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遍济南——从七星台到九如山

 zcm1944 2022-01-15

(2022-01-11 23:06:22)
标签:

七星台

九如山

分类: 山水游记

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有句名言:“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越历久弥新,一是头头顶的星空,一是心中的道德律。”在济南,若想仰望星空,最好的去处就是七星台。202211日,我与师兄、小赵三人报名参加锦绣山河户外群组织的活动,今日穿越的路线是,从七星台到九如山。

走遍济南——从七星台到九如山

七星台和九如山,是济南的两个知名景区。本次活动将两个景区串连起来,颇有吉祥意蕴:其一,名称中皆含有数字,一个是“七”,一个是“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七和九都有美好寓意,七代表圆满吉祥,九代表至尊无上,所以自古为人们所喜爱;其二,“七星高照”和“天保九如”两个成语,都是人间最美好的祝福。所谓“七星高照”,意为吉祥幸运之星高高照临,形容非常幸运、很有福气。所谓“天保九如”,出自《诗经·小雅》:“天保定尔,以莫不兴。如山如皋,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连用九个“如”字,祝颂福寿绵长。今天是2022年第一天,又是我的生日,穿越这两个景区,算是对我的祝福吧。

走遍济南——从七星台到九如山

早上7:20从儿童医院西邻出发,经过几次经停,38位驴友陆续上车,9:00左右便到了七星台。七星台位于泰山北麓,地处历城、章丘、莱芜和泰安之间,区内分布着聚兵顶、凤凰山、东岭山、西岭山、青龙山、四界首、出品官等七座山脉,其布局与北斗七星形态相仿,故名“七星台”。这里山峦起伏,磅礴大气,平均海拔870米,森林覆盖率95%以上,是一处绝佳的天然氧吧。这里有迷人的自然风光,晨观日上东山之美景,暮睹霞满西天之奇观;晴可远眺天际,雨则泼墨山水;乍雨乍晴之时,云山幻影如天堂仙境一般。这里还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拥有齐桓公始建的齐长城、兵圣孙武的演兵场、曹操修建的品官阁、李世民东征时纵马扬鞭的拦马摇等众多遗迹。还有青龙祥瑞、王母拜寿、鹊桥相会等美丽传说,让人真正领悟到“天上北斗星,人间七星台”之妙趣。

七星台有两个入口,一个是武圣门,一个是索道站,二者东西相望,整个景区处在它们的南边。景区分东线、西线和南线,三线围成型,将各个景点串连起来。从不同的门进入,会有不同的游览路线,二者的行进方向正好相反。路线一:从武圣门入,先走西线,再走南线,然后走东线,最后坐索道出景区;路线二,坐索道车越过山谷,进入景区,先走东线,再走南线,然后走西线,最后由武圣门出。我们是驴友,自然不会走正门,而是由驴道进入景区。

走遍济南——从七星台到九如山

大巴将我们送至索道站,拍完集体照后,领队带我们由索道站西侧越过女墙垛口,沿陡坡下探至深谷的岳滋村,接着由山谷的南侧陡坡连续拔高,攀援而上。这一下一上,着实耗费力气,等爬上陡坡,早已气喘吁吁,汗如雨下。好在攀上山坡后,发现我们已经到了索道站的南岸,就算进入景区的东岭山。接下来,沿着“路线二”一路行进即可。走遍济南——从七星台到九如山

趁着在索道南站附近歇息之机,我仔细打量了七星台索道。十几年前曾陪儿子坐过,没有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现在看来,这条索道飞架于两山之间,采用吊厢往复式,全长1200米,最深处达180米。相比国内其他名山大川,这里的索道略显平淡,感觉就是越过一个深谷,从一个山头到另一个山头,基本没有爬升。其实,刚才我们先下坡再上坡,就是代替索道运行的距离。坐索道只需5分钟,而我们要走半小时,虽说付出不少汗水,但却收获了攀登的乐趣,这就是驴友之乐!

走遍济南——从七星台到九如山

队伍沿东岭山向南进发。这段路相对舒适,虽然也有起伏,但幅度不大,而且路面作了硬化,尤其是山上植被茂密,松树、槐树、栗树长满山坡,把这里的空气净化得清新透爽,沁人心脾。其实,七星台离济南市区不过40公里,但超高的植被覆盖率,造就了这处“东岭氧吧”,完全不像是城市的近郊,而像是远离尘嚣的深山老林。

在东岭氧吧穿行约2.5公里,翻过一道稍高的山梁,眼前呈现一段低矮的石墙。这段石墙,没有精细的垒砌,只是简单地将无数石头堆垒在一起,形成一堵高不过2米、宽只有1米多的石墙,犹如一条细长的蛇,蜿蜒于密林间,一眼看不到尽头。从墙边的石碑和简介牌得知出,这就是著名的齐长城遗址!石碑显然是修建景区时立的,却故意刻得不怎么清晰,估计是有意做旧,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

