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于尔辛医案(一)

 一个大树 2022-01-15

于尔辛,男,19318月生,上海市人。教授。1955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1961年又在上海市第二届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结业。上海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从事中医中药和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工作。全国五百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之一。

于氏在学术上强调辨证论治的重要性,首创肝癌及某些其他肿瘤的健脾理气治则,并提出肿瘤领域辨证论治的实验探索,重点探讨健脾理气法治疗癌肿的机理。主要著述有《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的探索》、《原发性肝癌》、《肿瘤药膳》等书籍,并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七十余篇。自1984年以来,曾在"肝癌的中西医综合治疗""中医健脾理气治疗癌肿机理的实验研究""健脾理气药物对肝癌细胞动力学、雌激素受体、肝癌前期病变阻断的实验研究"等科研项目中获上海市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大科技成果奖。

一、健脾为主防止癌复发一例

史某,女,56岁。

初诊1988106日。

主诉及病史∶胃窦癌术后3个月,要求服用中药以防复发,无特殊不适。

诊查∶胃癌术后病理系低分化腺癌,侵犯全层,淋巴结0/16,一般情况尚可,皮色灰暗,巩膜不黄。两锁骨上淋巴结未见明显肿大。腹部未扩及肿块。朋囊肿大。舌苔薄。舌质科稍淡。脉软。

辨证∶以脾虚为主。

治法∶健脾为主,佐以消导软坚之品。

处方∶党参15g白术10g茯苓15g八月札30g六曲12g鳖甲30g半枝莲30g生山楂12g炒谷麦芽各12g

自初诊至1992213日止中药方基本同上,偶随证稍有加减。胃癌未有复发。

【按语】本例系胃癌。胃癌未手术切除者,辨证常有气滞、血瘀、属寒、属热之不同。已经切除者,多数属脾气虚弱,虽无特殊不适,仍以辨证脾虚为宜。盖张景岳所谓,胃反者无非"损胃气而然"。且本例舌质稍淡,脉濡而软,脾虚明矣。方以四君为主去甘草者,恐脾不健运,反致湿邪之留滞也。消导诸药可助脾运而纳增,纳增则元气易复也。故处方中每用之。八月札理气,且具抗癌作用;鳖甲软坚,佐以半枝莲以癌证故也。本例以健脾为主方药,至1992213日已3年有余,无远处转移及局部复发。

据有关文献,非早期之胃癌术后治愈者,仅20%40%Blokhina报告术后应用化疗,以与氟脲嘧啶来防止复发,但在一两年复发转移者占36.4%。本例术后病理示癌已侵犯胃壁全层,大都均在两年内可有复发转移。该例用中药治疗,3年无远处转移及局部复发,提示系中药之药效。

二、调理气机治疗胃癌一例

刘某,女,57岁。

初诊1989523日。

主诉及病史∶上不适,饮食时有梗阻感,伴乏力,纳差。

诊查∶术后病理为低分化腺癌,癌侵及胃壁全层,淋巴结2/4有转移。一般情况尚可,双侧锁骨上淋巴结未见明显肿大,腹部未扪及肿块,上腹有轻触痛。舌苔薄白,舌质较淡,右脉关濡,左脉濡而左关带弦。

辨证∶气虚而滞。

治法∶理气而兼益气。

处方∶黄芪30g党参30g急性子30g藿佩各5g乌药10g川厚朴10g青皮10g茯苓30g枳壳10g八月札30g生白术10g半枝莲30g六曲10g生山楂15g炒谷麦芽各12g鳖甲30g石斛15g姜半夏10g木香5g生军3g14

同时用干扰素、白细胞介素Ⅱ等进行免疫治疗。

从初诊一直到1992213日均用上方药,稍有随证加减。复查B超、胸片、肝功、纤维胃镜检查均正常。

【按语】本例亦系胃癌。胃癌在西医之病名则一,而按中医辨证则有种种不同。本例之特点;在于左关脉弦,此气滞也。故症见上脘不适,且按之隐痛,此非肝郁,盖其隐痛之部位在上腹正中、剑突之下,此为脾不运化,气机不畅,阻滞中焦之象,故重用枳、朴、青、乌之品,而不予疏肝药。黄芪、党参、白术治其气虚之本也。用急性子,以其有下咽梗阻感,兼具抗癌作用。治疗迄今3年左右,诸症俱失,无复发、转移情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