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之葱豉汤与加减三豆饮

 投资幸福人生 2022-01-15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之葱豉汤与加减三豆饮

葱豉汤

处方:

葱头3-5个 淡豆豉25g

不加盐,煎服。

继续食疗方,葱头,我感觉应该是大葱的葱白部分,通窍解表,淡豆豉消食导滞。

临床表现:

治疗兼感寒温病,温病脉虚身乏、身痛、发热恶寒。

辨证:

此方治疗温病之收敛较重之病,收敛较重,本来可以用麻黄,但是因为温病存在中虚,所以,不能用麻黄,可以采用葱豉通卫闭。

方解:

豆豉和木气以治温,葱头散卫气以治寒,平稳之方也。葱性疏通卫闭,其性平和,豆豉宣滞不伤中气,取效甚宏,故宜用之,比薄荷稳也。

禁忌:

如不恶寒,忌用葱豉。

加减三豆饮

处方:

金银花、天花粉、玉竹各15g 枳实、薄荷各5g 黑豆、绿豆、淡豆豉各15g

临床表现:

初起头疼身痛,先恶寒后发热,发热后但热不寒,神志昏迷,精神倦怠。脉不模糊,不洪不虚,重按较轻按有力,面色不浮红,昏睡不醒。

辨证论治:

此方治疗兼感寒温病。病在荣卫,里热已作。此肺金收敛力大,将木火疏泄之气,敛成有定在之实热。

这个方子治疗的温病,不是纯虚温病,而是卫闭之温病,比上方更加收敛,收敛更重,是一步一步的加重的。这个时候,食疗方就不够用了,需要加入清热药物,宣通药物,再加上三豆养中,才可以起到效果。

方解:

金银花、天花粉、玉竹清热,枳实、薄荷泻肺闭,黑豆、绿豆、淡豆豉养木气,兼清木热,而舒通胃滞也。

加减:

若舌有干黄胎,加生大黄、生甘草各5g以消胃热。

禁忌:

乌梅、黄豆皆是补品,脉不虚忌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