走遍济南——从七星台到九如山

走遍济南——从七星台到九如山

齐长城是春秋时期齐桓公在位时开始修建的,西自济南长清黄河边,东至青岛海边,蜿蜒于齐鲁大地的崇山峻岭间,经过1518座山峰,长达618公里,几乎将山东全境一分为二。齐长城是为了抵御鲁国和楚国的进攻而修建的防御工事,工程浩大,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长城,距今已经有2500年历史,比秦始皇时期修建的长城早了400多年。至今,在山东境内有多个保护较好的齐长城遗址,其中以淄川劈山和济南大峰山的齐长城遗址最为著名。据考证,广为流传的“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实际上哭倒的是齐长城,而不是秦长城。如今,众多齐长城遗址都声称,本处是孟姜女哭长城处。站在这矮矮的石墙边,凝望早已坍塌的齐长城,我在想,是孟姜女的千年泪水冲垮了齐长城,还是大自然的沧桑巨变改变了齐长城?如果孟姜女穿越今世,亲眼目睹齐长城的现状,她会不会破涕为笑呢?

走遍济南——从七星台到九如山

由齐长城处拐弯向西,此时我们已经走上了景区的南线。南线的知名景点有鹊桥、新长城和瑶池。沿齐长城下坡,行百余米,眼前矗立一座白色大桥,这就是鹊桥。桥长300米,高70米,宽约3米,两头为两个门状桥桩,形制完全相同,内外皆悬楹联。外联是:北斗耀星空,普照七星锦绣;银河渡鹊桥,缔结人家情缘。内联是:织女牛郎,阅尽七星春色去;卧龙雏凤,借得银河鹊桥来。鹊桥架于两山之间,中间是一条幽深的峡谷,仿照四川都江堰样式而建,采用斜拉索吊桥设计,宏伟而壮观。桥中间处为一段颤桥,人走在上面,似有颤动的感觉,令人惊心动魄,堪称“中华景区第一桥”。许多年轻恋人都喜欢来这里打卡,寻找心颤的感觉。

走遍济南——从七星台到九如山

走遍济南——从七星台到九如山

走遍济南——从七星台到九如山

在鹊桥西头,建有一个高于桥面的平台,台边立有景点提示牌,得知此处也是一个景点,名叫“拦马摇”。传说太太宗李世民东征时途径此地,被深谷阻拦,意气风发的李世民毫无畏惧,策马扬鞭,战马腾空而起,飞越山谷,故名“拦马摇”。不过这个名字颇为特别,要是叫“拦马谷”“跃马坡”或“策马台”之类,还可以理解,这个“摇”是动词,不是表示地点的名词,怎么用到地名上呢?莫非是要用这个“摇”字,来描绘李世民当时挥动马鞭的情态?

过了拦马摇,眼前赫然矗立的,就是新建的长城。新长城是仿照八达岭长城形制而建,长2000米,其中单面长城800米,双面长城1200米,中间有烽火台多处。乍一看,新长城沿山脊蜿蜒,颇为雄伟壮观。但遗憾的是,这是一个豆腐渣工程,现在多处出现墙皮剥落现象,裸露的红砖也开始风华,用手一扳,砖头就松散成渣。估计再过几年,新长城就会变成一道危墙,建议尽快拿出维修方案。

走遍济南——从七星台到九如山

走遍济南——从七星台到九如山

走遍济南——从七星台到九如山

越过新长城,前方不远就到了瑶池。俯身看,下面是一道深深的山谷,山谷中一座小型水库。山坡十分陡峭,好在有台阶和扶手,我小心翼翼地抓着扶栏,一步一步下探到水坝。水坝将山谷拦腰截断,将山涧截流成湖,形成了月牙状的湖面,这就是瑶池,传说是西王母沐浴净身之所。湖中塑汉白玉王母神像,袅袅婷婷,立于水中央。瑶池岸上,塑有十二生肖像,寓王母普度众生之意。

走遍济南——从七星台到九如山

走遍济南——从七星台到九如山

数九天气,瑶池的水已经冰封,平滑的冰面犹如一面镜子,在冬日暖阳的照耀下,反射着柔和的光芒。水与岸衔接处,还残存一圈积雪,就像给瑶池围上了纯白的丝巾,飘逸摇曳,煞是妩媚。有位喜欢滑冰的驴友兴奋异常,开始小心试探着立于冰上,待确认冰层的厚度足以承担其体重后,便在冰面上打太极,摆造型,舞之蹈之,忘乎所以。我也备受感染,似乎我也要翩翩起舞了。

