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忆老师当年,风华正茂,然已有古意。 记得第一堂课,天寒地冻,老师自室外缓步迈入,个子小小,眼镜厚厚。开宗明义:讲楚辞不可不讲屈原,讲屈原不可不讲离骚。今日开讲离骚!遂振衣而下讲台,边走边吟: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老师吟得如痴如醉,我们听得目瞪口呆。要知道,刚刚离开中学校门的我们,即便全文诵读亦不可得,何然如此行云流水,毫无挂碍,全文背诵!这种吸引力实在是无法抵挡的。自此以后,中文系的男生均以此文为试金石,不能背诵几句离骚都不好意思说是何老师的学生。 后来,时间长了,便知也是常态。何老师,莫老师,祝老师,谌老师,上起课来那叫盛况空前。一百多人的大教室,往往水泄不通,有人只好踮起脚尖,将上半身搭进窗口旁听。有一次莫庸中先生开讲座《红楼梦》,大雪纷飞,大教室座无虚席,可怜我站在窗外,双手拢袖,两脚交替跺着地面,听了两个小时,回去时,须眉皆白,两股颤栗,数小时方缓过来。 但对我来说,最爱上的还是何老师的课。老师最吸引人的是深入浅出,轻松自如,寓教于乐的教学风范,且声音沙哑,语调低沉和缓,言谈风趣,学生在自然愉悦的气氛中,自然而然地随他走进中国古代文学殿堂,随他幻想香草美人,巫山神女,历览先秦文学世界的多彩缤纷。有时候,我傻傻的想,如果老师没有作业,没有考试,那就更好了! 不见老师已二十年矣!然先生之风,高山仰止,虽不然至,心向往之!想来今晚,我定在老师轻松和缓娓娓道来的开讲中入眠。 |
|
来自: 120035948@qq.... > 《高安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