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彩霞|顺秋

 120035948@qq.com 2022-01-15
顺秋
文/朱彩霞

立秋的那天,下了一场雨,虽然对于酷热来说,并没有带来一点凉意,反而增加了一层黏黏的湿热。但毕竟是下雨了,就像一场仪式,如期举行,虽然有点心不在焉。我对节气是不甚了了的,唯有“顺秋”这个说法特别了解。小时候,要是立秋这天下了雨,大人们就会说:好啊,好啊,顺秋了。小时候村里夏天高温下有繁重的农事,降温条件只有蒲扇,电风扇,井水,比起现在有限得多。一场雨对于人们来说非常重要。仿佛顺秋了,夏天的苦刑就到期了,秋天的清凉就如期而至了。

对于孩子们来说立秋了却是喜忧参半的,老人们说:立秋了,树上的枣子可以吃了,孩子们再不能到河里去蹦跶了。这样,瞧了一个夏天的枣子可以打下来吃了,因为立秋之前吃了会闹肚子的。整个夏天在小河里花样蹦跶的游戏就在立秋被禁止了,因为立秋了河水凉了,玩水会生病的。在小孩子的眼里,老人们的告诫总是有道理的,是善意正确的。关于立秋,以及立秋的这场雨,就让我年年岁岁的关注着,留意着。

如今,再不期待树上的青枣了,家乡的小河也变了样,似乎就无所谓立秋了。她却以另一种形式吸引着你的眼球: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男女老少都晒出这杯奶茶,似乎是一种时尚,一种潮流。我不太明白这种说法的起源,也基本不喝奶茶,所以没参与这场换季潮人秀。我注意并在意的,依然是立秋这天的雨。虽然是象征性的,短短的,轻轻的一场雨,但顺秋的说法,在我心里得到了确认。顺,从来都是一种美好的期待:风调雨顺,一路顺风,顺应自然……

天气好像也照应着我细腻的心思,这几天,每天一场雨,一场比一场大。所谓一场秋雨一场凉,气温也微微下降。人的感觉是很奇妙的东西,有时觉得日子飞快,几年的光阴仿佛眨眼之间。有时却觉得度日如年,一天一天数着过。这个夏天,我似乎就数着夏天的炎热度过。虽然有空调制造的18度的温度,我还是期待着自然的清凉。每天,看天气预报,看到温度36度,体感温度近40度。而伦敦,巴黎,日内瓦,莫斯科……每天都是16-26度左右。那边的舒适,这边的酷暑,真让人心有不平。不知在哪看到的:欧洲是被上帝眷顾的地方。至少气候上如此。季老先生在《留德十年》里写到德国的哥廷根:哥廷根素以风景秀丽闻名全德。东面山林密布,一年四季,绿草如茵。即使冬天下了雪,绿草埋在白雪下,依然翠绿如春。此地,冬天不冷,夏天不热,从来没遇到过大风。既无扇子,也无蚊帐。街道洁净得邪行。光是这段文字,就能平复并且安慰酷暑里的小心脏。

这几天每天一场雨,下雨的时候,我就站在窗前,打开窗户,贪婪地感受着雨带来的清凉与湿润,看着头顶乌云低低地缓缓随着风的方向移动。看着骤雨在对面屋顶打起的一层轻纱似的雾,听着天空沉沉的雷声滚动。想着:再大点,再大点……有两次,我偶然看到,对面楼上窗子里,有一姑娘,竟也伫立窗前,看雨。不禁莞尔。那姑娘,简单的白T,简单的马尾,静立于窗前。隔着雨帘,不经意地成了我眼里一幅简约的画:简单的色彩,年轻的气息。

虽然离凉爽的清秋还早,还要忍受一段时间的炎热。但顺秋了,清清凉凉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教育使人富有
文学使人高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