走遍济南——从七星台到九如山

走遍济南——从七星台到九如山

回头看向大坝下方,不由得一阵惊喜,一片冰清玉洁的冰瀑赫然呈现在眼前!我赶快攀援而下,来到冰瀑下方,仰望这美轮美奂的冰瀑。它犹如巨大的冰雕群,气势磅礴,恢宏壮观。那曾经飞流而下的瀑布,凝固成巨大的白色冰帘,主瀑四周飞溅的浪花和蒙蒙水雾,迅速凝结成美丽的冰挂,晶莹剔透,造型各异,令人浮想联翩。它们似白练,似琴弦,似绸缎,似珠帘,似楼台,似丛林,似蘑菇,似喷泉,似威风凛凛的队伍,似无数可爱的小生灵……它们简直就是冰雕玉砌的工艺品,与冰瀑中折射的彩虹相辉映,形成一道独特的迷人景观。乍看,一切都像是凝固了,静止了,但是你静下心来,观之望之,似乎那静中,还蕴涵着动——动的势、动的韵、动的美,好像是流淌的音符,被无限慢放了,看似静止,其实仍在演奏着美妙的天籁之音。

走遍济南——从七星台到九如山

走遍济南——从七星台到九如山

我是初次来到瑶池,徜徉在大坝上,我在想,冬天都这么美,要是夏天来此,岂不更是秀丽无边?那时,山是青的,水是绿的,立于瑶池边,看碧波荡漾,一个猛子扎进去,定会浑身清爽。湖水一定很深,你看大坝的高度,就能约摸出湖水不会浅的,如果下水游泳,一定要注意安全哟。如果不下水游泳,可以在湖边垂钓,也是很享受呀。你想呀,置身山水之间,满目苍翠,鸟语花香,山风徐来,不管你是否钓到鱼儿,都会无比惬意。

过了水坝,又开始爬山。山坡十分陡峭,坡度几乎有八十度。好在有石阶和扶栏,就像从天上放下的天梯似的,一眼望不到头。如果没有这“天梯”,恐怕我是没有勇气爬上去的。我瞅了瞅天梯,心里给自己打气:泰山十八盘都爬上去了,区区天梯何足惧哉!于是我硬着头皮,一步步往上爬。台阶又陡又窄,连前脚掌都放不下,将脚掌横着才能勉强踩实,稍有不慎就会骨碌下去。此时,我已无心观赏山景,既不敢抬头看,更不敢往后看,只是一直低着头,两只手牢牢抓着扶栏,小心翼翼地,一步一个台阶,慢慢往上攀登。

走遍济南——从七星台到九如山

正在奋力攀爬之时,突然感觉眼前出现一片红光,我抓紧扶栏抬头一看,哇!快到山顶了!只见天梯的尽头,建有一座红色门坊,横楣上书“天门”二字。我振作精神爬上了天门,站在门坊下,回看刚才走过的路,不禁隐隐感到一丝后怕。这段石阶大约二百余米,虽然长度不能与泰山十八盘相比,但就其陡峭而言,却有过之而无不及。再次仰观横楣上的“天门”二字,感觉甚为贴切。走遍济南——从七星台到九如山

走遍济南——从七星台到九如山

走遍济南——从七星台到九如山

走遍济南——从七星台到九如山

从天门到四界首山,距离不足2公里,环境却极为幽美,树木茂盛,空气清新,被称为“西岭氧吧”。又因流传着许多美妙的传说,被称为“人间仙境”,中间有蟠桃峰、聚仙亭、接仙台、通仙谷等景点,而串起这些景点的步道,则被称作“天街”。天街的尽头,立有一块“人间仙境”石碑。

走遍济南——从七星台到九如山

越过了天门,上面的坡就缓多了,前面不远处便是蟠桃峰。峰顶上立有一块状若菜刀的巨石,正面刻有“蟠桃峰”三字。站在蟠桃峰上,放眼四望,只见群山起伏,如一条条蜿蜒游动的苍龙,再有条条沟壑、座座山峰勾连点缀,整个景区就像一幅山川壮美的锦绣画卷,令人心旷神怡。

沿天街往西,一路林密草深,风光秀美,犹如仙境。中间经过蟠桃峰、聚仙亭、接仙台、通仙谷等景点,皆与仙有关。据说,通天谷是各路神仙每年给王母娘娘祝寿时行经的峡谷。通仙谷的尽头名叫接仙台,是迎接神仙的地方。聚仙亭是各路神仙欢聚畅谈之所,而蟠桃峰则是开蟠桃盛会的地方。称此处为“人间仙境”,真是名不虚传!

