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不能让一让吗?” 这句大家都耳熟能详,它貌似是在劝和,实则只是一方屈就,另一方则大获全胜。可是一段矛盾的发生,并不全是一方的错,一味的“忍让”只会促使另一方更加胆大妄为,肆意横行,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忍让”的精神用之不当,是推进某些人再错“帮凶”,它可能是一把“双刃剑”! 红楼梦中迎春是一个“针戳一声都不会唉哟”的木头人,温柔敦和,与人为善,凡事忍让为上。可是她的一味“忍让”为她换来了什么?乳母犯事,她儿媳妇上门力逼主子迎春去求情;任凭父亲贾赫卖了自己抵债,一字未争;最后她被夫孙绍祖肆意欺辱,打骂不休,一载过后赴黄粱!千百年来,所有人都将此奉为美德,甘之如饴,但,这种精神真的值得我们认可吗?!未必。迎春人生中的悲剧有很大一部分就在于此。在她被下人欺凌时,在丫鬟司棋,姊妹探春,平儿众人为其主持公道时,作为当事人的迎春呢,“自拿了一本〈太上感应篇〉”不闻不问,仿佛私毫不干己事,无任何作为!殊不知,正是她的“不作为”,“忍让”,换来了底下人的变本加厉,得寸进尺!之后她的处境越来越坏,被下人欺负,克扣,可但凡,她能勇敢些,主动些,争取些,她岂会过成这样! 摄影:茉莉花开 我想到最近在抖音上频频见到“熊孩子都有个熊家长”“他还只是个孩子,你让让他”等此类话题,让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孩子犯错,家长更应以身作则,平时就应将对错正确教育给儿女,不然,他一犯错,家长只会让别人“让”他家孩子,凭什么?!最近有一部热播的剧叫知否知否,其中有一位角色,大家都特别讨厌,那就是康姨母,是剧中典型的自己不好也见不得别人好的人!最终她因诱导姐姐害婆母,差点害死盛老太太,被顾侯一刀砍死!期间,王家老太太对出面主事的外孙长柏说的那句话特别让我反感“你祖母不是没事吗?为何要抓住你姨母不放呢?你姨母那是贵人出身哪,从小油皮都没破过一点,怎么能接受打板子?”自己孩子犯错从来不会反省,一味要求别人去忍让。这正体现了她对康姨妈的教育漏洞,从小骄惯,要星星不给月亮,她犯错的时候从来没有挨过打骂,因为有母兄担她的因果。在这样的教育中长大的孩子,往往会不辨是非,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王老太太不知道,正是这种“忍让精神”毁掉了她的女儿。王老太太本应该在她女儿第一次犯错时就应该告诫劝阻,小时偷针,大时偷金,这时候的忍让更像是一把杀人于无形的温柔刀,是一把在康姨母心中不断燃烧的邪火,是一只不知什么时候就会把他推入深渊的手……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意思就是说,面对道德仁义,就是老师在前,也不需谦让!历历在目的是,小时候,别人抢我蜡笔,同学周替我出头,被“昏庸”的老师出言训斥时据理力争的模样! 当然,我并不是不同意让。而是,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这样的“让”才会有意义,否则一味无原则的“让”,就变成了老好人,和事佬!郭德纲说过:“你欺负我,我退一步;你又欺负我,我再退一步;你还欺负我,我弄死你!”这话可谓至理!是的,事不过三!刚开始,我可以让。但是您如果一而三,再而三地犯错,那对不起,绝不能容忍!对就是对,错就是错,请您不要混淆概念!在三次错误的情况下,我们一步都不能也坚决不会让!无原则,无底线的“忍让精神”,一定会破坏这份和谐!对频闯红灯的人“零容忍”,是每一个知法合法守法的公民都应该做到的! |
|
来自: 120035948@qq.... > 《高安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