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故事:员外家中闹狐仙,请来大官压阵不管用,厨娘道:我来试试

 数字人生6688 2022-01-15
明朝永乐年间,沧州城外住着一户富贵人家:刘员外。
刘员外家财万贯,可惜年逾六旬膝下却只有一子。

刘员外对这个唯一的儿子特别疼惜,儿子提出什么要求刘员外都会不假思索地答应。
最重要的是:刘公子是个正直的人,从小最喜欢的事情便是读书习文,这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是个招父母疼爱的孩子啊!
十六岁那年,刘公子向父亲提出要盖一间大书房,要外间可以读书习字,里间能藏书的。
刘员外二话不说就安排人去做了。
数月之后,一间宽敞、雅致的书房便建成了。
书房紧挨着府中的后花园,远离前厅的喧闹、环境优雅;屋中陈设讲究;
最令人羡慕的还要数那一屋子的藏书,这可都是刘员外花大价钱辛苦为儿子找来的啊!
刘公子见到书房也甚是满意。
每日晚饭过后,刘公子都会来书房,点上一盏油灯,潜心读书。

可是不知何时,从墙外蹿进来一只狐狸。
因刘公子的书房紧挨着后花园,偏僻又安静,所以这狐狸夜间就住在这里。
可最让人奇怪的是:这狐狸尽然会说人话;而且整夜地自言自语、胡说八道,搅得刘公子根本无法安心读书。
刘公子曾经尝试与那狐狸对话,希望这位狐大仙儿能离开自己的书房;
可是这位狐大仙儿根本就不搭理他,就赖在书房不走。

刘公子无奈,惹不起那就躲吧,于是他便不再去书房看书。
可是这位狐大仙儿却依然不消停。
刘公子不来书房,狐大仙儿便跑出书房找人说话。
主人的花园、下人们的住所,只要是碰到一个人在的情形,狐大仙儿便上前与人家说话,有时候还戏弄人家。
刘员外听说后,便派家丁捕捉这只狐狸,可每次它就好像提前得知消息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事情过后又出来戏弄人。
整个刘府都被这只狐狸搅得不得安生、怨声载道。
这日,刘员外在家中设宴,给新上任的沧州知府董大人接风洗尘。

酒过几巡后,刘员外与董大人说起了家中闹狐仙儿的事情,声称苦不堪言。
董大人是个为人正直、一身正气之人,他生平最不怕的就是这些妖魔鬼怪。
他听完刘员外的说,便要为民除害,会一会这位狡猾的狐大仙儿。
于是,在刘员外的带路下,董大人来到后花园旁的书房外。
董大人正要开口教训那狐大仙儿时,只听从屋中传出声音,道:
“大人留步,您一身正气、为官清廉,我不敢惹您。但您正气一身是想为自己留个好名声;为官清廉是怕断了自己的仕途,所以我也不怕您!还请您回去吧!”
董大人一听此言,竟不知该如何回话了,只能灰溜溜地离开了。
要说这狐仙儿真的没有可怕之人吗?也不是。
刘府中有一个做饭的厨娘,生的膀大腰圆,干起活来就像男人一般不分轻重,说起话来,声音就像洪钟一般响亮。

可是别看她样貌生得粗俗,但却是个实打实的孝子。
这位厨娘不仅孝顺自己的父母,连公公婆婆也当亲生父母般对待。
刘府中唯有这位厨娘敢独自一人行动,从不惧怕那位狐大仙儿;
有时候厨娘还会跑到书房外,教训一顿狐大仙儿,可那狐大仙儿却从未伤害过她。
有人觉得奇怪,便问那狐大仙儿:为何惧怕厨娘。
狐大仙儿道:她虽然生得粗俗,但是个守孝道的人。守孝之人,连鬼神都敬畏,更何况我呢!
刘公子听说此事后,便让那位孝顺的厨娘住进了自己的书房中。
说来也怪,自那晚后,刘府就再没有出现过闹狐仙儿了。

编者说:借故事明事理。文中的狐大仙儿不惧高官富豪,却唯独怕一个守孝道的仆人,足可见孝道的难能可贵之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