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畅|金庸·江湖·旧梦

 120035948@qq.com 2022-01-15
金庸·江湖·旧梦
文/刘畅

金庸
/
江湖
/
旧梦


写在金庸先生忌辰


01
金庸
.

在过往的一些时候,我到过另一个宇宙,那个宇宙的立体与纷繁,让我知道,那绝不是简简单单的梦境。今时今日,作别已久,依然想念。

那是一个叫做金庸的宇宙。

我曾在明月清风里与过往来客觥筹交错。许多人物许多台本,不需要过多解释,念起来便是一段时光一剪故事。爱恋是“四海列国,千秋万载”之唯一的笃定,江湖儿女的目成心许,总是在痴与狂之间游走;分离是绝情谷口那聚了又散的云,去留无意,咫尺天涯;执念是蒙古郡主那句“我偏要勉强”的果决,为了心中所爱不顾一切,是我曾几何时最为倾慕的洒脱;而世间种种可遇不可求的事情,是中原姑娘身骑白马走出大漠的喃喃自语:“那些都是很好的,可我偏偏不喜欢。”轻飘飘的一句话,却总是能使过往人染上无名的惘然。

与金老的武侠结缘,恰逢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年纪。现实世界有多枯槁,心中的江湖就有多瑰丽精彩。江湖里,有武功招式,奇门秘术,一本《九阴真经》便可搅动乾坤,掀起场场腥风血雨;江湖里,有宋元明清,朝代更迭,天下兴亡,不拘于庙堂,历史是浩大的,也是渺小的;江湖里,同样有家国天下,我到现在依然能清晰记得明教的十句教义,当时读罢,而今热血依然,“生亦何欢,死亦何苦”的无畏,“怜我世人,忧患实多”的悲悯,在以后的很多年里,依然是我之渺小视角丈量世界的尺子。

不敢说金庸先生有多么伟大,抛开很多无所谓的荣膺,他只是一个“我手写我心”的作家,跟大千文字工作者一样。但是,不得不承认,我依然为自己生得晚了些而遗憾,为他没有征兆地作别世界而心有戚戚,甚至偶然仰望繁星时,会想起,哪一个星球会是他和他的大侠们现在住着的地方。

或许对于我而言,金庸先生的存在是一把钥匙,没有这把钥匙,我不会时至今日,依然笃信文字与经典的力量,依然会时常在笔下的江湖中出走,远离尘嚣,独自奏一段山高水长。

02
江湖
.

我这里所强调的江湖,或许更确切地说,是我与这个宇宙的故事。

我读的第一本金庸小说是《神雕侠侣》。那是在初二的时候,参加市区作文比赛得了奖,获得了一张新华书店的代金券。或许是冥冥之中的机缘,在众多纷繁趣味的图书里,偏偏瞥见了角落里的那一套厚厚的《神雕》。

杨过和小龙女仿佛是最最经典的荧幕cp,他俩的故事我也曾在长辈们口中略有耳闻。怀着一些道听途说的印象去阅读,但却都不是我所以为的。并没有很煽情的文字,没有文艺腔的描写与口号,论情,言语间没有影视剧中的生死刻骨;论道,没有腾云驾雾般的神乎其神。但是却觉得书中的人物活生生地立在了我的面前,我阅读着的文字,仿佛就是真实存在的一切。那是我第一次发现这个对我而言新的宇宙,仅仅几个篇章,我就确信,我喜欢那里。我喜欢书中少年的狂妄与倔强,不囿于世俗的眼光,喜欢那个贯穿全书的“侠”字。一个小说家是可以影响读者,使他们集体人格内化的。

我成为了这个宇宙的常客。在忙碌的学习之余,总会来到这里看看。读罢《神雕》后,又接着读了上下接续的《射雕》和《倚天》,初中毕业的暑假,读了《笑傲江湖》和《鹿鼎记》,到了高一,断断续续也只读了《白马啸西风》等一些小篇章,之后,我掩卷作别那个宇宙,投入日渐紧张的学业里。

但对于我来说,那已经足够了。回忆那些在节假日或者凌晨时分才敢说服自己内心的不安,拿出小说阅读的日子,滑稽而感动。爸妈虽没有明令禁止,但也会在发现时说,等以后上大学了随便你看,像我们当时那样--------可是,现在的小孩子很少有人喜欢看这些了吧。是啊,他们错过了这个独特的宇宙,真可惜。我幻想很久的未来,没有课业没有高考的日子,仿佛还没有手中的书来得真实。

金庸先生逝世,仿佛那个宇宙的主人忽然间就离我远去了,虽然他老人家早已封笔,但他在,只觉得一切都还有迹可循,他一走,或许这个时代都将要和那笔下的江湖渐行渐远。我不喜欢将这14部小说仅仅归于武侠一类,若没有阅读过这些文字,我不会知道南宋与蒙古的襄阳之战,不会知道托雷、哲别、蒙哥;不会知道黑水河之围、嘉兴烟雨楼……我不会对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自利反钝大巧不工,清虚无为自由自在等句子耿耿于怀。

金庸先生,是一个江湖的创造者。   

然而不可避免的,大多数过程,都慷慨豪迈,大多数结尾,都是离别与退出。

03
旧梦
.

本想在这里戛然而止。对于金老的悼念,对于江湖的留恋,对于那段年岁的回首,点到即可,文字只是情感的载体。

三载云烟悠然,出走已久,回不去的是一场心头旧梦。

后来的日子,是合上书目、打开考卷的日子……

后来,开始过一种勤勤恳恳的日子,为了高考而忙忙碌碌,离开了心中那个瑰丽的平行宇宙,置身于没有刀光剑影、没有快意恩仇的现实世界。后来从卧有武侠梦的江南烟雨中出走,开始了单枪匹马的天涯漂泊,偶然在熙熙攘攘的人潮中抬眼,举目是清清朗朗的碧落苍穹。后来,也在琳琅书目中读过些小说,像所谓沧月、江南的作品,故事精彩,格局广阔,却总觉得缺失了从前那种感觉,没有了掩卷时心头泪落的那种无主。后来莫名其妙上了一所莫名其妙的大学,独处而又刷倦了短视频的时候,想起放荡不羁的令狐冲,想起温润如玉的陈家洛,想起狂浪俊逸的神雕侠……

年华如水逝去,当我意识到渐渐作别金老的武侠时,想起了黄山谷的两句诗:“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也许与武侠的最终曲莫过于此。那里曾使一个少年水波不兴的心湖澎湃不已,而如今剩下的,不过是一圈圈涟漪和余韵,偶然回首间,看到那个狼烟漫漫而又白衣飘飘的我抵达过的宇宙。想起他,青衫落拓,鲜衣怒马;想起她,明眸皓齿,兰心蕙质。

某个心情晦暗的午后,孤身一人闯进图书馆,捧起曾经还未读完的篇目,就像当年那个午后,打开书页一头扎进飘香血海里的样子。却终究没有耐心沉浸其中。还是没能重温当时的感觉,周围事物的诱惑,太大了。

决定过一种勤勉的生活,汲汲营营,不再过问江湖事。最后的回眸,瞥见“轻舟千里外,层载少年郎”带走我那个仗剑走天涯的旧梦。              

教育使人富有
文学使人高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