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西一条河长度不足10公里,却被两县志记载,府郡之名都来自于它

 大运河时空 2022-01-15

山西省临汾市,曾是古帝尧建都之地,在三国时期魏正始八年(公元247)为平阳郡,此后直到隋朝之前一直为平阳郡,后来在宋金时又为平阳府,元为平阳路,明清为平阳府,即便是在隋朝期间曾短暂改名为平河郡,其名字里依旧有“平”这个字。那么这个“平”字来源于哪里呢?

山西一条河长度不足10公里,却被两县志记载,府郡之名都来自于它

清朝的平阳府,府城旁边有平水

这个“平”得名于位于临汾市尧都区境内的“平水”。

据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临汾县志》记载:

平山,在城西南二十五里,亦姑射山之支也,平水出焉。山海经云:平山平水出于其上,潜于其下,是多美玉。

平水,出城西南平山下,东流至城西五里名平湖,为居民上巳(上巳节,俗称三月三,是汉民族传统节日,主要内容为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郊游等内容)游观之所,流至襄陵北门外入汾。

山西一条河长度不足10公里,却被两县志记载,府郡之名都来自于它

雍正《临汾县志》所附舆图中的平水

在此记载中,平水源自于临汾城西南25里的平山,平水还在临汾城西五里形成了平湖,成为人们在农历三月三游玩踏春的场所。

另外在临汾县南侧、设置于隋大业二年(606年)、在1954年与汾城县合并为襄汾县的襄陵县的清雍正十年(1732年)《襄陵县志》中也有对平山及平水的记载:

平山,在姑射山分支,其山下出泉,分十二宫河,灌临襄二县民田,建祠崇祀,封为平水泉之神,即今之龙子祠。

并且“平水拖蓝”还是古襄陵县的十景之一。

山西一条河长度不足10公里,却被两县志记载,府郡之名都来自于它

清朝《襄陵县志》地图中的平水

山西一条河长度不足10公里,却被两县志记载,府郡之名都来自于它

清朝《襄陵县志》中的襄陵古十景之一“平水拖蓝”

那么为何两个县均对这条不算很长的河流有记载呢?想来有两方面的原因吧。

一是平水的源头的背景极大。

就像上面两县记载中均提到了姑射山,这座山名在庄子的《逍遥游》中能够找到: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

大意是:在遥远的姑射山上,住有神人,她的皮肤像冰雪一样润白,体态像处女一样柔美,不食五谷,吸清风饮甘露,乘云气驾飞龙,遨游于四海之外。她的神情关注之地,万物不受病害,年年五谷丰登。

山西一条河长度不足10公里,却被两县志记载,府郡之名都来自于它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卫星图中平水及周边的襄陵、金殿

正是因为姑射山上的神人能够使地方万物不受病害,年年五谷丰登,所以作为姑射山的分支“平山”及其孕育出的“平水”就像临汾县志里引用自《山海经》形容的那样:“平山平水出于其上,潜于其下,是多美玉。”

能够滋生出美玉的水是有着何等浓郁的养分啊,如此营养丰富的水源在农耕文明时,如果不用来灌溉农田,简直是暴殄天物。于是这也成为“平水”能够被两县志中所记载的另外一个理由。

山西一条河长度不足10公里,却被两县志记载,府郡之名都来自于它

平水及周边渠道图

平水自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40年)起就开始被开发利用,《临汾县志》中记载:

平水渠,源出平水,由金龙池下合诸泉,东流为上宫、上中、下宫,北磨诸河,并庙后小渠共溉临汾、襄陵两县田三百六十顷。

而《襄陵县志》中则更为详细:

平水渠,在府城西,即平山平水也。晋刘渊僭据时,导金龙池,下合诸泉,东流分为上官河、上中河、下官河、北磨河并庙后小渠,共溉刘村、段村、马务、东宜、西宜、泊庄、樊村、界峪、麻册、青城涧头、席坊、禄阱、小榆、辛家庄、乔村、五级王、默兰村下当金店、下册等村田,并襄陵诸处田三百六十馀顷。

山西一条河长度不足10公里,却被两县志记载,府郡之名都来自于它

另一个版本的襄陵县地图

除了平水渠之外,襄陵县还有几条渠道的用水来自平水:

高石河,在县北二里,其源出平水泉,灌本县北水关等里田七顷四十馀亩;李郭渠在县北二里,出平水泉,灌广智坊等田一十顷有馀;中渠在县西南二里,源出平水泉,灌本县崇仁坊等田十七顷有馀;横渠在县西南五里,源出平水泉,灌本县东柴等里田二十三顷有馀。

因为平水润泽了万物、灌溉了农田,对于当地的人们来说,这是一条有着神性的水流,所以在其之上建设有“平水神祠”,该祠又称为龙子祠,位于平山脚下,在祠西有龙祠泉,泉汇之处为“金龙池”。平水神祠为晋刘元海僭据时修建。

山西一条河长度不足10公里,却被两县志记载,府郡之名都来自于它

清朝《临汾县志》中的平水龙祠图

当然“平水神祠”的建设不能是因为百姓的感恩和爱戴才能建设,必须给建筑它戴上一个光环、赋予一个让世人感觉到惊异、惊惧的故事才能够显示出来统治者的神秘之处。在传说中,刘元海即匈奴汉国开国皇帝、光文皇帝刘渊,他在曾经的尧都重新建设都城时,最初却随建随坏,不能成功,当地有个韩姓的老妇人,曾在旷野中见巨卵,抱在坏中怀孕得子名为“橛儿”,应刘渊所请,于平山斩蛇后,涌出泉水汇为金龙池,并且刘渊也得以筑城成功。为此刘渊建龙子祠以示纪念。龙子于宋朝被封为泽民侯,后加封为灵济公,又加封为康泽王。并且又建有龙母殿,用来祭祀韩姓老妇人。

山西一条河长度不足10公里,却被两县志记载,府郡之名都来自于它

清末某版本的临汾县地图,可见平水及龙子寺(祠)

在今天的临汾市尧都区金殿镇,是最早的平阳县治所在地。其地理位置因位于平水之北,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故此得名平阳。平阳在秦朝为县,三国魏正始八年(公元247)分河东设立新郡,郡治在平阳,因此郡名即为平阳郡。平阳郡后来曾改为晋州、唐州,隋初因“阳”和国姓“杨”同音,有“平杨”之嫌,曾改为“平河郡”,宋朝之后又为平阳府、平阳路、平阳府,一直到民国初年废府存县才不再使用。

山西一条河长度不足10公里,却被两县志记载,府郡之名都来自于它

清朝光绪年间的平阳府

从以上情况看,平水从发源到汇入汾河,虽然直线长度还不到10公里,但是因为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传说,并且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始终滋润着当地百姓,所以不仅出现在被它哺育的两个县的县志中,并且县、郡、府的名字还来源于它。

您了解的情况是这样吗,欢迎在文章底部讨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