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泥土下的东方与西方

 120035948@qq.com 2022-01-15


高安      文苑

是一个发表原创文学作品的平台,欢迎关注后赐稿!来稿请寄120035948@qq.com,或添加微信号120035948为好友后转发。稿件请注明关注本公众号所用的微信号以及“原创”。作品署名随意。本号全是原创作品,欢迎分享,但请注明出处。

泥土下的东方与西方

——湖北纪行之二

作者:聂琦冰

车行赣鄂。

车载音乐响起的是狄安娜·戴姆尧在歌剧《魔笛》中夜后的唱段,这个唱段的名字起得非常狠——《复仇的火焰在我心中燃烧》。

我一向认为戴姆尧在世界花腔女高音的地位是最棒的——没有之一,她居然能在那么高的音域上进行强弱的处理,简直不可思议。歌剧在西方,一直是处于一个神圣的地位,有一些有钱的歌剧迷,甚至于会开着私人飞机,追随着歌剧团在全世界巡游。歌剧,看起来是一样很高雅的东西。在很多中国人看来,西方的很多东西都是高雅的。

一路驾车狂奔——来得很匆匆,去得也将要很匆匆。上次来武汉是三年前,住了一个晚上,游了一下东湖,就走了。这次也是赶着要走,但不在武汉游一游有价值的地方实有不甘。

去湖北省博吧!

我一直不解为什么湖北简称鄂而不是楚,因为湖北的楚气息实在太浓。那些透着种种神秘的青铜器,安静而又威严,清楚地告诉我们,在这块土地上,曾经有着与中原文明迥然不同的另一支文化。就是这支文化,与中原文明及其他文化一道,构筑了中华文明。

湖北省博物馆,以曾侯乙暮中出土的文物为最,曾国虽然是一个独立的诸侯国,但国家却处于湖北,最后还被楚国吞并,无疑属于楚文化的一部分。曾侯乙暮中出土的文物,名气最大的又莫过于编钟了。但真正让我顶礼膜拜的,是名气不如编钟,但身份决不亚于编钟的青铜尊盘。曾侯乙青铜尊盘目前我们所知道的最复杂、最精美的青铜器件,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尊体用陶范浑铸而成,尊腹和圈足的附件均分别铸造,然后用铅锡合金和尊体铸焊在一起。令人震惊的是,这件用青铜铸成的器件居然通体是镂空的,每一丝云纹都是悬空地与其它云纹千丝万缕地交织在一起­——所有的出土文物都会有一件复制品,唯独.曾侯乙青铜尊盘没有,不是别的原因,而是以我们现在的工艺根本复制不出来——而要把这件宝贝做出来,必须是要有一个工匠,他原意穷其一生来制造这件东西,他必须懂美术、冶金,并具有超强的立体空间感——在它出土近三十年后,文物爱好者黄金州用了十二年时间复制了它,不幸的是,这个复制品只能算是最接近原品的复制品——在我们祖先的双手面前,一切现代工艺都黯然失色。这件让我们后人感到汗颜的国宝,成为了少数禁止出国展出的文物之一。

这让我想起了另外一件类似的事情。

阿斯旺面向尼罗河的拉美西斯二世神庙,堪称众多埃及神庙中最富想象力的一座。神庙建于三千三百年前——确切地说是开凿,因为整座神庙不是土石所建,而是在山岩中雕凿而出,它本身就是一座巨大而精美的雕刻作品。神庙以一个近乎奇迹的现象闻名于世——每年2211021日(这两天正是拉美西斯二世的登极日和出生日)的日出时分,从大门射入神庙内部的阳光会穿过60米长的大厅,直射圣坛上的神像,依次照过天空之神、拉美西斯二世本人和太阳神,但永远不会照射到最左侧的黑暗之神,他注定永远藏在黑暗中。这项精巧的设计令现代人也不能不甘拜下风。后来,为了免遭因建造阿斯旺大坝而上涨的尼罗河水淹没,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下,神庙被切割成2000多块,分别编号,在距离原址200多米的地方拼合还原,并建造了一座假山来覆盖它。搬迁后的神庙,因为计算的失误,太阳照入的时间延迟了一天,角度也没有那么精准了——拉美西斯二世的神威让现代数学颜面扫地。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一直地位比较尴尬——她是一个大国,而且在大多数时候也是一个强国,但她没有受周天子的册封,不在九鼎之内,也就是说当周天子招集诸侯举行篝火晚会的时候,大家高高兴兴跳舞、K歌、喝酒,而楚国只能远远地站在边上看着,属于列席人员,常常被那些诸侯看不起。这些令人恼火的事让历代楚君感到窝囊——到了楚成王,干脆自己也称王,与周天子平起平坐——要知道,那时候连齐国这样的大国国君都只敢称公,在楚国称王以后。因为文化与文明的冲突,那时候的中国经常会发生南北战争——楚国的势力要北上,而中原各国要遏止她。问鼎中原一词即源于此 

