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熊鑫|现实,还是期待?

 120035948@qq.com 2022-01-15

现实,还是期待?
文/熊鑫

《围城》讲述的是20世纪30年代一群所谓的知识分子的故事,作者以其独特高超的幽默讽刺手法来抨击人生病态、笑骂人性弱点,并塑造一座又一座的人生围城。

主人公方鸿渐是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但他却是一个失败的人。从留学归来到赴三闾大学任教这仅一年的时间跨度里,他经历了太多的风风雨雨,也尝过了被黑暗社会毒打的滋味,种种悲痛欲绝,无一不体现他与当时社会的格格不入。在他身边,充满着形形色色的人物:有满口仁义道德却男盗女娼的封建半旧遗老李梅亭,溜须拍马、浅薄猥琐的势利小人顾尔谦,也有道貌岸然却老奸巨滑的校长高松年。这些人物又再一次突出了他与当时环境的格格不入。在事业上,他无真学位,没有赵辛楣等人的真才实学,不会巴结讨好别人,也不像韩学愈等人那样完全昧着良心。终究他还是因为他的虚荣、他的懦弱以及他那点可怜的良心而被迫离开了充斥着勾心斗角的三闾大学。

当今社会,像方鸿渐这样的人有很多,它们是所谓的知识分子,但往往志大才疏、满腹牢骚,又狂妄自大,爱自吹自擂,最后的结果也只能是事业的注定失败。

对待爱情,他则是玩世不恭、不负责任的。回国途中他与毫无情感的鲍小组产生了一段小插曲。紧接着,与官僚门户、风情万种的留法博士苏文纨的感情也无疾而终。等到好不容易对摩登文明社会的罕物——一个真正的女孩子唐晓芙产生了情感,他却因他的懦弱而落得个悲伤的结局。巧用心机的孙柔嘉一步一步引诱方鸿渐,最终两人虽结了婚,但也只是过着两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的生活。

主人公方鸿渐是既可悲又可恨的。围城内外的困惑,使他处处受到打击和冷落;世事的艰辛、世态的冷酷,使他感到无处藏身,他只能像关在铁笼里的野兽一样,虽然不断拼命地挣扎,最终却无法找到出路。

人生是一座围城,婚姻、事业、家庭是一座座围城,而生活则被困在其中,城外的人对城内有着无限的憧憬,奋力地想冲进去,而城里的人却厌倦了枯燥的时光,无奈地想逃出来。正如书中所说:“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围城》所表述的正是这种期待与现实的矛盾。

教育使人富有
文学使人高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