走遍济南——从七星台到九如山

走遍济南——从七星台到九如山

当我到达“人间仙境”碑时,已接近12点,感觉有些饿了,趁大家拍集体照的时候,我抓紧吃几口干粮,喝几口水,这才缓过劲来。

走遍济南——从七星台到九如山

走遍济南——从七星台到九如山

拍完集体照,领队带领我们向西爬坡,上四界首山。行百余米,便在山顶附近找到了四界首台,四界首碑就立在中间。石碑正面刻有“四界首”三个大字,背面刻有:一步跨两国,一脚踏四地。这一步跨两国,指的是齐鲁两国。这一脚踏四地,当然是指的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全国实行郡县制,这里便成为泰安、莱芜、章丘、历城四县的交界处,四界首名称由此而来。四界首碑西面不远处,还有一块小点的石碑,高一米左右,为三棱面,三面分别朝向三个方向,上面刻有岱岳、历城、章丘,用红油漆描写了,分外醒目,下面落款为国务院,2013年。

走遍济南——从七星台到九如山

走遍济南——从七星台到九如山

从四界首继续向西,一直穿行于密林之中。一片片松树、槐树、栗树,密密匝匝地挤满山坡。荒草又高又密,经常将驴道湮没。脚下是绵软的腐殖质,踩着特别舒服。大概是山上气温低的原因,偶尔还会遇到积雪。它们散布于密林间,草丛中,更为徒步增添无穷乐趣。

走遍济南——从七星台到九如山

行约1.5公里,进入九如山景区的无亭。无亭又名“天亭”“无我亭”,凌然立于山顶的悬崖边,是俯瞰九如山景区的最佳景点。站在无亭前端,凭栏远望,只见九如山群峰连绵,三十六座山峰卓异多姿,纵横交错的幽谷尽显灵秀之气。群山环绕之中,山林如海,冰瀑如玉,真可谓如诗如画,令人如痴如醉。

领队让我们在无亭附近用餐,餐后本来是要下山,由九如山景区出去,可是九如山工作人员拒绝我们通行。换条道下山,仍然有人拦阻。几次往返,几次下山上山,我们的体力折腾得差不多了。无奈,我们只好放弃走九如山,原路返回七星台。返回的这段路,有的驴友已相当疲惫,回到“人间仙境”碑时,有的一屁股坐在地上,不愿再站起来。这时,领队作了一番简短的动员,于是大家又马不停滴地踏上最后的征程,向出口“武圣门”进发。

走遍济南——从七星台到九如山

“人间仙境”碑到武圣门,距离2.2公里,被称作七星台西线。虽然路途不远,且都是硬化公路,但对于强弩之末的驴友来说,确实需要调动所有的潜能。我走在收尾队伍的前面,行至西岭山拐弯处,发现路旁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这就是青龙寺。传说,瑶池里有条小青龙经常跑到这里为非作歹,危害百姓。一次正在兴风作浪时,被赴瑶池参加蟠桃盛会的托塔李天王看到,李天王一气之下就把小青龙压在这里。从此,小青龙改邪归正,皈依佛门,用龙泉之水灌溉方圆几十里的田地。为了纪念它,人们就修建了这座寺庙。因为我们已经落后,没时间参观,只好越而过之。

武圣门是这次徒步的终点。山东历史上有一文一武两圣人,文圣人是孔子,武圣人是孙武。相传孙武曾在这里聚兵操练,演绎兵法,为纪念武圣人孙武,建造了这座气势恢宏的建筑。武圣门长99.9米,高27米,飞檐斗拱,造型独特。其规模之宏大,设计之精妙,在山东省内的旅游景点中是独一无二的,堪称“齐鲁第一门”。

走遍济南——从七星台到九如山

尤其是到了晚上,武圣门格外漂亮,它可是上了美国国家地理学会主办的官方杂志《国家地理》封面的!只有在最黑暗的夜晚,才能够看到最明亮的星辰。可是随着城市快速化发展,人们很难找到一块儿没有被光源污染的地方。而七星台几乎没有城市光源污染,据说其目视星等的数据相当抢眼。关键是离城市不远,这样的地理位置真是得天独厚,便于天文爱好者前来仰望夜空。20128月,中国首个星光公园和星光保护区落户济南七星台,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星光公园及保护区的一员,开启了中国星空保护新篇章,同时也标志着各界对济南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高度认可。

走遍济南——从七星台到九如山

武圣门前有一个宽阔的停车场,每到夏天夜晚,就有不少人来此露营。他们于傍晚时分过来,或拖家带口,或呼朋引伴,或情侣双双。他们在管理人员的引导下支起帐篷,一边撸串、喝扎啤,一边静待夜幕降临。当天上的星星逐渐露出脸来,人们把期待的目光投向苍穹,在那浩如烟海的星空,找寻着自己的目标。哪里是银河,哪里是北斗,哪里是牛郎星,哪里是织女星……各种拍摄工具齐上阵,我还没有亲身感受到七星台的星空,经过停车场时,我也产生了看星星的冲动,争取今年夏天能够成行。 

走遍济南——从七星台到九如山

走遍济南——从七星台到九如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