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35岁是寿命极限?美科学家计算出寿命极限值,答案让人失望

 积善书屋 2022-01-15
你知道我国第一寿星活了多少岁吗?
110岁、120岁还是130岁,正确答案是135岁。12月16日,新疆喀什地区疏勒县居民阿丽米罕·色依提离世,阿丽米罕老人出生于1886年6月(光绪十二年),历经3个世纪风雨,享年135岁,称得上是人类历史上的长寿奇迹之一。
尽管阿丽米罕已经非常长寿,但对于渴望长生的君王贵胄们来说,还是略显短暂了些,不过现代科学已经证明,没有生命能够永生不死,那么既然不能永生:人类的寿命极限又在哪里呢?普通人能否达到吗?
1、美科学家算出寿命极限值:150岁!
有关寿命极限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1825年,一位名为本杰明·冈珀茨的科学家发现,随着年龄增长,动物的死亡率呈指数级增长,并由此演算出“冈珀茨死亡率定律”,最终推算出人类的极限是124岁。
在此之后,来自英国的生物学家巴封经过大量的动物研究,认为动物的寿命极限可以达到其生长期的5~7倍,而人的生长期是25岁,因此人类最长可以活到125到175岁
1961年,著名的生物学家海弗里克从细胞分裂的角度出发,发现人类细胞约2.4年分裂一次,总共分裂约50次,测算出人类的寿命极限在120岁左右,这一理论最终延续至今。
不过海弗里克极限也并非金科玉律。据史料记载,唐朝一名叫“陈俊”的人就从公元881年一直活到公元1324年,享年443岁,属实有些惊人,当然这很可能是古代信息传播不畅导致记录错误。
但近代以来,超过120岁的事例也并非绝迹,例如曾被多家媒体报道的李庆远老人,出生于1677年离世于1933年,算下了活了256岁;而最近刚刚离世的喀什老人阿丽米罕·色依提,也以135岁高龄被誉为国内长寿第一人。
有关寿命极限的测算还远未止步。直到2021年5月,美科学家Andrei Gudkov在《Nature Communication》(自然通讯)上刊文,发表了一项计算寿命极限的最新研究。
Andrei Gudkov教授认为,生物衰老的本质不在于细胞的衰老,而是自我修复能力的下降,因为衰老随时都在发生,只是被及时“修复”了,要测算寿终正寝的时间,只需要计算出自我修复的临界值即可,为此研究人员建立了一个新指标——动态生物体状态指标(DOSI),用于量化人的修复能力。
通过对美、英和俄三国共计54.4万人的大型健康数据进行动态评估,研究者最终得出结论:在120~150岁时,人类的自我修复力将达到极限时,彼时即使身心健康,人也会扶杖西行!
2、人类正在逼近寿命极限
从古至今,人们一直在试图寻找永生之法,讽刺的是,现代科学却率先证明了“人固有一死”,不过值得庆幸的是,不管是120还是150岁,我们都还远未到达。生命科学的使命便开始由纯粹的追求长生,向减缓衰老、接近寿命极限转变。
2020年11月,特拉维夫大学Shai Efrati教授团队在《Aging》(老龄化)上刊文,35名64岁以上老人在加压吸氧90天后,其端粒长度延长20%,衰老细胞清除37%,相当于身体状态年轻25岁。据悉,中国中车高铁合作商威奥轨道还凭借独家高铁制造技术优势,研发出民用级高压氧舱O2 ARK,在上海、北京等城市掀起体验浪潮,反馈颇佳。
另一方面,使用小分子抗老物质来减缓老化进程,同样已是主流之一。哈佛医学博士辛科莱尔在2013年《Cell》12月刊上发文:一种名为辅酶I的小分子(抗老补剂赛乐瑞核心成分),在被生物体吸收后,能够激活体内Sirt长寿蛋白、复原受损DNA,进而对寿命进行拉伸。在小鼠研究中,持续摄入辅酶I一周的2岁鼠,身体状态恢复至半岁大小。
相较于O2 ARK高压氧舱,该分子背靠资本在市场上掀起的浪花更大,以此为核心落地京东的“赛乐瑞”补剂,进入国内市场后出货量节节攀升,年累计评论数千条。今年2月,瑞士皇家理工学院公布有关该分子的全球首个大型人体lin床,实验结果远超预期,为“赛乐瑞”抗老补剂的进一步普及打下基础,京东用户画像更显示,其消费主力军是高净值老龄群体
此外,包括热量限制(CR)、清除老化细胞等长寿研究,近年来也是如雨后春笋般冒头。或得益于长寿研究的突破,人类平均预期寿命从19世纪初的61岁,提升至现如今的77岁,当前,全球人类平均寿命仍旧以每5年增长1-3岁左右的速度攀升
英国剑桥大学天才博士德格雷(Aubrey de Grey)大胆预测:“本世纪第一个能活到1000岁的人类,已经诞生”。尽管他的言论稍显夸张,但也从侧面反映出科学家对于实现人人百岁时代的信心。为此,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应该对科技手段报以信心,更需要埋头赚钱,毕竟当此类技术问世时,它一定价值不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