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公元前369年,韩国统一战国的一丁点希望(最终节)

 123xyz123 2022-01-15

本文为系列文章中的最后一篇,秦国篇。本系列主要讨论公元前369年如果韩、赵成功把魏国一分为二,分成了“梁”、“晋”两国,天下的走势究竟如何。

在前文中,我们已对赵、宋、齐、楚、韩进行过讨论,最终以秦国收尾。

·

秦国,宗周的借尸还魂:

再度重申,当时为公元前369年,即秦献公16年,此时尚处于战国前期。

上图为当时的局势,可直观看到秦国在体量上是绝对的大国。

有关战国初期的秦国,我们必须澄清2个常见误区:

其一,很多人误认为当时的秦国十分弱小,随时有可能被魏国灭掉——这一点无疑是错误的,具体可以核对《秦本纪》相关秦魏两国的战争记录。

上图,为秦灵公、秦简公时期攻魏的大致情况。注意,这里使用的是公元前369年、秦献公16年的地图,以便于我们进行直挂对比。

红圈所示为秦献公以前的秦都雍城;

红箭头所示,为秦灵公时期秦攻少梁的大致情况,这场拉锯战打了整整5年,当时魏国尚未占领河西;

白箭头所示为秦简公时期秦攻魏阳狐较可行的路线之一,此时阴晋及河西郡已为魏国占领,因此秦军攻入魏国内陆应是绕道而行。

从上图中可以直观看到,虽然秦国在对魏战争中处于下风,但并非没有反击的能力,更不存在灭国之忧。

其二,有很多人认为秦国在当时处于被诸侯“孤立”的态势,诸侯们不愿意与秦国交往,把秦国蔑视为蛮夷——这一点也是错误的,完全是扭曲了《秦本纪》中的句意。

《秦本纪》在秦孝公继位时有这样一段内容:

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翟遇之。

注意,这里说的是【会盟】,这句并不是说东方列国在进行会盟时不允许秦国参加——事实上,战国初期并没有任何【会盟】有关的记录,也没有任何一个诸侯国的君主拥有“伯长”或“霸主”的名号。

图为现代还原的“会盟”场景。在东周的大部分时期,会盟由伯长(霸主)主持,会上各国君主或重臣共同盟誓。

那么,这里为什么会出现“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呢?

有两种可能:

一是这里的“会盟”只是指两国之间的正常外交,但这种可能性并不太成立,因为秦献公时期魏、周均与秦有正常外交;

二是这里另有所指,在秦献公末期,秦军于是石门大败魏军,周天子向秦献公授予“伯”的称号,即伯长,但秦献公却没能以伯长的身份组织诸侯会盟,因此让秦人有了“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翟遇之”的不甘。

图为秦献公末期秦攻魏的大致情况。

如图所示,左红圈为秦都栎阳,秦军的路线应该还是先绕开阴晋,然后迂回到右红圈所示的石门一带,在这里大败魏军,斩首60,000级,注意白圈所示即魏都安邑,而后携战胜之威攻取了上红圈所示的少梁(也可能由偏师夺取)。是役,周室向秦国表示庆贺,为秦献公授予“伯”号

毫无疑问,战国前期的秦国并不弱小,但——它很强吗?

不见得。

我们要看到,在魏文侯、魏武侯、魏惠王前期的这段时期,魏国的主要扩张方向是沿着黄河流域进行,因此在占领上郡、河西郡以后就把主要精力转向了东方,客观上也减少了秦国所面临的压力。

所以,对于战国初期的秦国,我们既不能认为它特别弱,也不能认为它特别强,必须辩证看待它的实力

说到这里,有些朋友可能会提出一个问题:

在战国前期,秦国还没有进行商鞅变法,为什么就有如此的实力呢?