因为那个时候的南方,决不是现在我们的江南鱼米乡什么的,也不是5A级风景名胜区,虽然那个时候的风景肯定比现在好,但却是非常落后的。那个时候的北方,也即中原,是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地区,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东南沿海,而以楚国的地理位置,虽然强大,但总体来说经济还是赶不上中原。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楚国被同样不是九鼎的秦国灭了。

楚国的灭亡说起来是很冤的。因为后来由于楚国的日渐强大,中原诸侯还是慢慢接受了她。在中国的先秦时代,中国是很讲究贵族精神的,比如说宋襄公的泓水之战,最初这场战役被我们后人视为笑话,其实这正是春秋时期贵族精神的体现。

那个时候的战争,普通人是不直接参战的,一线战斗人员都是贵族,这点东西方很相似。春秋时以车战为主,包括秦楚在内的各国都是使用战车作战,为什么不用骑兵呢?因为那时候马鞍和马蹬都没被发明,当时的骑马决不是后来将军横刀立马——既威风又潇洒,而是一件既辛苦又很不雅观的事,作为贵族,是决不会去骑马的。那时北方诸夷(北方的少数民族)主要的生产活动有两样:放牧与抢劫。所以我们现在想想当时的北方诸夷骑着光背的马,双腿紧夹着马背,双手紧搂着马脖,跑到中原的边境来抢劫是一件多么辛苦而危险的事。抢劫犯也不好当啊!

因此战争一般都是事先约好,选择好一处平坦开阔的地点,双方约好时间,大致同时抵达,等列好队伍之后,鸣起战鼓,驱车冲向对方。这就是所谓的“结日定地,各居一面,鸣鼓而战,不相诈”。

这种战争,更像体育比赛,要遵守战术规则。《左传·昭公二十一年》记载的公子城与华豹之战十分典型地反映了这种规则——双方战车在赭丘相遇,华豹张弓搭箭,向公子城射来,结果却偏离目标。华豹动作敏捷,又一次搭箭上弦。公子城一见,对他不屑地大喊:“不更射为鄙!”意思是战争的规则是双方一人一箭。你射了我一箭,现在应该我射你一箭了。你不守规则,岂不太卑鄙了!华豹闻言,就放下弓,老老实实地等公子城搭弓,结果公子城一箭射死了华豹。史书并没有嘲笑华豹愚蠢,相反却肯定他以生命维护了武士的尊严。

当时的中原诸侯都认为楚国是蛮夷之地,是没有文明的。而在战国未期,中原地区可谓礼崩乐坏。最遵守贵族精神的反而成了楚国,当时秦国约怀王会于武关,而怀王真的守信而去,不过秦国并没有贵族精神,怀王再也没有回到自己的祖国。

而与此同时代的地中海的南北两岸各有一个大帝国——罗马与伽太基。两国互为劲敌,打了几十年的战争,直到第三次布匿战争,罗马征服了伽太基,非常奇葩的是,罗马决定把迦太基变成罗马的一个省,但却同时又决定把伽太基城夷为平地,并且血洗迦太基,挨房搜索,将所有居民找出杀死。而迦太基港口亦被毁灭,从此迦太基作为国家的阶段成为历史。因为伽太基这块土地实在是太富裕,为了防止伽太基满血复活,罗马人在伽太基富饶的田野上撒上了盐,使土地上不再生长粮食,伽太基不再富强——这种下三滥的手段,用我们高安人的话来说,叫“缺破”。

伽太基没有了——被我们视为高雅的西方人并没有干出什么高雅的事!

楚国也没有了,但楚还在——在那一山一水之间,在这一皿一器之中,在凝视着青铜器的目光里。

作者简介

聂琦冰,高安中学老师。

教育使人富有
文学使人高贵

wode

高安文苑

只因

成就文学梦想

只为

等待有趣灵魂

祝你安康

wode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