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月下心语 朗读┃月下心语 编辑┃丄学号 主持┃梁山伯 近日,一个视频冲上微博热搜,引来大家热烈讨论。 视频中男孩在马路上按住自己的妈妈狂叫,还不断地踢打妈妈来发泄情绪,保安上前制止被他歇斯底里地吼叫弄得无语。 这个男孩当街发脾气吼人,还暴打母亲发泄情绪。可见他真是被父母溺爱的有恃无恐,无法无天。 《正面管教》作者简尼尔森曾说: “一味地迁就孩子,只会让她们成长为以自我为中心的“巨婴”。他们从小就深谙操纵自己父母逼父母就范的各种手段。娇纵也是在教孩子不负责,剥夺他们的责任感,形成不健康的互相依赖。” 对于孩子的管教,过度溺爱只会毁了孩子,只有权威型父母才能成就孩子。 一 溺爱型父母养育的孩子 走向毁灭 探视室里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对着母亲声泪俱下地述说着自己的心声: “记得我小时候,我被路上的石头绊倒。您心疼地跑过来一边安慰我 一边往石头上踹了几脚,从此开始我慢慢学会了推卸责任。 小的时候,每到过节你就带我去买礼物。我见什么就想要什么,你不答应我就在地上哭着打滚,最后你都会妥协。从此我知道,只要我哭闹耍赖,你们就什么都会满足我。 我想学着盛饭您却怕我烫伤,不让我自己干。我想学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您却怕我累着,而全部包办。 在你的包办下,我慢慢变得脾气古怪暴躁,不爱学习,与人无法好好相处。 后来辍学的我被人带着去赌博,我欠下了高额的赌债,你跟爸都气病了,但是最后你们还是帮我还清所有的债务。 从此以后我知道,我无论做了什么都有您帮我撑着,我的人生永远都有退路。 所以我还继续赌博,欠下巨额债务。最后走投无路的我,走上杀人抢劫的不归路。 妈,我真的很后悔,也很无奈,如果我能早点醒悟改多好!如果你们从小就教育我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该多好!” 说到最后他流下了悔恨的泪水,这是被判死刑的他最后一次见母亲了。因为从小被父母溺爱,娇惯,长大的他暴力、赌博、不思进取,一步一步走向犯罪的深渊。 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你知道运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那就是对他千依百顺。” 这就告诉我们,没有底线的宠溺,有失分寸地放纵,终会酿成恶果。 这对于家长而言就是想把最好的爱给他,可孩子而言这就是毁灭性的爱,足以毁了孩子的一生。 父母无止境地满足孩子所有的请求,娇纵溺爱孩子,最后祸患无穷。 二 权威型父母养育的孩子 出类拔萃 吕中听名字大家可能不是很熟悉,但是看到她的脸一定就会浮现很多母亲的形象,比如《老有所依》里的老母亲。 吕中老师不但作品多,演技好,她的孩子也被她教育得非常优秀。 她从不溺爱不娇惯孩子。 她儿子小时候摔跤,她让孩子自己爬起来,然后和孩子一起分析摔跤原因,避免下次再摔。 她还给孩子们立规矩,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而且孩子们必须遵守和用行动去执行。 她为了锻炼孩子自制独立能力,让孩子一起参与到家务活中,让孩子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比如每次洗衣服的时候,都喊上孩子们一起洗衣服,让他们洗小袜子小手绢,而且和他们比谁洗得干净。 她还教育孩子要努力上进。孩子们读书的时候,她就时刻督促孩子要努力,拼搏。孩子们工作后,她也经常鼓励他们要靠自己,努力拼出自己一片天地。 在教育孩子路上从不随波逐流,尊重孩子们自己的人生选择,从来不安排孩子们的未来。 在她的这种养育方式下长大的孩子们都长大成材。 她的儿子成为一名优秀的导演。他执导过非常多优秀的作品,从小独立自主的他有自己的想法,敢打敢拼,靠自己努力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成就。 她的女儿则选择成为一名解放军人,而且是航天事业的科研人员。为航天事业献出了全部的光和热。 看吕中老师的育儿经我不禁感叹,真可谓是“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之深远。” 为了孩子的未来,父母就该像她那般教育孩子! 格林对联有句话说得好: 温和地训练儿童,使他们养成受了痛苦而不畏缩的习惯,这是一种可以使他们精神镇定、并且为他们日后的生活奠定勇敢与果断的基础方法。溺爱享乐酿苦果;勤劳素朴造贤才。” 父母只有给孩子更多的生活技能和底气,才能让孩子走向成功。 三 做立规矩 不娇惯的权威型父母 那父母该怎么做呢? 有以下两点措施: 01 给孩子设立规矩,不能无条件满足孩子所有请求 无条件爱孩子与溺爱是完全不同的。你可以无条件地爱他,关心他,但不能无条件满足孩子所有的无理请求,无底线去溺爱孩子。 要知道一味地纵容,娇惯孩子,不是爱,而是害!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孩子就像水一样,纯洁无定型。作为父母的我们要给孩子设立规矩,给他们塑形 如果家长不设立规矩,父母还一味偏袒,会让孩子养成肆无忌惮,目中有人的性格。 那具体如何去制定规则呢? 首先父母需要和孩子一起制定规矩,让孩子自己约束自己。 然后规矩设立后父母需要以身作则,好好遵守执行。对于孩子执行规矩也要前后保持一致,不可随意更改规矩。 面对孩子的无理请求时,家长要保持冷静,温柔而坚定。对于孩子的行为少批评,多鼓励,有耐心地鼓励孩子去执行规则。 02 让孩子分担家务,培养孩子的自立自理能力 李玫瑾教授曾说说:“作为成功的父母,从小就要给孩子植入分享家务的概念,这些利于孩子人格的建立”。 做家务还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理能力。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让孩子树立对独立做事的自信心,养成独立自主的能力。 做家务还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让孩子在小小的家务中成功,获得成就感。还能从做家务不容易中建立起责任心,更能体会父母的不容易,从而懂得孝顺父母。 那该如何培养孩子做家务呢? 要鼓励引导孩子去做家务,还孩子做了之后及时赞赏表扬孩子的努力的行为。 家长要会敢于放手,给孩子独立的机会,让孩子有更好地做家务的环境,让他们知道自己做家务是应该的,而不是需要条件的。 平时带着孩子洗袜子,擦桌子、倒杯茶、摆个碗筷、拖个地……,从小事中引导孩子成为懂事、感恩的人,从而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 写在最后 曾有人感叹道: 当爱变成一种理所当然的馈赠,一种能被轻易满足的要求,这些由溺爱滋生的小善早晚会变成一把致命的温柔刀,变成毒害孩子的大恶。 是啊,作为父母爱孩子,是无条件的,但不该溺爱,应该给他们最合适的养育,才是对他们最好的。 给孩子立规矩,不溺爱,不娇惯,不过于严厉,一切都刚刚好。这才是最恰当的养育方式。 点个在看,让你我在育儿路上一起共勉。 作者:月下心语,寄语:全职育儿六年的妈妈,我手写我心,分享我在育儿路上跌跌撞撞地成长故事和育儿心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