有关秦国在战国前期的变革活动记录并不多,但我们依旧能够找到2个重要的转折点。

第一个转折点,发生在秦厉共公时期。

当时晋国的韩、魏、赵三卿瓜分了智氏的领土,智氏一族逃亡了秦国。关于这批晋国士人给当时的秦国带来了什么,历史没有留下任何记录。想来秦伯对这批人还不错,所以之后又有智氏族人来投奔。而到了秦简公时期,秦国开始进行了出租禾这一源自鲁国的改革,“百姓(官)初带剑”也极有可能是官僚架构开始成型的标志。

第二个转折点,发生在秦献公继位的时期。

在秦国发生动荡之际,身在魏国的秦献公得到了魏武侯的支持,回到了秦国继位,并于3年后把国都从雍迁到了秦魏边境旁的栎阳。

这一阶段,我们需要尤其注意以下3个信息:

1、秦献公在迁都栎阳的第3年后,与某位夫人生下了秦孝公,这一年秦献公43周岁;

2、秦献公在迁都后,进行了包括有大范围置县、士卒相伍等严重损害本土世卿的变革;

3、秦献公的另一大举措在于“行为市”,也就是建立公室的全国性集散市场,考虑到秦国的铜和盐主要从魏国进口,这一举动当有公室垄断命脉商品交易的目的。

在这里我们必须强调,政治本身是集体行为而非个人行为,秦献公想要完成上述变革当然需要一支忠于自己的团队,至于这支团队究竟来自于秦国本土还是来自于他在魏国30年来结交的魏籍士人并不好说。

有关这一问题并非完全没有线索,秦孝公出生时秦献公已经43岁了,从年龄上看秦孝公可能与自己的长兄之间有15-20岁左右的差距,这种情况下他还能成为储君并且顺利继位,又是为什么呢?——最大的可能性莫过于,秦献公在继位期间续娶了一位地位十分高贵的夫人,这位夫人诞下的男丁也就顺理成章成为了秦国的第一继承人。

那么,这位夫人究竟来自于哪个家族?是秦人还是晋人或是楚人?这些不可能有准确答案。不过,从秦献公的政治背景及变法内容来看,这位夫人系魏武侯之女的可能性不能说小。

秦献公死后,秦孝公继位,秦廷发布《求贤令》,魏臣公孙鞅(卫人)、齐臣秦越人(即扁鹊)正是在这段时期至秦。在之后的若干年间,秦孝公与妻妾中的一位韩夫人生下了公子疾,也就是在秦惠文王一朝时在秦廷“挟韩而议”的樗里疾。

从秦孝公一朝的形势来看,外籍士人已经全面进入秦廷。

有关商鞅变法,我们必须要高度肯定其先进的一面,但也不应忽视当时新兴士人阶层对权力的贪婪。

到秦惠文王一朝时,魏籍士人已充斥在秦廷文武官职的方方面面,以樗里疾为首的亲韩集团也正在快速崛起,齐籍士人陈轸则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被排挤出局。

又到了秦昭襄王前期,秦廷内部的派系斗争已经十分激烈。季君、樗里疾、甘茂、田文、楼缓等人在韩、魏、齐、赵的支持下对秦廷的控制权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最终,赵廷放弃了楼缓,改支持楚系外戚魏冉,秦廷内部的党争才算告一段落。不过,之后魏冉还是经历了一系列的起起伏伏,直到被范雎彻底赶下了台。

据《荀子》一书中记载,荀子曾在范雎时期访问过秦国,认为秦廷的官员“不比周,不朋党,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而史书上却记载范雎、王稽等人一直在秦廷搞裙带关系。在这里,我们并不能盲目认定《荀子》记载有误或史书记载有误。公平的角度上讲,范雎、王稽一党的所作所为虽然不怎么干净,但这一派系一家独大也切实压制住了秦廷内部的党争,荀子在对比赵、楚等国的情况给予以上评论并不奇怪。

从秦献公到秦昭襄王前期的走势看,相信很多朋友都能看出,当时东部列国之所以能够容忍秦国的崛起,其中有一项重要的原因在于秦廷的高层是由外籍士人基本垄断的,客观上给列国控制或影响秦廷提供了便利。而秦国能够在战国中期逐渐超越齐、楚两国的国势,自然和这一点不无关系。

说到这里,估计又会有朋友提出一个问题:

在秦廷任职的这些外籍重臣,他们公开去勾结其他诸侯国,难道不会因为叛国而被处罚吗?

