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回老家,嫂子给我说,她上初中二年级的外孙女不听话,她很烦闷。因为学校还没有开学,孩子每天在家里玩手机,大人说一下,还赌气说什么烦得很,再说她就要离家出走了。嫂子很苦恼,给女儿女婿诉苦,女儿女婿远在外地打工,也不可能回家来管孩子。生活中,总有家长抱怨,孩子不听话。学校里,总有孩子抱怨,家长太强势。我们的教育是哪里出了问题?  今天的新闻,国家开始派飞机分期接回在英国留学的一万五千名小留学生。前一段时间网上就这个问题议论纷纷,有的人说这些家长不知道是怎么想的,这么小的孩子,居然忍心弄到这么遥远的国度去学习,难道外国的基础教育实力比中国好很多吗?难道不知道我国的基础教育现在也是很有实力的?英国教育大臣到中国来还专门要了一套中国的中小学课本回去给他们的教材编订者参考呢!还有人说,是一些家长想要移民英国,孩子如果在英国读上十年就可获得英国的永久居留证。有的留学生家长联名请求国家包机接回孩子,有的留学生家长在网上哭哭啼啼表达自己对孩子的担心,有的留学生家长表示,自己绝不是想移民,只是担心孩子在国内激烈的高考竞争中失利…… 于是,有人说了,这些家长是真的为孩子未来着想吗?还是仅仅是满足自身的愿望呢?还有人说道,小留学生的家长相对经济收入都是比较高的,是可以有更多的主动选择的,而国内的几千万留守儿童却是无可奈何的被动选择。甚至有人说,近三十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有着数千万留守儿童的功劳。因为环境的原因,我见到过很多的留守儿童,他们有着各种各样的家庭,有着各种各样的个性,其中也不乏优秀者。有孩子从小不仅照顾自己,还照顾失明的奶奶,仍然学业出色;有孩子父母离异,长期跟随外公外婆生活,还是坚强独立;还有孩子,父亲去世,母亲出去打工音讯渺无,跟随家里祖父母,享受国家低保仍然自立自强……生活中总是有很多的不如意是我们不愿意接受而又不得不接受的。如果有条件做选择的时候,作为父母的你们,还是试着听一听孩子微弱的声音,毕竟作为父母站在孩子的面前时,你是强者。如果是涉及孩子的事情,就给孩子选择的机会。尊重孩子的选择,让孩子知道每一种选择可能带来的结果,告诉孩子,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并承担由此带来的结果。作为父母,履行自己应尽的职责,因为是你把他(她)带到了这个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