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影像谈】朱老师教你拍 | 第十六期:用思想按动快门(总结篇)

 平凡乐今生 2022-01-16

2022 年第 01 期(总第165 期)




          应盐阜大众报报业

《盐城晚报》之邀,从今年 5 

月中旬开始,作者做客《朱

师教你拍》专栏,共约 16 期

(每两周一期)。与广大读者

尤其是中老年朋友一起,讨论

交流手机摄影方面的实践心得

和操作技巧。考虑到难以看到

该报的群体,经报方同意,

机影像志【影像谈】栏目将

每期报纸首发后,进行陆续转

载。本期为第十六期:用思

按动快门(总结篇)



图片

美国纽约摄影学院的摄影教材中,提出了好照片的三个标准:一是有鲜明的主题,二是画面要尽量简洁,三是能把人的视线引向被摄主体。我们在把这些标准细化和深化以后,便会发现她强调了摄影需要技术,但更需要思想。鲜明的主题要求拍摄者预先思考,给自己的创作有个准确的定位;简洁的画面体现作者的审美情趣和思想主张;引导观众视线则是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或拍摄的意义。

图片

《大河秋水》
可见,好的作品是技术和思想这两个层面的叠加,同时也说明了“手机摄影”,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手机拍照”。“手机拍照”可以理解为手机“随手拍”,简单地记录生活或积累资料,当然也需要主题明确、主体突出、用光正确、构图合理、画面清晰等,这些都建立在技术层面。思想层面则要追求“五有”:有美感,让人看了舒服;有意境,让人看了神怡;有创意,让人看了新鲜;有故事,让人看了有遐想;有意义,让人看了有触动。“手机摄影”属于艺术创作,是技术层面与思想层面相互叠加的产物,也只有其方可称为“作品”。

图片

《历经沧桑八百年》

技术好,会使照片很漂亮;有思想,会让作品有内涵。不管手机还是相机,要想拍出好照片、产生好作品,除了掌握过硬的拍摄技术外,更重要的是要用思想“按”动快门。这里提几点建议,供手机摄影爱好者们参考:
1)提高艺术素养 —— 既然说手机摄影是艺术创作,那就离不开拍摄者的艺术素养。文学、美学、音乐、绘画等,多少都要学一些、懂一点,日积月累之后,你的作品才会有深度、有灵魂,上台阶、上档次。有人说:摄影的最高境界,不是拼设备,也不是拼技术,而是拼的拍摄者的思想以及文化艺术修养,这话不无道理。

图片

《烟火气》

2)培养和练就“摄影眼”——“摄影眼”就是不同于常人的眼睛,同样的一个场景或者一个人、一件物、一件事,别人看了觉得没有什么特别,你却发现了其中的美好和意义。达到如此境界,没有捷径可走,靠的是摄影者自身的多观察、多思考、多发现、多拍摄。长期坚持,必具“慧眼”。

图片

《长在红旗下》

3)先有思想,再按快门——拍摄者要养成“先有思想,再按快门”的良好习惯,也就是坚持“用思想按动快门”,即拍摄前不仅要处理好一些技术问题,而且还要在大脑中勾划出拍摄成功后的画面,甚至准备用什么软件,处理成什么风格都能想到。这样拍出来的照片才会有思想性和表现力。
4)借助后期,锦上添花——手机摄影除了前期的构图、光影、视角的把控和选择之外,适度的后期,会让你的照片锦上添花,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当然,你的思想、情绪、观念、审美等也会在后期中表达和表现出来。

图片

《菊嫂》

至此,《朱老师教你拍》专栏历时半年多,共16期全部结束了。感谢盐城晚报搭建的良好平台,让我和广大手机摄影爱好者之间有了相互学习交流的机会;也感谢许多热心的读者朋友提出的批评和建议,让我有动力、有信心在这个平台上坚持了下来,愿手机摄影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美好和快乐!

文章来源  2021年12月5日《盐城晚报》06版

图片


作者简介

朱国贤 (网名普通人),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盐城市摄影家协会理事、盐城市新闻摄影学会理事、《手机影像志》( 原《普通人手机摄影》) 微杂志创始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