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一些老师只喜欢学习好的学生,难道差生就要被讨厌吗?

 英语时代 2022-01-14

表扬奖励是喜欢,批评教育同样是爱和责任。一个合格的教师对所有的学生,就像父母对自己的孩子一样,正常的家长会讨厌自己的孩子吗?当然对于部分学生也有恨铁不成钢的感觉。

为什么一些老师只喜欢学习好的学生,难道差生就要被讨厌吗?

从学游泳来看这个问题

暑假了,最近让自己的小孩去学游泳,一年级刚读完,想着让她尝试着学一下。有空带着她去泳池学了两三次,发现游泳教练在对待小孩上,也是有一定的区分对待的。比如有些学生领悟力比较高,愿意学、不怕呛水、敢于做动作,那么教练自然而然愿意多花点时间和精力去教他们,这些孩子学得就比较快,也容易通过简单的游泳测试,顺利毕业。有些学生怕水,一下水哇哇叫。

教练一过来就紧紧抱住不撒手、也不练习,哭上大半天才练习一两次憋气。像这样的情况,教练一般也无暇顾及,只要没有安全问题,一般让他们在边上待着。(唉,我家小孩就在边上待了好几天,动作会了,就是怕水不练习。)有没有调皮捣蛋的学生?有。教练对这些学生,一是批评训斥,二是轻轻拍打予以教训,实在不行,上岸待着。

有教无类,但也要视情况稍作教育教学的调整

对比上面的游泳例子来看,学校里对于学习好的学生和学习不好的学生来说,也是有类似的道理。说实话,老师们喜不喜欢学习好的学生?这还用问。喜不喜欢差生?一般地,只要不是调皮捣蛋、无理取闹,能够合理沟通的话,没有哪位老师会讨厌差生的。孔子说:“有教无类。”对于教育者来说,要善待每一位学生,要正视每一位学生的差异性。正因为如此,对于有学习意愿的学生来说,自然会多关注。

对于学习跟不上的学生来说,也是会鼓励的,但是在教育方式方法上,会有一定的变化,毕竟要根据他们的学习情况来对待。比如,别人讲一遍可以听明白,对于他们来说,可能要采取多种方法来讲解。这就是有一定差异的,合理且适当。

为什么一些老师只喜欢学习好的学生,难道差生就要被讨厌吗?

如果学习差又不尊重教育教学,难以受人喜欢

教育是需要相互尊重的,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不同,学生也必须要体谅老师的教育劳动。这是相互的。《学记》有云:“教学相长。”教育教学过程是一个互相促进、互相影响的过程。教师面对的是多个不同的个体,是学生群体,必须尽量地能够按照群体共性来组织教学,但又会适当照顾个体差异。这对教师来说,其实是有难度的。如果学生自己学习差,上课不认真,还有破坏课堂教学之行为,那么这就很难开展教学。

对于这样的学生来说,从一定程度上来看,是会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教育教学条件是公平的,就像前面提到的游泳培训一样,你不好好学、不好好练,甚至还破坏教练的教学,要让人“喜欢”,确实是会有难度的。就像大多数人喜欢美玉,而不喜欢普通石头一样,学习好的学生会更多地得到注意,学习差的学生也会得到注意,但更喜欢学习差的学生要尽量地加以改正错误观念和行为,一步步地提高自己。

教师对学生没有讨厌,只有爱与责任。

对于学习好,成绩好,表现好的学生,教师自然表现出来的是赞赏,表扬。而教师对于成绩不好,或表现较差的学生难道同样是你做得真好,真棒,老师以你为荣的评价吗?自然也是针对不良的习惯,缺点,进行批评教育。但是要知道,不管是批评教育,还是表扬,赞赏,都是希望学生的成绩,表现能更好,这才是唯一的目的。

什么是真正的讨厌?真正的讨厌就是在不影响其他学生和正常教学的情况下,对其不闻不问,任其自生自灭,这才是真正的讨厌。

为什么一些老师只喜欢学习好的学生,难道差生就要被讨厌吗?

