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代人 家史传承血脉,家风绵延文化。家史家风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是社会发展的文化积淀,深深影响着每个人、每个家庭,以至整个国家民族的精神气质和灵魂走向。本次高一年级借清明祭奠先辈的机会,开展了以“叙说家族历史、弘扬家风文化、促进家庭教育”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借此激励学生感念先祖的荫庇,延续家族的荣光,以家风带动社会风尚向善向好,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落叶纷飞的秋天,我在老家翻出了一张泛黄的老照片,照片的对焦已经不清晰了,但模模糊糊可以看出爷爷站立的军姿很是标准。令人奇怪的是,他当时站立的环境和他悲痛的表情。我翻向背面,四个大字映入眼帘——“英勇祭奠”。 我很想去问问爷爷,但无奈于爷爷语言的不通和记忆的阻碍,只能独自琢磨。这时父亲走了过来,给我讲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 “你爷爷年轻时在部队当兵,当时部队里有个比他大两三岁的好兄弟四爷,带着爷爷上山打野兔野鸡,还教会了爷爷使枪。有年冬天,两个人长途跋涉,身上冒汗,很想去洗个澡,河里是铁定不敢下的,于是两人打起了灶上热水的主意。当时什么都缺,抓紧烧水的时间也都是赶出来的。他俩原本打算在水热了后再把自己从河边打好的水加下去,但这样还是会耽误行程的,爷爷有些犹豫,劝四爷说算了,等摆脱完追兵再洗不迟。四爷哪肯听啊,让爷爷给他守门,洗好了叫他。爷爷生性好动,不想在门口等,就在村子里溜起了圈,想看看班长和炊事员在哪。结果刚从村口走到灶房,就听到班长的怒骂声。坏事了,爷爷赶忙跑过去,发现四爷还没洗完焦急地穿着衣服,炊事员一脸好气又好笑的说:“同志,你想让大家都喝洗澡水吗?” 爷爷担了责任,说是自己想的主意,怂恿四爷去干的。班长脾气不好,连着两人一起处罚,把两人的枪都收了,关在柴火房。半夜来了敌人,爷爷在火光中被吵醒,四爷也被吵醒了,两人在黑暗中对视。摸着黑,四爷从屋内不知用什么方法把屋外的活栓弄开了。还没打开门,就听见屋外传来稀稀拉拉的脚步声,四爷屏住气,转过头来对爷爷使了个眼神,新兵蛋子的爷爷还没搞明白什么意思,四爷就冲出去了。 听着窗外一声接一声的爆炸声,爷爷一直挨到了天亮。天蒙蒙亮,他忽然听到屋外有走动声,急切地打开门,却被浑身都是血的班长直接扑倒了,后面紧接着赶来的战友将班长扶了起来。班长嘴里喊着四爷的名,晕了过去。后来爷爷才知道,四爷从门缝里看到敌人背对着柴火房在架机关枪,冲出去却被发现了。四爷空有力气,打不过有枪的敌人,被抓到了本营,没料到潜进去的班长看到了他,想带他出来。但两个人风险太大,四爷索要一颗手榴弹防身,班长没想,给了他后就继续执行任务去了。没料到,四爷趁着敌人让他撒泡尿的机会,溜到敌人的一个存放军械的大帐篷里,直接炸毁了敌人的一小片营区……四爷也没能幸免。 敌人骂天骂地的退了,班长负伤找到了剩下的同志,跑到柴火房找到爷爷。” “爸爸,四爷他算不算冲动?”我盯着照片问道。父亲沉默了一会,把手搭在了我的肩上,说:“那个时候,大家都会这样。你爷爷后来也跟四爷一样,舍生忘死,为我们家族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我豁然,看向坐在轮椅上的爷爷,顿时领悟了爷爷他们那一代人的精神境界,也悟出了照片背面的那四个字的深刻含义。 (本文获“薪火杯”征文二等奖,指导老师:易国华) |
|
来自: 120035948@qq.... > 《高安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