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我们知道,语言是用于交流和沟通的,而不是用于伤人的。但偏偏有这样的一些人,一张口就伤人,一说话就是粗俗,根本不懂好好说话。他们没想到,好好说话更能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我知道自己嘴笨,也不会说话,所以就多听少说,常常静坐在一旁,听那些语言大师聊天,希望从中学到一些说话的技巧,弥补我的不足。比如在别人的吵架中如何让他们静下来,又比如在尴尬的谈话中如何让他们愉快起来等等。 说话是一门艺术,有人会说,有人不会说。有人说得生动,很多人愿意听,坐着等待;有人说的单调、呆板,大家不愿意听,如坐针毡。所以如果你是一个善于说话的人,可以用说话当做你的一种职业,比如演说家、主持人等等。 一般会说话的人,都会有一个好人缘,别人有了困难,他知道了,会伸出援助之手。根据自己的能力或多或少总有一些心意,而且还会带动一帮人来帮助。所以他无论到了哪里,都会受人尊重,大家只要一见到他,就会高兴接待。 会说话的人,就如一道春风,走到那里,那里就会有充满笑声。他总是娓娓道来,说的话大家都喜欢听、也想听,又有道理,说到大家的心坎上去了。而且又是大家熟悉的话题,轻声细语,有了共鸣,让大家有话可讲,如沐春风。 那些会说话的人,都有一颗谦虚的心,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很低,永远是在学习中。这个心态其实大家都可以做到,只是有一些人心态不好,看见别人比他好,心生排斥,说一些难听的话,嘴巴痛快了,大家不舒服,他其实也舒服! 心态不好的人,其实他的位置摆错了,很离谱,要知道:一天很短,短得来不及拥抱清晨,就已经手握黄昏;一年很短,短得来不及细品初春殷红窦绿,就要打点素裹秋霜;一生很短,短的来不及享用美好年华,就已经身处迟暮。 人生短暂,得珍惜我们每一天还健健康康的时光,没必要与大家过不去,要知道在地球上这七十多亿人之中,能与自己产生交集的又有多少人﹖是成千上万的人吗﹖非也,其实就我们身边的这几个人,就是心态不好者看不上的人。 古语云:敬人者,人恒敬之;恶人者,人恒恶之。会说话的人,随时随地都会运用礼貌语言,来与大家打招呼,这是有教养的表现,也是文明的表现。所以我们随时随地都要保持文明用语,不生气、不高声,特别是自己身边的人。 礼貌用语,属于良言之列,在我们的交际和工作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句话拉近了双方的距离。会讲话的人,彬彬有礼,态度和蔼,温柔可亲,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反之则会遭人讨厌,不愿与之为伍,更不愿与之接近! 俗话说:“人受一句话,佛受一柱香”,说的就是口德,不要出口就伤人。古人又说:“口能吐玫瑰,也能吐蒺藜”。说的也是口德,不注意口德,说出伤人的话。往往就像往墙壁上钉了钉子,待悔悟时拔下钉子,却永远留下了疤痕。 还有一句话:“一个人最高的教养,是不对亲近的人发脾气。”的确,生活中就有不少没有好教养的人,就专门对亲近的人发脾气,随便一个不开心、一个不如意、一个今天起床早了、一个今天的菜不合胃口等,就对亲近的人发脾气。 没有好教养的人,往往不会说话,发脾气是常事,有时会还破口大骂,让亲近的人寝食难安。那个最亲,往往伤得最深。他总是把伤人的话挂在嘴边,没有什么概念,如果你反击,他才发现,语言的杀伤力可以强大到杀死一个人。 所以我们要学会说话,其实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说话是关键,要想交流有好的效果,应该多说理性的话。沟通时,说话要柔和委婉,不能用粗暴的语言。反之,如果以刺耳的语言,他人心灵上受到了伤害,会很长时间都没办法愈合。 一天很短,短的来不及拥抱清晨,就已是黄昏;人生很短,短的来不及留恋,就已到了中年。文字很短,不知不觉就到了结尾。“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是用于交流和沟通的,而不是用来伤人的,现在知道了吗﹖ 写于湘南千年水乡古镇大浦 2022.1.15.14:3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