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安 文苑 是一个发表原创文学作品的平台,欢迎关注后赐稿!来稿请寄120035948@qq.com,或添加微信号120035948为好友后转发。稿件请注明关注本公众号所用的微信号以及“原创”。作品署名随意。本号全是原创作品,欢迎分享,但请注明出处。 感恩两篇 母亲坟前的那颗木荷树,今年似乎特别茂盛,延伸出的枝桠将整个望山(用砖石垒起来的坟头,俗称望山)遮盖住了,大姐说明年来扫墓时要带一架梯子来,锯掉一些,让母亲来去归时不至于看不见路。 我说:姐呀,妈妈离开我们都快30年了,如果投胎转世,恐怕孩子都在念书了呢。 8个姊妹,团团的围在了母亲身边,各自说着娘生前的点滴往事,有趣事,有呵斥,有怜爱,有嗔责,更多的,是怀想老人家辛劳的剪影。 母亲是个有些前卫的人,她不识字,却总能很快捷的接受新生事物。 她最爱听的广播剧,是红楼梦。 我记忆中,总能记起她听到黛玉葬花时,偷偷的用手背擦眼泪,孩子们不解,她就说眼睛里飞进了虫子,还煞有介事的要去找邻居用灯芯草来拭,转过身,却看见她用窝口(厨房)挂着的毛巾蒙住眼睛在悲恸,又不好出声,似一个受了委屈的孩子。 母亲带着5个孩子嫁给父亲的那年后,因为哥哥姐姐他们的父亲文化大革命受迫害自杀的事情,受了刺激,很长时间因为神经官能症出现幻觉,经常莫名其妙的说天在转圈,我们都有些恐惧,但是时间长了,除了担心,就不再害怕了。我记得每次放学,都会问问妈妈天有没有转圈,如果说没有,我就会特别的轻松和快乐,这一天的菜饭,都特别香甜。 母亲有个外号,是父亲取的。 父亲年轻的时候,个子不是很高,却长的眉清目秀,但是家贫一直讨不到老婆,村里人问他想娶个怎么样的老婆,因为没读书,父亲想不出什么雅致的形容词,想到家乡一种小吃,用大米制作的,白白细细,折叠整齐,叫“扎粉”。就毫不犹豫的说:我的老婆要像一页扎粉那样又好看,又好吃。所以母亲嫁来的时候,村人一边惊叹母亲的白皙端庄,一边不由自主的把这个外号理所当然的给了母亲,从此村里多了一个叫“扎粉”的女人。 母亲从没下过地干活,她的事情,就是每天做饭洗衣,其中耗时最长的,是去几里地外的“龟仔井”挑水。 一担木水桶,各自系着棕绳,一根竹扁担,一天要挑三担水,途中要经过一个屋塘,夏收和秋收的时候,乡亲们都忙抢收抢晒,看见母亲挑着的清泉,就会喊一句“扎粉,来口水喝”。母亲就会笑吟吟的放下扁担,用带着的“硕管”(一种竹子做的容器),让喝个够,往往挑到家,水桶里只剩下齐箍边满浅的半桶,水缸不满,就只有再去一趟,但是她从来没有埋怨过,甚至还有些受宠的满足感。 母亲是得白血病走的,刚得病时,牙齿出血,手脚有一块块的紫色瘀斑,去卫生所检查,以为皮肤过敏,后来愈发茶饭不思,终日怏怏容怠。父亲用羊角车一边放着被褥,一边坐着母亲,去了县城大医院,我们这些小孩,以为会像以前那样,一段时间后还会回来。 可是半个月后,传来消息,说得了白血球吃红血球的病,很难治,可能会死。 我们都惊慌了,抱作一团的哭,但是无可奈何。 在84年的端午节前,母亲回家了,瘦的不成人形,但是我们都还是很高兴的围在摇椅边,和乡亲们一起用朴实的语言安慰她。 母亲不怎么说i话了,只是微笑的看着我们,看见有人来,就举手示意自己搬凳子坐,说得最多的只有俩个字:“多谢。” 终于还是在吃完粽子后的一个上午,我从学校回家拿菜的路上,听见村里传来爆竹声,再过一段路,就遇见村里的大婶,她一边掉泪一边说:平伢子,你妈妈走了,你快回家吧。 我记得我没有哭,只是一路狂奔的跑,等回到家里,就看见她母亲已经躺在了门板上,用寿被盖住了身体。父亲已经泣不成声的呆坐在旁边,几个姐姐也哭作一团。