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于小根|秋天

 120035948@qq.com 2022-01-15
秋 天
文/于小根

这个夏天实在太长了,说好的秋天不知在何方,“秋分快到了,秋天应该来了吧”,内心无比渴望。渴望欣赏秋天的金黄与落叶,渴望秋天带来的凉意与闲适。

早晨,出了门,感觉有点凉。秋凉。微微的凉意正好,让人倍感舒适,穿着短袖,手臂露在外,还觉得有点冷意,“明天早晨应该穿件长袖或薄外套出门”,心里这样告诉自己。秋天的穿着很随意,不单薄,不臃肿,尽显生活本色。下了班,绕着小区,走上几圈,真够惬意。轻风拂枝雨未至,秋色满地草犹青。温柔的秋风,就这样吹着,旁边的细叶、小花轻轻摆动,似乎在享受着这岁月的静好。纵然天气持续炎热、雨很久未下,小草在人工的浇灌下依然青绿。看着满地发黄的落叶、感受着微微的凉意,我知道久违的秋天还是到了。穿着单衣,迎着轻风,捡几根枯草在手,弄几片细叶于兜,停下脚步,静静地看着天边的晚霞,霞光、云朵相互映衬,好美。随意地走,让自己的心静下来,仔细耹听,角落的草丛中有几只虫儿在叫,歌声悦耳动听。眼望弯弯的小路,似乎出现了这样一个画面:一位美丽的少女,踩着轻盈、慵懒的步伐,摆动着曼妙的身姿,浑身散发着青春的气质,走着,走着,突然消失不见了。我知道这只是一场梦境,满满的青春的回忆。

郊野,秋意正浓。一条乡间水泥小道,弯弯曲曲地向前延伸,道路两旁栽满了叫不出名的松树,一排排笔直向上,足有几丈高,“这树种我们这边很少见”,夏兄说道,树上部枝条交错,弯成一个弧形,好有艺术造型,又像一把无限长的大伞,为大家遮阴。车速放慢,生怕错过了这大好的秋景。下来走走,秋天的气息就向你扑来。“这儿的秋色实在太美了”,卢兄发出感叹。真的是这样,秋天只有到郊野才能感受得到。两旁的稻田金黄一片,高高的禾秆紧紧地靠在一起,田垄已经全部被遮挡了,整个看上去就像一个整体,向远处延伸到了山脚。稻子已经熟了,丰收在望,估计过几天全部要收割了,有几块倒伏的,已经收割完毕,留下了收割机的车轮印。行走在田里,干爽的土地,不用担心有泥巴,踩着长长的禾秆,闻着熟悉的稻田的禾草气味,实在是美不胜收。不远处一个小村,房屋红顶白墙,树木葱茏,很宁静,很祥和。最边上的那户人家,在房屋的东边还栽了许多的竹子,已长成了一片小竹林,“邓兄,你看竹林,估计这户人家的主人很有雅致”,我对着忙着摄影的邓兄这样说。周围,群山起伏,包围前眼前的这片田野、几个小村庄,远远望去,山还是那么青翠,“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虽然天气还不是那么凉,不知山上的树木是否已经摇落,很想走近它,去感受它的秋色。就这样随意地走,秋天就在你的身旁,远处的小山,近处的田野,还有几声虫鸣,还有禾秆的味道,还有许多许多,全部装进了你的胸膛。此刻,你静静地望着远方,什么也不想,你的人生真的会达到另一种境界,宽容、豁达,也许是吧。

自古以来,秋天是最容易引发人的愁思的。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真的是把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写到了极致。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把旅人的愁苦表达得淋漓尽致,引发了多少人的共鸣。记得那年来到姑苏城外寒山寺,大运河、江桥、枫桥……站在古老的码头边,我不禁泪流,我想像到多少与张继一样的游子,孤旅在外,彻夜难眠,心情是多么的失落与惆怅。如今,大多数人整日为生活奔波,有谁还会记起马致远、张继,有谁还会吟起秋日的诗句,有谁还会记起老家。每夜,手执一卷,乐在其中,守住自己的精神世界,谁又能做到呢?我们又能要求谁做到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不能强求。但是,不管这样,无论物质多少发达,每个人都还是要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

秋天,一个美好的季节,你从不失约,从不让人失望。我热爱你。

2020.09.21

教育使人富有
文学使人高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