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腾讯内容开放平台

 金苹果6 2022-01-16
何所欢,两性情感心理学写作者,写有情的故事,有趣的陌生人,有料的知识。

在网上看到了一组投票:你会跟相识多年,关系很好的异性朋友发展成恋人关系吗?

其中参与投票的几百个人中,超过一半的人表示“不会”。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两个人之间太了解对方,根本就没有爱意,更多的是“兄弟之情”,是一种义气,更是一种习惯和依赖。

从某种角度来讲,异性之间的“日久生情”,其实是个伪命题。

那些能够日久生情的异性关系,往往是在相处之前,一方就对另外一方有着足够的好感。

倘若彼此都没有好感,相处时间再久,也只能培养出“谎言式爱情”。

-01

没有感情基础的相处,只会徒增“厌倦”

比如说:

跟某个人初次见面时,你对他的第一印象就很一般。

无论是他的外貌还是他说话做事的方式,你都不怎么喜欢。

于是,在接下来你们俩相处的过程中,你会先入为主地代入你对他的感情和评价。

这个时候,你们相处时间越久,随着他身上暴露出的缺点越多,你也就越来越讨厌他。

这就叫“日久生厌”。

并不是所有的异性关系,相处时间久了都会产生感情。

想要跟异性“日久生情”,有个前提:

在相处之情,你们俩对彼此就已经产生了好感。

你去书店里打算买书,终于找到了自己心心念念的一本书。

但是你没有第一时间买下来,而是坐在书店里几个小时读完了这本书。

一边回味,一边考虑是否要买下来这本书。

最终,你还是放弃了买回家的打算。

因为你读完这本书后,发现它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好,没有收藏的价值。

对于“异性朋友”的关系,也是类似的道理。

相处时间越久,失去了新鲜感,失去了“爱的激情”,很难跟对方发展成恋人关系。

你们本来是以“兄弟”的姿态跟对方相处,忽然成为了恋人,当然不适应。

-02

日久生情,是一种“认知失调”

心理学上有个说法,叫“认知失调”。

关于认知失调,在不同的场景,状态下,也有着不同的解释。

比如:多看效应,日久生情,一见钟情,认知偏差,自我偏见等等,这些都属于认知失调的范畴之内。

而“日久生情”,有时候也是一种认知失调。

这种认知失调叫“倾向性选择偏见”。

举个例子:

有两个男生在追求你,一个是A,一个是B。

你跟A认识时间更久,周围的人一致认为:你与A是一对恋人,足够了解,相处也更合适。

而B刚追求你没多长时间,你对B不够了解,周围的人对B的评价也一般。

可是,在你心里面却觉得:对B的喜欢和好奇心更多一些,对A的感情,更多是一种熟悉和习惯。

因为周围人的评价和声音,你不断在心中劝说自己:

“虽然B不错,我挺喜欢B,但相对来说,A也是很好的;跟A在一起,今后相处起来会更融洽。”

你看,人在面临某种选择的时候,就会不断给自己一些心理暗示。

在生活中,工作中,爱情中,选择倾向性偏见常有发生。

A与B都不错,你选择了A之后,就会通过“抬高A贬低B的方式”,安慰自己那患得患失的内心,安慰自己那不甘的情绪。

与其说这是一种“认知偏差”,倒不如说是一种服务与自我的阿Q精神。

日久生情,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同样的道理。

尽管你对他的感情算不上爱,可你也会在心中不断暗示自己:

“没关系,反正都那么了解了,合适比爱更重要,在一起也没什么,好感再慢慢培养吧。”

喜欢一个人,是有保质期的。

心理学上认为,异性之间的感情,在前28天就能看到结果。

因为,异性一旦产生好感,会在28天的时间段里达到顶峰。

超过了28天,好感就会随之降低。

所以,如果你跟异性接触时,没能抓住28天的机会发展成恋人,那么接下来的相处,也会变了味道。

比方说:

跟异性保持每天聊天的习惯,在28天的时间内,你们俩也没有约会,没有见面,没有感情的进一步发展。

那么,超过28天,你就会感到疲惫、厌倦,转身离开。

今日话题:

你如何看待“日久生情”?

(文章配图来源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