通过“保持精神上的繁忙,经常运动,生活要节制,夜间避免饮酒”来保持身体健康,加上康德是大学老师,这个工作也使得他不得不早起。正是由于他对自己的身体情况认识很深刻,导致他规律的作息,同时也让他拒绝了好多次到外地工作的机会,从而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哥尼斯堡镇。康德的这份自知之明加上自律的要求给我的启示就是要做好一件事就得让自己自律到极致。
四、物自体
    让康德赢得声名的著作是《纯粹理性批判》这本书,这本书分析的核心问题是“我们究竟能认识什么?”比如说,我们描述一个苹果会从它的形状、味道、触觉等,但是苹果真的就是这样的吗?如果我们感觉器官都发生了改变,对苹果的认识就完全不一样了,我们的感官就是戴在我们身上的“有色眼镜”,我们看到的世界都是经过有色眼镜的过滤,至于这个世界本来的面貌究竟是怎样的,我们不得而知,这就是“物自体”即事物本来的样子。康德想告诉我们我们理性的作用其实是有限的。
五、定言命令
    康德有一句名言是:有两样东西,我越是思考,就越是感到敬畏,一是头顶的星空,一是内心的道德律。头顶的星空可以理解为他一生都在研究的形而上学,而心中的道德律就是他研究的道德准则。
    我们选择做好事,到底是因为做好事可能带来的回报,还是做好事这个行为本身呢?比如,作为老师,我们关心学生,是因为可以提高学生成绩,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以便将来考上大学为我们挣得面子,还是作为老师,就应该去关心学生?如果考虑事情可能带来的后果,那就是康德说的“假言命令”,如果只是考虑事情本身,那就是康德说的“定言命令”,康德认为真正有道德人是符合“定言命令”的人。因此,他提出了定言命令的三个原则:普遍化原则、人是目的不是手段、人人都是准则的制定者。
    按照康德的这个标准,我们身边充满了道德的伪君子。
六、投资理财
    作者库恩提到康德有定期投资的习惯,这对他以后生活的独立发挥了重要作用。书中提到一件事,国王菲特里二世由于不满意康德对宗教的态度,于是对康德发出了警告,希望康德今后不要谈论宗教,否则会剥夺他的教职,而这时的康德已经年届七十。在接到国王的警告后,他表现的异常从容,因为他已经拥有了说“不”的权力,由于他有良好的投资习惯,物质上已经比较丰盈了。这一点给我的启示是平时就要有点投资理财的习惯,等时间积累到足够长的时候就有了一笔可观的积蓄以应对意外,从2022年开始,每个月我也要定投一笔钱,日积月累也会有可观的积蓄的。
七、关于死亡
    作者在本书的最后花了不少篇幅描述我们伟大的思想家康德快要死亡的时候的一些生活片段:
    牙齿脱落、视线模糊、行动不便、不能写作、口齿不清,最后大小便失禁。
    这些描写让我感叹任何人都敌不过时间的侵袭,我们每个人的头顶都悬着一把达摩克利斯的死亡之剑,我们不知道它什么时候掉下来。纵使伟大如康德,也难逃一死,区别是他在他有朽的生命中做了不朽的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