我咚的一声跪下了,三个响头,是最虔诚的作别,也是最难割舍的分离。我的哭声,如云雀鸣啁,似江河恸悲。 这以后的那个埋着母亲的山岗,是我凝望最多的地方。 每一次去山上干农活经过那里,我都会放下肩上的物件,静静的在草地上坐一坐,似乎再次起身的时候,母亲又给了我一些力量,让我荷重的肩膀上轻了很多,脚步又盈快了许多。 这一个清明的时节,不知道母亲知道儿女们都在想她么。 下一个清明的雨,会不会像儿女们想念母亲一样,还是那么倾撒,那样稠密么。 父亲旅居天堂,已有六个春秋。我踏着深夜寒冷的云朵,去探望远无消息的父亲。我穿梭于星辰之间,父亲的温暖遍布我心。时光之宇宙宽广无比,我坐上月儿弯弯的小船,去釆撷父亲心灵深处的寂寞。往事,乌云般翻滚,渐渐远去。 最美的是人间的梦境,最美的梦,也会破碎。破碎的梦,依附在骄阳升起的瞬间,如叶子滑落父亲的泪滴。千帆竞驶,心叶菲菲。冉冉升起于海面的红日,是父亲硕大的伤疤,吞噬我一生的思念。挂于我沿海而居的心窗。沿海而居,我不是海的,我是父亲的儿子。我身居异乡,父亲的灵魂也随我飘泊流浪。 我无法忍受这人间的酷刑,母亲的白发也时时飘在我流泪的日记。我思念故乡的山山水水,我决定了回家的日期。我把心窗关好,带父亲回家。 回到家乡,点燃三根清香,插于父亲的遗像前。老屋里飘着的都是父亲的气息,母亲的哭泣声,渐渐停息。我环视老屋的每个角落,寻找母亲讲的那只硕大的蝴蝶。我看到了一只又大又黑的蝴喋,就落在母亲放在门口的拐扙上,欲飞欲止。如父亲苍老一生的挂念,挂念怀我十月,疼痛震天,喊我回家,想我年年的老母亲。 二十三个春秋的漂泊之笔,写一篇泪落伤心的怀念。借梦、借情、借意,落笔千斤的锤练。 推开自家的门窗,故乡的风,甜甜的;故乡的月,圆圆的。圆圆的月亮,那是父亲戴着的矿灯。光辉一生的父亲,去了天堂,也是光明的旅程。我总想和父亲说说话,我总想拉父亲温暖的手,靠一靠父亲宽厚的肩。 经过漫长的夜,又是一个清新的早晨。故乡的早晨,令我心神气爽,天地打开。久未吹故乡的风,久未听故乡的曲。故乡也是有梦想的地方,故乡的堀起,招我遥遥步履。我要把异乡积攒的乡音,写一首故乡繁华的诗歌,写一篇洋洋洒洒的故乡行。 但我必须,先写我的父亲。我站在日落光稀的故乡的山峰之上,看到故乡的圆日一半的下沉。一半下沉的太阳,如父亲显凸的喉结,我伸手抚摸父亲的喉结,父亲哽咽一生的光辉。我泪流满面,我的泪水顺着时光通道和父亲的血液溶合。父亲,我敬爱的父亲,您的儿子离您又近了。时间和风在山峰上冷冷的笑,我把生命的笔插在那抹快要消逝的夕阳里。一杆鲜红鲜红的旗帜,飘着我对父亲火红、火红的回忆,看父爱如山的壮丽。 又是一个漫长的夜,我要借梦笺,醮着您温柔的矿灯,写一首长长的诗,献给父亲。可夜晚,没有星星,也没有月亮。无边的黑暗里,我飞翔的梦在哪里停停? 我的父亲,您在天堂可否安好?您天堂的矿灯关了,您是否又离开了天堂? 我要去母亲的卧室,看看那只蝴蝶。是否又伫立在母亲放在床头的拐杖,聆听母亲梦里的孤独与悲伤。 ![]() 作者简介 胡建平,男,一九六九年出生,江西上高人,宜春市作协会员,现为上高县作协副主席,上高长城酒业总经理。小说,诗歌,散文均有涉猎,发表作品近百篇(首),散见于《沧州文学》,《宜春作家》,《宜春日报》,《赣西晚报》,《竹乡文艺》,《文化上高》等报刊,杂志。 席盘云,笔名云鑫,高安市八景镇人。诗观:用灵魂歌舞,用生命泼墨。 ![]() ![]() ![]() 高安文苑 只因 成就文学梦想 只为 等待有趣灵魂 ![]() ![]() 祝你安康 ![]() |
|
来自: 120035948@qq.... > 《高安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