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蓁橙相伴||鬼节鬼界安然,人间人艰不拆

 120035948@qq.com 2022-01-15
中元节碎语

   文/蓁橙相伴

每年农历的七月十五日,家乡人们叫做“七月半”,官方则称为中元节,又称“鬼节”。这一天(有的地方则在七月十五日前后三天皆可),人们都要备上纸钱、香烛、鞭炮,或到先人坟前、或选河道、或在道路两侧、或择僻静清幽之所在,焚香点烛、燃烧纸钱给逝去的先祖和亲人,意即给那边的先祖亲人送钱过节。当然,适当烧一些纸钱给无主的孤魂野鬼,也是广种善因的一种善举。

中国人本就想象力丰富,赋予节日内涵的能力更是超强。中元节既然被同称为“鬼节”,自然与鬼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传说七月是鬼月,据说七月十五之前都是鬼魂频繁出没的日子,阴气、怨气太重。因此,七月十五日之前的夜间,人们外出活动的次数和频率自然而然就会减少许多。这些传说和据说,给中元节增添了不少的神秘与诡异。

国人,很是奇怪。既对鬼神心生恐惧,又开口闭口鬼不离口:称小孩为“小鬼”、“人小鬼大”;骂人:“鬼话连篇”、“鬼哭狼嚎”、“鬼混”;损人:“酒鬼”、“烟鬼”、“鬼压床”、“鬼吹灯”……总之,好似与鬼不共戴天,仇大怨深, 又想象、描绘着鬼的神秘与神通。那种对鬼惧恨交加、难以言状的感受,与阿Q的精神胜利法何其地相似及雷同!

生者,为人;逝者,变身为鬼。生死之间,不仅引致天人永隔,更造成人鬼殊途。而引申为做人做事,不仅有“成王败寇”一说,更有以成败论英雄的说道。随着“成功者什么都是对的、失败者怎样都是错的”论调的甚嚣尘上,更为我们现今这浮躁、浮华、急功近利,不择手段攫取物欲、满足自我的纷乱尘世凭添了几多的诸如膨大剂、催熟剂等等毒素啊!

中元节不仅要烧香焚纸、祭祀先人,还要普度众鬼、救赎亡魂。单纯从节日初衷来说,鬼节积极的作用还是客观存在的。由此说开来,还请现实中的人,少一些阴暗的人云亦云盲目跟从甚至于推波助澜落井下石,多一些阳光率性的作为和利人利己的做法以及肯定赞许的内心祈福!毕竟,人与鬼的区别不仅仅是活着与死去,还有良人良心有良知对决没心没肺没节操!

香港目前骚乱不止,年少无知者每每被煽动闹事。窃以为不仅是香港年轻人生存压力所致,而且还与当初英国殖民主义统治期间的遗毒未予彻底肃清有关。外国人(当然也包括英国人),传统上被香港人称为“鬼佬”,也与“鬼”扯上了丝丝缕缕的关系。因此,当下香港事件与外国势力的煽风点火、推波助澜不无关系。当真是鬼怪闹腾,热闹非凡。

鬼节鬼界安然,人间人艰不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