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昼夜节律调节器招募免疫抑制小胶质细胞进入GBM肿瘤微环境

 外科黄文斌 2022-01-15

Cancer Discov

IF: 39.397

Epub 2020 Jan 9.

Introduction

胶质母细胞瘤 (GBM) 是最具侵袭性和最致命的成人脑癌形式广泛的基因组分析已经确定了 GBM 中不同信号通路的关键改变,包括 RTK/RAS/PI3K/PTEN、RB/CDKN2A 和 P53/ARF/MDM2 通路针对调节这些的信号通路尝试,例如 EGFR 或 PI3K 抑制,对 GBM 患者预后的影响微乎其微 虽然这些遗传改变会影响癌细胞生物学的许多内在方面,但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这些改变还促进旁分泌因子的表达,调节肿瘤微环境 (TME) 中免疫抑制细胞的募集和激活。例如,在 GBM 中,我们证明PTEN缺失/突变可以驱动赖氨酰氧化酶 (LOX) 的表达,从而促进免疫抑制性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TAM) 的浸润,进而为胶质瘤细胞存活提供生长因子支持这些研究强调了在胶质瘤细胞中识别基因改变的机会,这些改变建立了共生的癌症-宿主相互作用,包括 TME 中的免疫抑制机制。

除了上述遗传改变外,表观遗传程序的失调也会在许多层面上影响肿瘤生物学 特别是,各种表观遗传调节剂已被证明在维持神经胶质瘤干细胞 (GSC)(如6 -mA、EZH2 和 DAXX)和调节肿瘤免疫(如组蛋白去乙酰化酶)中发挥关键作用由于 GSC 对 GBM 中的肿瘤维持和治疗抗性都至关重要,因此这些调节因素具有额外的意义。此外,泛癌计算分析表明干性和免疫特征之间存在正相关总之,这些见解促使我们对已知的表观遗传调节因子进行功能获得筛选,这些调节因子可能会双重增强 GSC 自我更新并促进免疫抑制性 TME。在此屏幕中,昼夜节律调节器 CLOCK成为热门话题。

昼夜节律是维持正常细胞和组织内稳态的重要调节系统 ,并且已被证明在与癌症相关的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例如细胞增殖和存活、DNA 修复、新陈代谢和炎症 。CLOCK 和 BMAL1(脑和肌肉 ARNT-Like 1;也称为芳烃受体核转运蛋白样蛋白 1,ARNTL)是构成异二聚体复合物的昼夜节律机制的两个关键转录因子。这种复合物可以激活PERCRY的表达基因,最终形成一个负反馈回路来抑制 CLOCK:BMAL1 复合物的活性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 CLOCK 和 BMAL1 对癌症发病机制的影响高度依赖于环境和疾病 例如,CLOCK 或 BMAL1 在前列腺癌、乳腺癌、卵巢癌和胰腺癌中提供肿瘤抑制样功能,但在结肠直肠癌和急性髓性白血病中表现出肿瘤促进作用在 GBM 中,CLOCK 或 BMAL1 是一种肿瘤促进因子,可通过调节 NF-κB 通路调节胶质瘤细胞增殖和迁移,并可通过调节合成代谢支持 GSC 功能在这里,我们阐明了 CLOCK 通过上调 OLFML3(一种新型且有效的免疫抑制性小胶质细胞化学引诱剂)来支持免疫抑制性 TME 的新功能。人类 GBM 的临床病理相关性表明 CLOCK 和 OLFML3 是 GBM 的潜在治疗靶点。

Results

 CLOCK 促进 GSC 自我更新并在人类 GBM 中被放大:

使用先前表征的人类神经干细胞 (hNSC),功能获得筛选显示 284 种表观遗传调节因子中的 31 种可以增强 hNSC 自我更新活动(图 1A)。CLOCK 表现出最高的自我更新活性,与阳性对照 myr-AKT 相当,并且通过免疫印迹分析证实了 CLOCK 过表达。癌症基因组图谱 (TCGA) GBM 数据集的检查显示,在大约 5% 的 GBM 病例中,CLOCK 而非其他表观遗传因素被放大。图 1B)和 2.8% 的低级别胶质瘤病例(图 1C)。此外,增加的基因拷贝数与增加的CLOCK mRNA 水平正相关(图 1D)。为了进一步证实 CLOCK 在促进 GSC 自我更新和维持方面的相关性,我们在具有相对高 CLOCK 表达的人类 GSC 中进行了 shRNA 介导的消耗研究,例如 GSC20、GSC167 和 GSC272。CLOCK 与 BMAL1 异二聚化,形成调节核心生物钟基因的转录因子复合物。在异二聚体中,一个伙伴的消耗会导致另一个组分的降解 。事实上,我们发现 shRNA 介导的 BMAL1 消耗降低了 CLOCK 的表达。图 1F) 和 GSC20 和 GSC272 的自我更新活动受损 (图 1G)。SR9009 是核受体 REV-ERBs 的激动剂,它作为 CLOCK:BMAL1 复合物的直接负调节剂发挥作用 。SR9009 处理抑制 GSC20 和 GSC272 的自我更新能力(图 1H),加强了 CLOCK/BMAL1 在促进 GSC 自我更新中的作用。

图片

图1

CLOCK促进GBM中的小胶质细胞浸润:

除了治疗抗性外,癌细胞的高干性已被证明与 21 种实体瘤(包括 GBM)中的免疫抑制途径呈正相关。事实上,在 CLOCK 耗尽的 GSC 中,GSEA 揭示了免疫抑制特征的显着表现,包括干扰素 γ/α 反应、TNFα/NF-κB 信号传导和炎症反应(图 2A)。这些免疫特征促使TCGA GBM 数据集使用经过验证的 18 种免疫细胞的基因集特征对 TCGA GBM 数据集进行计算机免疫细胞审计。对免疫细胞特征的分析表明,高 CLOCK 表达与增加的小胶质细胞和较小程度的造血干细胞 (HSC) 以及减少的 CD8 激活的 T 细胞和树突状细胞 (DC) 呈正相关;其他免疫细胞类型没有显着变化(图 2B)。相应地,使用 transwell 迁移测定,来自 CLOCK shRNA 敲低 GSC272、GSC20、U87 或 QPP7 细胞的条件培养基 (CM) 相对于来自 shRNA 对照细胞的 CM 表现出减少的小胶质细胞迁移(图 2C)。此外,CLOCK shRNA 敲低 QPP7 细胞中受损的小胶质细胞迁移可以通过重新表达 shRNA 抗性 CLOCK cDNA 来挽救)。同样,与来自 shControl 细胞的 CM 相比,来自 shBMAL1 GSC20 细胞的 CM 抑制小胶质细胞迁移(图 2D)。相反,来自 hNSC 和 GSC17 的具有强制 CLOCK 表达的 CM 相对于对照增加了小胶质细胞迁移(图 2E)。最后,在人类 GBM 组织微阵列 (TMA) 中,CLOCK 和 BMAL1 信号与小胶质细胞标志物 TMEM119 和 CX3CR1 的表达呈强正相关(图 2F,G)。总之,这些发现表明高 CLOCK 表达与免疫抑制性小胶质细胞浸润到 GBM TME 之间存在潜在联系。

图片

图2

时钟调节的 OLFML3 促进小胶质细胞迁移:

为了确定控制小胶质细胞募集的假定 CLOCK 调节的分泌因子,我们将微阵列分析数据与分泌蛋白数据相交。使用 ≥4.0 倍的表达变化,再加上 qRT-PCR 验证,11 个基因与 CLOCK 表达呈正相关,包括OLFML3、POSTN、TFPI2、LGMN、ALDH9A1、MCCC1、COL11A1、LYNX1、TFPI、LIPA和RBP4。OLFML3在 ishCLOCK GSC272 细胞中显示出最显着的减少(图 3A)。TCGA GBM 患者生物过程亚本体的基因本体富集分析 (GOEA) 显示OLFML3、LGMN和LIPA与白细胞迁移和趋化性相关,但与其他因素无关。此外,TCGA GBM 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OLFML3、LGMN和LIPA的表达与小胶质细胞标志物(CX3CR1 和 TMEM119)呈正相关,其中OLFML3显示出最显着的相关性,促使进一步深入分析。使用免疫印迹的进一步研究表明,shRNA 介导的 CLOCK 或 BMAL1 消耗降低了几种 GSC 模型中 OLFML3 的表达,包括小鼠 QPP7(图 3C),以及人类 GSC20 和 GSC272 (图 3D)。使用 transwell 迁移分析,重组 OLFML3 补充培养基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显着增加小胶质细胞迁移,这与原型小胶质细胞趋化因子 CCL2(又名 MCP-1)的活性相(图 3E)。相反,来自 shRNA 介导的 GSC272 或 U87 细胞中 OLFML3 消耗的 CM 显示小胶质细胞迁移减少。图 3F)。为了评估 CLOCK 和 BMAL1 是否直接调节 OLFML3 表达,进行了 ChIP-PCR 测定,显示 CLOCK 和 BMAL1 与 OLFML3 启动子结合,并且这种结合在 CLOCK 耗尽的 GSC272 细胞中减少(图 3G)。此外,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显示 CLOCK 诱导的转录活性被 OLFML3 启动子区域的 E-box 突变消除(图 3H)。我们得出结论,OLFML3 是一种新型的时钟调节趋化因子,具有强大的小胶质细胞募集活性。

图片图3

CLOCK 耗竭抑制 GSC 自我更新和肿瘤内小胶质细胞浸润并延长生存期:

为了进一步研究 CLOCK 在 GBM 肿瘤生物学中的作用,我们利用 ishCLOCK 系统诱导性消耗植入 SCID 小鼠的 GSC272 和 GSC20 肿瘤中的 CLOCK,揭示 CLOCK 消耗显着延长了存活时间(图 4A,B)。使用从致癌物诱导的神经胶质瘤中分离并具有 GSC 样表型  的鼠模型 CT2A,CLOCK 或 BMAL1 的消耗导致 C57BL/6 小鼠的存活率显着延长 (图 4C,,D)。D)。类似地,CLOCK:BMAL1 复合物的药理学抑制延长了植入 CT2A 细胞的 C57BL/6 小鼠的存活时间(图 4E)。在组织学水平上,GSC 干细胞标志物 OLIG2 和巢蛋白,以及增殖标志物 Ki67 显着减少,而 CLOCK 耗尽后细胞凋亡增加(图 4F,,G;G)。此外,在 CLOCK 耗尽的肿瘤中,浸润的小胶质细胞显着减少(10 倍)(图4H)。由于 OLFML3 在小胶质细胞迁移中起重要作用,我们还探讨了 shRNA 介导的 OLFML3 消耗对 GBM 生长的影响,并发现 GSC272 模型中 OLFML3 的降低显着延长了存活时间(图 4I)。总之,这些体内结果证实了 CLOCK 在促进 GBM 肿瘤维持中的作用,这与 CLOCK 诱导的干性、增殖和存活增强以及小胶质细胞向 GBM TME 的募集增加相关。

图片

图4

Conclusion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通过其对 GSC 自我更新和免疫的调节,揭示了核心昼夜节律调节因子 CLOCK 和 BMAL1 在 GBM 肿瘤维持中的作用和潜在机制。我们将 OLFML3 鉴定为 GBM 中一种新型且有效的 CLOCK 调节的小胶质细胞趋化剂,并证明 OLFML3 消耗可以提高存活率。CLOCK:BMAL1 复合物在 GBM 肿瘤生物学中的关键作用,特别是其对特定代谢和免疫基因(如 OLFML3)的调节,阐明了控制干性和免疫抑制等关键癌症标志的潜在治疗靶点。

PMID: 31919052

Reference:Circadian Regulator CLOCK Recruits Immune-Suppressive Microglia into the GBM Tumor Microenvironment

doi:  10.1158/2159-8290.CD-19-040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