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治证不治病2-4

 钟家台 2022-01-15

感觉到,中医“证”及其相关的学术基本西医化了,而且容不下相反的学术意见,除了真正为了弘扬中医的个别报刊,批评西化的学术观点很难被中医自己所接受,就连网络搜索,也会把反对西化的声音排斥在外。“证”的学术被完全统一了,只有求西医化的同,没有求中医内涵之真。振兴中医迫切需要的是,分别中西医的文化区别,让“证”回归到生命文化中去,不要当成实验文化中的解剖刀下的羔羊。形态医学以科技文化为本,随着仪器技术的发展,细胞分子日益深入,中医的“证”及其辨证论治,不可能得到科技文化的认同,中医人千万不要为了迎合科技文化,就把“证”细胞化、分子化,就一定认为中医的治疗目标已经转移。只要理论存在、逻辑模式不变,治疗目标能够转移吗?

中医学是生命医学,建立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西医以科技文化为本,科技文化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文化,没有实验仪器的确定性,“病”就没有临床的客观性。中医学把人当成活生生的、晒着太阳、淋着风雨、吃着五谷、感受情志的生命,把以活生生的人的临床症状群作为实际对象,结合天文、地理、人事等客观,通过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辨症求机”思维的逻辑加工,形成具体的证候病机判断,才能明确“随证治之”的目标。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辨证论治有“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说法。病、证问题,在今天的中医学术界,始终纠缠不清。大家习惯地用“病”来统帅“证”,就像搞果树嫁接,试图把中医的“证”的枝条,剪接到形态医学之树。果树嫁接是植物生命的交叉,因应变化能够相容,嫁接就能够成功,如梨苹果,不能相容就无法成功。

果树嫁接和文化融合是根本不同的两回事,前者是自然客观的内容,后者是文化客观的内容。文化客观不能等同于真理客观,真理客观需要自然客观的证实。文化客观无论怎么可靠,都只有在自己的逻辑框架内,才是真实的。自然客观是多种多样的客观,对生命文化的客观真理性的评判,只有经过“形与神俱,尽终其天年”的检验才是可靠的。

理解“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先要理解病证的文化关系。病证文化关系,大致有两种,一种是跨文化的“病”“证”关系,即西医的“病”和中医的“证”的关系;一种是中医文化内的关系,即中医的病和中医的“证”的病证关系。

“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原本是中医文化内的病“证”的关系,后来人们尊崇西医“病”中医“证”的诊断模式,跨文化的“病”和“证”关系,逐渐取代了中医本身的病和“证”关系,甚至认为中医理论中没有病,只有“证”。这种学术观点形成了“辨症求机”思维的逻辑误区,产生了病种之辨的理论盲区。

在中医的理论中,“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有两种说法:

一是就疾病现象而言的,同样的疾病现象,可以有不同的治疗叫“同病异治”;不同的疾病现象,可以有相同的治疗叫“异病同治”。周学海《读医随笔》:“伤寒有证异而治同,如自利不渴属太阴,自利而渴属少阴,皆用四逆温之;有证同而治异,如阳明自利、腹痛者,此内实也,宜下之;太阴为病,下之则胸下结硬也。”这里证字的语义,是症状,如自利不渴、腹痛、胸下结硬,不是证候。但因疾病现象之症与疾病本质之“证”含混不清,我过去发表的学术论文中所提出的“辨症求机”的名词术语,都无一例外地被改成了“辨证求机”,把辨症等同于辨证,一字之改,混淆了辨的对象和辨的结论,扰乱了辨证论治的逻辑关系。

二是就病机逻辑关系而言的,有两种情况。属于中医的同一种病,可能运用不同的治法方药,如太阳病中风,可以用桂枝汤,也可以用桂枝加葛根汤,叫“同病异治”;不同的病,可能运用相同的治法方药,如太阳病中风用桂枝汤,阳明病用桂枝汤,太阴病用桂枝汤,叫“异病同治”。其次,因为病机要素关系有同有异,治疗相互交错,彼此区别。《医学南针》:“同一感风,有风寒、风热之不同;有同一湿病,有湿热、寒湿之各异。痰证有寒痰、热痰之分,伤食有肉食、谷食之别,一症偶异,用药迥殊。”有风当疏风,但有寒热之异;有食当消食,但有谷肉之别,如此的“同”和“异”,又在在病机要素之多少和关系的异同。

辨证论治的所谓“同”和“异”,都取决于证候病机。用病机的逻辑关系分析,“同病异治”的“同”,指的是病种之辨的结论相同,“异”指的是证候病机结论的差异,因此治疗不同;“异病同治”的“异”,指的是病种之辨的结论不同,“同”指的是证候病机结论相同,因此治疗相同。一句话,无论病种之辨的结论是否相同,只要证候病机不同,论治决策就不同;证候病机相同,论治决策就相同。

中医病历书写规范,要有西医的“病”和中医的“证”,其“病”和“证”的关系,是人为地用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逻辑,表达同一就诊病人的疾病本质。如何处理好这种主观意愿的“病”和“证”关系,对临床中医是个极大的挑战。本来是中医,却非要按照西医的逻辑去思考“病”,对中医极其不公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