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介绍:虎杖,多年生草本,根茎横卧地下,木质,黄褐色,节明显。主产于江苏、浙江、安徽等地。春、秋均可采挖。中药材虎杖泡酒的功效与作用:祛风利湿、散瘀止痛、止咳化痰。虎杖也叫苦杖、斑杖等名称,它不仅是观赏植物,嫩茎还可以做为蔬菜食用,根可以作为冷饮,而且其根状茎通常还可以用于做成中药材面。虎杖的液汁可染米粉,别有风味。食用以其味酸故也称“酸汤杆”。这种植物分布于黄河以南大部分省市。虎杖性味微苦、微寒。 虎杖别名大叶蛇总管、山大黄、斑杖、酸汤杆、苦杖、黄药子。英文名:giantknotweedrhizome。 虎杖泡酒虎杖多年生草本。虎杖泡酒的功效是祛风利湿、散瘀止痛、止咳化痰。如需要泡酒请咨询当地专业的懂虎杖泡酒中医师,不要盲目自制。 虎杖酒 原料:虎杖根250克、白酒750克。 做法:将上药洗净切片,置酒中浸泡,密封,半月后即可饮用,用时可加少量赤砂糖使酒着色。 服法:成人每次饮15克,每日2次。亦可佐餐服用。(注意:对酒过敏或患有慢性肝病者禁用;妇女行经期停用。) 功效:主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腰椎肥大、骨关节炎等症。 虎杖桃仁酒 原料:虎杖根60克、桃仁9克、黄酒500毫升。 做法:将前2味共捣烂,置容器中,加入黄酒,密封,浸泡3日后,过滤去渣,备用。 服法:每次口服50毫升,日服3次。 功效:破瘀通经、利湿祛风。主治猝发腹痛癥结、痛不可忍等。 三七虎杖酒 原料:三七30克,山楂240克,泽泻180克,决明子、虎杖各150克,白酒2000毫升。 做法:将上药加工成粗末,用白酒2000毫升浸泡10天,过滤去渣,备用。 服法:每次口服10~15毫升,每日2~3次。(注意:控制饮食中胆固醇摄入量。) 功效:散瘀利湿、降脂。主治高胆固醇血症。 产地分布中药材植株生长于湿润而深厚的土壤,常见于山坡山麓及溪谷两岸的灌丛边、沟边草丛及荒野山林大别山腹地路旁。生长于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区。 采收加工春、秋均可采挖,除去须根、尾梢,需要洗干净后切成片状,采收后需要洗干净晒干保存备用。 药材性状圆柱形小段或片块。外皮棕褐色,有纵皱纹及须根痕。根茎有节,节间长2~3厘米。质坚韧,不易折断,断面皮部薄,棕褐色,易与木部分离;木部占大部分,棕黄色,射线呈放射状;根茎中央有髓,空洞状。气微,味微苦、涩。 性味归经性微寒,味微苦。归肝经、胆经、肺经。 虎杖泡酒功效与作用祛风利湿、散瘀止痛、止咳化痰。利湿退黄药。 临床应用本味药材服用方法,用量为9~30克;外用适量,制成煎液或油膏涂。用治关节疼痛、经闭、湿热黄疸、慢性支气管炎、高血脂症、烫火伤、跌扑损伤等。 药理研究药理实验表明,这味中药材能调节血脂,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并能改善高血脂动物的血液高黏状态,使血黏度恢复正常,防治血栓的形成和血瘀症;并有抗肝损伤、抗休克、抗菌、镇咳、降压、平喘、抗氧化、抗菌、抗病毒、抗肿瘤、镇静、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化学成分含有蒽醌类衍生物,据分析总量可达2.10-10,以游离型为主(1.4%),结合型含量较低(0.6%)。并含有芪类化合物芪三酚(即白藜芦醇)及其苷芪三酚苷(即虎杖苷)等,含一定量的鞣质、多个黄酮类化合物。可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薄层扫描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藜芦醇的含量,或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蒽醌的含量(以大黄素计不得少于1.5%)。另含大黄酚、大黄素甲醚、6-羟基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异槲皮苷、虎杖素、柠檬酸、苹果酸等成分。 虎杖泡酒副作用与禁忌怀孕的女性千万不要尝试服用。 配伍药方一、治产后瘀血血痛,及坠扑昏闷:虎杖根,研末,酒服:(《纲目》) |
|
来自: lufeel > 《中药学,中医基础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