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港乐:谁需要金针奖?

 唐泪 2022-01-15

「在文字中证道。——唐泪」

人类对黄金的追捧和喜爱,亘古不变。

比如华语影坛就有金马、金像和金鸡奖,乐坛也有多种名目的金曲奖。

而香港电台的十大中文金曲奖,还有一个金针奖。

直指音乐人的终身成就高度。

权威性备受尊重。

此前讨论过无线电台的最受欢迎男歌手和金曲金奖。

大部分人都是各取所需式去解读。

但老话讲,真理越辩越明,那种藏着小心思曲解的观点,始终会遭到唾弃,因为奖项并不能够完全证明歌手能力,它与听众喜欢谁的歌曲也并不挂钩。

重申观点,最受欢迎男歌手是歌手年度表现的综合嘉奖,包括歌曲质量、流行度、销量、舞台及广告、影视等概念在内,而金曲金奖的核心是歌曲质量、尤其强调作词、作曲和演唱三者的均衡性,此外众所周知,无线高层拥有奖项的最终决定权。

而又因为这两个奖项同属顶级大奖,每次颁奖礼都会做一个平衡考虑。

就四大天王而论,刘德华总计拿过六届最受欢迎男歌手奖,人气能力毋庸置疑,郭富城次之,黎明和张学友再次之,其实如果结合影坛票房表现,也与这个情况一致,即便在九零年代,刘德华和郭富城的票房表现也是要强过黎明和张学友的,更遑论新世纪之后。

当然换个角度来讲,刘德华和郭富城没能拿到金曲金奖,也确实是一种遗憾,但也各自有其他颁奖礼的至尊金曲奖,这也是歌手能力的一种证明。

说回金针奖。

四大天王中,只有张学友在2000年的时候拿到了金针奖。

而在此前的讨论中,也就有人用金针奖来衡量乐坛的影响力和成就,意指如果没拿这个奖,就非殿堂级歌手。

这句话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是对的。

随便数数名单,顾嘉辉、许冠杰、温拿乐队、徐小凤、黄沾、罗文、林子祥、邓丽君、谭咏麟、梅艳芳、张国荣、张学友、郑少秋、陈百强、叶倩文和甄妮、钟镇涛,其中有一些是追颁的,比如邓丽君和陈百强。

但张学友之外的其他三位天王有没有资格拿?

十大中文金曲颁奖礼的大会总监冯伟棠曾讲过,三大天王都有资格拿,但他们暂不想接受这个奖。

这其实就已经很清楚了。

垄断乐坛十年,将影响力延展至整个东南亚,他们就象征着香港乐坛的巅峰。

这种成绩可能会没资格拿金针奖?

所以此前有人说,拿金针奖来衡量,就知道成就谁高谁低了。

但如题目所述,谁需要金针奖?

上文所列已颁发奖项的人士,身份一栏都可填音乐制作人、作曲家、歌手、乐队、填词人等各项,但要注意的是,这是主职业的归属概念。

而就四大天王来讲,如果把歌手概念拿掉,主职业是什么?刘德华和郭富城毫无疑问,电影人才是他们最大的标签,黎明的影坛表现其实也要大过他的歌坛影响力,而唯有张学友,是歌坛成就压倒影坛成就的,所以他当然就该及早拿到这个金针奖。

所以再掉转一下概念。

如果张学友拿不到金针奖,可以理解为对他本人和乐坛的一种羞辱,而其他三大天王,也根本就不需要金针奖去为自己的人生成就添砖加瓦。

很早以前就讲过,四大天王是横跨多领域的存在,他们并不能单独以歌坛或者影视、广告去界定,所以如果谈综合影响力,整个娱乐圈都没人能与他们抗衡,这是不争的事实。

但即便单论乐坛的影响力,仍然持久而深远。

历年来香港娱乐圈的盛事,只要四大天王出场,就是万众瞩目。

刚过去的香港跨年晚会,已经超过十年没有发新唱片的郭富城,照样领衔众星。

这就是顶级大明星的实力。

所以结论显而易见。

对三位天王来讲,并不是有没有资格拿,而是完全不需要。

刘德华尚在为影坛的职业生涯做最后的冲刺。

郭富城在电影作品中追寻新的角色,近年来越发显得气定神闲。

黎明则偶尔开开演唱会。

金针奖,就留给需要的人群即可。

这就是真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