这时候就要谈一下春秋以来的社会风气。

在春秋时期,列国的公室及卿大夫经常会勾结其他诸侯国,有时干脆会去投奔他国。而一旦母国出现了政治上的动荡,这些公室或卿大夫就会借助他国的力量夺取母国的执政权,执政后也免不了发布一些政令来报答他国。

那么,这种情况只会出现在中央重臣身上吗?

当然不可能。所谓“上行下效”,地方官是中央重臣任命的,当中央重臣都有如此强烈的投机倾向时,地方官对他国的态度只会更加暧昧。在春秋后期,齐庄公能够长驱直入攻取曲沃,吴王阖闾能直捣黄龙攻破郢都,其中免不了有晋、楚地方官的不作为和对敌国的暧昧态度。

图为齐庄公攻曲沃、吴王阖闾攻郢的大致路线,其攻击距离不可谓不惊人。

至战国初期,由于这段时期的史料内容极少,当时重臣和地方官僚是什么态度不可能有具体记录。但考虑到战国中期以来重臣们几乎半公开的里通外国行为,甚至到了战国中后期干脆出现了一个大臣同时效忠多位君主的情况,战国初期究竟会是一个什么样的风气可想而知。

前面铺垫的比较多,但又确有必要。

现在回到公元前369年,回到我们提到的假设:

图中:

左红圈为秦献公时期的秦都栎阳,右红圈为魏都安邑。

左上紫圈是魏国的上郡之重镇雕阴,中部紫圈是河西重镇少梁。

下方一排黄圈依次是三门峡西部的阴晋,三门峡东部的函谷关,周都雒阳,虎牢关。

如果当时魏国真的要被一分为二的话,西边的“晋国”很难有威胁秦国的实力,赵、韩、楚等国又必然会把主要精力集中在东方的齐国和“泗上十三诸侯”,那么此时秦国如果想要夺取少梁、雕阴,想来还是比较容易的——毕竟,在正确的历史轨道上,它面对一个完整的魏国时都得手了。

那么,除了扩张变得更容易一些以外,秦国在外交上会有什么变化吗?

在上图中我们用黄圈专门标注了一条连线,也就是阴晋、函谷、雒阳、虎牢一线。

这条线对秦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国力上看,秦国想从“晋国”(注)手里夺下这条线倒是不难,但到底能不能得手很大程度还要取决于韩国的态度。

(注:有关此时秦国是否占据三门峡有一定争议,不过三门峡以东的焦和曲沃,三门峡以西的阴晋,确为魏国城邑。)

那么我们再看一下韩国的局面:

前面的韩国篇中我们讲到过,魏国一旦被分为两半,韩国很容易和齐国产生联盟倾向,但这种联盟并非铁板一块,有时可能会转向赵国和楚国。但无论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联盟关系,围绕“梁”、宋、卫三块大肥肉都必然会消耗韩国的大量精力。在这种情况下,后方的秦国是个什么态度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现在我来看:

秦国是否愿意给韩国营造一个稳定的后方呢?

如果秦、韩两国产生合作意向,那么秦国在三门峡、河东乃至巴、蜀、义渠、上郡方面的扩张都会便利很多。虽然我们不能说韩国一定会由着秦国大肆扩张,但无可否认的是——秦、韩之间确实有着天生的联盟倾向。

现在我们再看一下当时的局势:

图中可见,无论东部的外交如何变化,西中国的秦、韩联盟倾向整体还是稳定的。具体看一下红框所示,如果两者中的任何一方占领了三门峡地区,秦韩联盟其实就是西周时期成周与宗周的翻版。

这意味着什么呢?

站在韩廷的角度上讲,它确实有足够的理由向秦廷持续输送韩籍士人,以此挤压魏籍士人,使秦国产生进一步的亲韩倾向;

站在秦廷的角度上讲,原本在秦国任职的魏籍士人不可能嗅不到事态的变化,而晋人又向来擅长投机,这批人有充分的理由转向亲韩。

在这种局面下,秦国之后的变法是否还会沿着商鞅变法的轨迹进行并不好说——毕竟商鞅变法是在魏国式变法的基础之上进行改良的产物——还存在有一种可能性,就是秦国后续的变法也开始搞“术”的那一套。

那么,如果这种风格的变法在秦国所接受,之后会变成什么样呢?