教师的心是父母心。

作为正常的父母,你会因为孩子的表现而区别对待孩子吗?可能会因为某个孩子,聪明,乖巧,有出息而舒心,光宗耀祖而在人前倍感有面子;但是手心手背都是肉,表现不好,没大出息的孩子更让父母牵挂,不省心。我们也看到过无数的家长因为儿女的不争气,气得与儿女划清关系,最终呢?家中,家人还是儿女最后最好的城堡,最坚实的依靠。

教师的心也跟父母心一样,为学生的成功,成绩而高兴,欣喜,同样会为学生的不努力上进而心焦,担忧。对成绩差点,表现不好的学生的批评教育,正说明了教师如父母般的爱,正说明教师真正地履行了教师的职责,怎么能说是讨厌?

教师对学生有恨铁不成钢的恨。

父母心中对孩子都是最好的,教师心中也希望每个学生都成人成材,每个教师都有个桃李满天下的梦。如果学生成绩,表现不好,教师们可能开始是和颜悦色的说服教育,但次数多了,可能急了,就是不假于色的批评教育了。如果不是因为责任,因为爱,教师干嘛要与自己过不去,与学生过不去?

说实话,学生将来有出息,过得再好,也不会给教师带来多少好处;学生将来过得不好,也只是成百上千的学生之一,对教师也不会有什么大影响。但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教师们也是入戏太深,恨学生们不努力,怒学生们不上进啊!这世界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教师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只是缘于教师的良知,爱,还有责任。

为什么一些老师只喜欢学习好的学生,难道差生就要被讨厌吗?

总结语:

如果家里有两个孩子,父母也是比较喜欢乖巧、听话与懂事的那个,叛逆的、顶嘴的、惹事的也不喜欢,至少表面上是这样。老师对于学生,大抵也是如此。学习好的一般尊重老师,遵守纪律,作业能很好地完成,上课发言踊跃,与老师互动交流较多。学习好的学生大多数是班干部,帮助老师管理班级,分发作业,是老师的得力小助手。这样的学生不喜欢?除非你有心理问题。

当然,学习好的学生如果犯了错误,老师也会无情地批评教育,比一般的学生要求更严格。学习不好的学生,只要能够遵守纪律,不惹事,老师依旧喜欢。这类学生,往往倾注老师更多的心血。在思想上鼓励,树立其信心,在学习上为他们补缺补漏,提高他们的成绩。这类人在班上占多数,只有他们成绩提高了,整个班级的及格率、平均分才会提高。至于一些有点小坏坏的学生,老师也喜欢,他们不爱学习。

但脑子好,动手能力强,走上社会,一般都很有出息。三十多年的教学经历,看透了世间百态,领略了人间冷暖。毕业出去的学生,对老师最好的学生,往往是一些所谓学习不好的学生,当老师的也许都有这样的体会。八九十年代,初考有选拔,好学生上县里的重点中学,留给我教的,都是选拔后的,也就是学习不怎么好的学生。这些学生能上高中中专的是极少数,大部分初中毕业后就进城谋生了。

为什么一些老师只喜欢学习好的学生,难道差生就要被讨厌吗?

这些年带我去旅游的,邀我喝小酒的,暑假邀我到他们家做客的,就是这些所谓学习不好的学生。他们懂得感恩。这批学生中,也有个别出类拔萃的,属于会学习的好学生。其中有一个考上高中,上了大学,现在某局当了局长。街上遇见,并没有师生久别重逢的喜悦与激动,礼节性的握手,透出的是敷衍的冷。他怕我有求于他吧,呸!从此,内心孤傲的我,与他再见是路人。

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宽容每一个学生,是老师的天职,也是三十多年老教师的人生经验。单纯以学习成绩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是不客观的、不公平的。正如自己家的孩子,叛逆的孩子长大后未必没有爱心,没有成就;同样,乖巧的孩子长大后未必就是孝子,就是成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