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片《水门桥》与《长津湖》究竟是个什么关系?

 新用户1096clAp 2022-01-16

《长江日报》近日报道,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将于2月1日大年初一在全国上映。

据介绍,该片主要反映当年美军陆战1师在长津湖撤退的必经之路上,有一座仅8.8米长的水门桥,地势险要,志愿军三次将此桥炸断,头两次很快被美军修复,第三次将桥基座全部炸毁。意想不到,美军从东京空运空投桥辙组件到这里,连夜重新架起一座新桥。陆战1师官兵和1400多辆辎重车辆得以通过水门桥。

这是长津湖战役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战斗节点。如果志愿军最终切断了陆战1师的退路,很多人说,陆战1师将被全部歼灭,其实不一定,美军将通过下碣隅里修建的机场实施空运救援,至少全部歼灭有生力量会大打折扣,但1400辆辎重车辆恐怕会阻断在水门桥以北,这对志愿军也是一个不小的收获,但也可能遭美军轰炸。事实上,这种情况没有发生。因为美军的人与车都全部撤出。我们叫“狼狈逃窜”,在美国战史中可能叫“成功突围”。

以水门桥战事为主题,算是回归长津湖战役的真实主线,即9兵团主要是与陆战1师作战,而不是主要与美军第7师及所属“北极熊团”作战。之所以能够打掉“北极熊团”,那是开战三天之后,宋时轮司令员审视整个战场态势,集中兵力,“杮子拣软的捏”的一个战果。其实,9兵团的大部分兵力(20、26军及27军至少一个师)都在对付陆战1师,主要作战都是与陆战1师的撕杀。可惜,《长津湖》电影真正涉及长津湖战事,只是3个小时时长的最后一个小时,而且主要写的是27军打“北极熊团”,9兵团的绝大部分兵力与陆战1师的作战几乎一笔带过(影片最后的杨根思与“冰雕连”一闪而过的镜头)。

仅就9兵团与陆战1师的对垒来说,双方投入兵力最多,战斗最激烈,伤亡最大的,犹其是志愿军付出牺牲最多、死伤最惨烈的,还不是水门桥,是在下碣隅里,这里除了是陆战1师师部、军火装备、军用机场,后期陆战1师的主力部队第5、7两个团,全部从枊潭里突围收缩进来。20军58师先期两攻下碣隅里未果(杨根思就是在两攻下碣隅里之间牺牲的),26军后期赶到,付出了极大牺牲也没能阻挡住陆战1师主力部队撤出下碣隅里。不知道《水门桥》对这一重要环节有没有呈现。如果还没有,那就是两部大片很不应该的一个遗憾。

《长津湖》上映后,不少熟悉历史的观众反映,影片“虚多实少”,虽然3个小时的片长,但很难说呈现了整个长津湖战役基本概况,对此,真正登堂入室的影评几乎没有一句批评或指正的声音,全部都是“高赞”,完全可以与高票房媲美。

“但限于影片时长,真实的历史在《长津湖》中并未得到完整呈现。”

“《长津湖》只是拉开了这场战役的序幕。”

这是《水门桥》上映之前的报道中的原话,这多少说出了《长津湖》高光时刻,观众真实的感受和议论,反应了观众希望“讲好中国故事”的不同声音。只可惜,这种表达充满了对下一部大片《水门桥》的广告意图。但是过细推敲,这样评价前作,也难以自圆其说。

第一,《长津湖》三个小时的时长很短吗(中国电影史最长)?只用三分之一的时长展示具体的长津湖战场合适吗?

第二,《长津湖》只是拉开了这场战役的序幕吗?影片最后,明明是志愿军追到兴南港海边,美军全部登上舰船逃走,怎么说是序幕?

第三,《水门桥》将呈现桥边阵地上“冰雕连”的情境,其实在《长津湖》影片中,史密斯师长向“冰雕连”敬礼,就是写的这里的戏。可惜这段戏还不如纪录片生动感人。《水门桥》是重做一遍作业吗?

我倒是要看看,《水门桥》将怎样与它的前作《长津湖》进行衔接。因为两部影片不是上下集关系,也算不上续集,从内容上讲,其实是《长津湖》包含《水门桥》的关系。用电影重现一场重要战役作这样的两部安排,令人费解。所以,说前作是“序幕”很是牵强。如果说《水门桥》是给《长津湖》打的一个补钉,倒是有点相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