就我个人看,可能引发的结果主要有四:

第一,秦、韩之间的关系应当比秦惠文王后期至秦武王时期的秦、魏两国关系更为紧密,秦廷和韩廷重臣之间的水乳交融更为严重;

第二,韩籍士人不断涌入秦廷,大致取代了正常历史轨迹下魏籍士人在秦廷的比重;

第三,由于东部列国对“放大版泗上”的惨烈争夺,韩、秦两国的联合趋势应当会不断加深,二周被加在中间早晚会失去自主性;

第四,由于秦廷的党争原本就跟激烈,此时又接受了“术”的那一套运作方式,有可能带动整个社会风气进一步向着世故和心机的方向发展。

如果以上4点能够成立的话,那么我们可以预示两点:

第一,“晋国”、巴、蜀、义渠等国并不会撑太久,但“晋国”最后哪些位置会被韩国占领不太好说;

第二,战国中期以来在外交领域的算进心机可能转移到了同盟阵营内部,也许会出现有长久稳定的军事同盟,但盟国朝堂间重臣间的相互渗透和勾心斗角会变得更为严重。

最终,秦、韩联盟比较有可能最终演化为占据四川盆地、黄土高原、汾河谷地、洛阳盆地及中原平原的联盟体。

上图为秦、韩联盟可能的扩张地区。

在这种局面下,我们不排除会出现西北对东南的长久对峙,也不排除有可能存在秦国或楚国乃至齐国更早统一中国的可能性。

但无论如何,中国的历史都会狠狠地拐了个弯,就像暴虐的黄河肆意在中原大地上肆意变道,任由无数苍生在滔天洪水中悲鸣。

可是无论黄河九曲,终将通向大海。

接下来,战国的走势固然不可琢磨,但以中原为中心的零和博弈不可改变,以集权为基础的政治模式不可改变,以地主阶级取代旧贵族的趋势也不可改变。

洪水退去之后,还将会有一个雄壮的王朝在肥沃的土壤上茁壮成长,至于她的名字叫“汉”抑或其他,君王是楚人、秦人、郑人还是齐人,都并不重要。

(全文完)

赵国咋那么大?

晋阳、代郡都是地广人稀的地区,晋国本身有和翟的政治传统。

不但地广人稀,还掺杂大量少数民族需两三代人去同化。代地和中山原本都是少数民族。

西周时期,没有任何诸侯国能称霸(此时周王室还比较强大,及时到了西周末期,周王室衰落,诸侯国还没有出现千里之国),东周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加剧,逐渐形成了五位霸主(春秋五霸: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齐桓公,越王勾践),其中楚庄王是第一个称王的诸侯国君,最后一个霸主越王勾践在前465年去世(此时已进入战国时期)!因此,战国初期没有霸主,战国中期魏国曾经做过短暂霸主,很快被秦国替代!

魏国被打残了,也轮不到秦国!楚国是战国第二个霸主,楚国之后,后来齐国在齐宣王,齐闵王前期做过短暂霸主!在后来,齐秦并立。赵国第三!五国伐齐后,秦国第一,赵国第二,楚国第三!秦国真正的霸主,是在五国伐齐后形成的!

秦惠文王后期也已经是战国最强了。

不是!是齐国,齐国才是魏国之后,霸主。

强只是综合国力略强,秦强不代表它一定能打赢东方六国中任意一国。战国中期七雄鼎立格局时,最强国尚无法消灭最弱国。

秦国当时还没有变法,和魏武卒交手,也并没有被打跨,本来就是不弱了。秦国割让河西以换取和平,是不是就是说秦国君主发现打着打着没钱了,手下的人也不太听话了,用河西换取休养生息的时间,然后用变法来集中权利,更好得控制国家机器?但是春秋战国这种人才互相流动,有点不理解,特别乱,感觉大家都没什么节操。而最后商鞅的结局更像是秦君的一种阳谋,要不然人家为啥无奈回自己封地去拼命。电视剧都太美化了,禅位个屁呀,现实是用完商鞅,保存变法,鸟尽弓藏,秦献公和秦惠文王父子俩玩得挺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