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代十国的历史为什么很少提?

 fm2003 2022-01-16

五代十国的历史为何人们很少提,看完以下内容你就大概清楚为什么了,本文大约八千字,请选择性阅读。

五代十国是怎么开始的?

安史之乱后,唐朝藩镇势力逐渐做大,唐朝又顽强地存活了一百多年,直到一个叫做黄巢的私盐贩子因为屡试不中而起兵造反,唐朝灭亡的警钟才终于又响起。

875年,黄巢发动起义,数年内先后洛阳和长安,将唐僖宗赶跑,并于880年建立了大齐政权。

黄巢称帝之后,开始沉迷享乐,将打仗的事情交给手下去做,其中有个叫做朱温的将领就被他派去攻打战略要地同州,结果朱温遇到了一个更猛的人,名字叫做王重荣。

很不幸的是,朱温打仗虽然厉害,但王重荣命中注定是他的克星,竟然设计将他给团团包围了。

朱温不甘心被吃掉,就派人去向黄巢求援,结果黄巢根本不搭理他,他为了自保便投降了王重荣。

唐朝得到朱温后,对他十分重用,任命他为左金吾卫大将军、河中行营副招讨使、汴州节度使,唐僖宗甚至给他赐名为全忠,并给了他一大块地盘和许多物资支援,这让他深受鼓舞,后来率军与黄巢作战,竟然势不可挡,连战连捷。

而就在朱温投降唐朝后不久,沙陀人李克用在唐僖宗的招募下,也参与了讨伐黄巢起义军的行动当中。

李克用很能打,而且他手中有一支数万人组成的沙陀骑兵,战斗力十分彪悍,这是唐僖宗最看重的。

事实上,李克用与唐朝的关系也很微妙,他曾因为与山西几个节度使产生矛盾而举兵反叛唐朝,但他骨子里还是效忠唐朝的,这也是他愿意接受唐僖宗征召的主要原因。

李克用也确实生猛,很快就收复了长安,并将黄巢给赶跑了,这让唐僖宗大喜过望,便封他为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河东节度使。

李克用出尽了风头,但在朱温却很不开心,因为黄巢离开长安后没地方可去,后来想起朱温是他的老部下,比较好欺负,于是率军杀向汴州,准备将汴州给吃掉。

黄巢举全力进攻汴州,朱温难以抵挡,便派人向李克用求救,李克用亲自率军前去,帮助朱温将黄巢赶跑了。

这本是一件好事,两位大将共同协力对敌,多么和谐啊!

但是,两人在战后很快就出现决裂了。

事情是这样的,汴州解围之后,朱温设宴款待李克用,李克用人虽然去了,但他骨子里看不起朱温曾是黄巢部下,所以在宴席上对朱温很不恭敬,还说他只是个投降的贼,他是看在皇帝的面子上才来相救的。

这话让朱温很恼火,但他干不赢李克用,所以没有当场发飙。

等到宴席散了大家都回去睡觉了,朱温就派人对李克用进行暗杀,好在李克用警觉性非常高,又下起了大雨,他侥幸逃走了,但其部下被杀了几百人。

自那之后,李克用和朱温的梁子算是结下了,后来二人的斗争将越演越烈,直接改变的历史的走向。

李克用回去之后,就准备出兵攻打朱温,但被唐僖宗给劝阻了。

后来,在唐僖宗的斡旋之下,李克用与朱温各自继续进攻黄巢,黄巢最终兵败被杀。

在论功行赏的时候,李克用被封为陇西郡王,而朱温只不过被封为沛郡侯,这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朱温和李克用之间的矛盾,也让朱温开始对唐朝产生不满。

黄巢虽然死了,但是其部众并没有全部被消灭,依然占据着很多城池,不过被消灭也只是时间问题。

因此,唐朝的主要矛盾就开始悄然转变了,从一致对外变成了相互内斗,也就是各路节度使开始争地盘,有时候打起义军余孽,有时候相互之间也打,唐昭宗根本管不了(唐僖宗已经死了,唐昭宗是他弟弟)。

其中,斗得最厉害的两个人,当然是朱温和李克用了。

895年,李克用被封为晋王,占据河东之地;901年,朱温被封为梁王,占据河南和关中等地。

由于朱温积极扩张,所以他的实力逐渐盖过李克用,并几次打得李克用找不到北,但也很难将李克用消灭。

到后来,朱温的野心就开始膨胀了,竟然到长安把唐昭宗给劫持了,临走前杀了文武大臣几十人,还一把火烧了了长安,唐朝近三百年的根据毁于一旦。

朱温挟天子以令诸侯,这让李克用十分不满,于是联合几个节度使一起讨伐朱温。

朱温虽然腹背受敌,但最终还是抵挡住了进攻,这让他信心倍增。这个时候,历史转折点就到来了,唐朝即将灭亡,五代时期也将开始。

五代(907年—960年)。

907年,李克用得了重病,得知消息的朱温十分高兴,认为时机成熟了,于是迫不及待地篡唐自立,改国号为大梁,史称后梁,五代第一个国家就此诞生,唐朝就此灭亡。

李克用听说朱温篡位了,哭得死去活来,病情还不断加重,第二年便去世了,他的儿子李存勖继位。

据记载,李克用在去世前,曾把儿子李存勖叫到跟前,给了他三支箭,并对他说,这三支箭代表我的三个敌人,分别是朱温,刘仁恭和耶律阿保机,你一定要帮我杀掉这三个人!

李存勖不敢忘记父亲的嘱咐,在埋葬了李克用之后,就开始筹划攻打朱温了。

而朱温得知李克用的死讯后,大喜过望,于是率军攻打李存勖,结果被李存勖击败,损失数万精锐。

李存勖如此生猛,让朱温十分感叹,他曾经对人说,生子当如李亚子(李存勖小名),李克用虽死犹生!我的儿子与李存勖相比,简直是猪狗不如啊!

自那之后,朱温就变得老实了,不再招惹李存勖了,而是开始沉迷享乐。

但是,朱温也实在太荒唐了,他见几个儿子的老婆都很有姿色,便将她们接入宫中,日日与她们淫乐;而朱温的儿子们得知他喜欢自己的老婆,都高兴地不得了,纷纷产生了争夺太子之位的野心。

最终,朱温的儿子朱友文之妻最给力,将朱温伺候得很舒服,朱温便打算立朱友文为太子。

事实上,朱友文根本不是朱温的亲儿子,只是养子罢了,也不知道朱温是怎么想的。

朱温活着的年龄最大的儿子郢王朱友珪知道这件事后,就感到非常恼火,要知道他是最积极的那个人,不但将老婆送给朱温,还进献了很多美女,结果太子之位却被一个养子给夺走了,真是太气人了。

刚好那时候朱温准备将朱友珪调离京城,朱友珪担心自己当不上皇帝也就罢了,还可能有杀身之祸,便打算发动政变。

912年的一天,朱友珪偷偷混进皇宫,趁朱温不备将其杀死,然后在寝宫的地板下挖了个坑,然后将朱温给埋了。

就这样,一代枭雄朱温被儿子给杀掉了,死时刚好六十岁。

朱温死后,朱友珪登基为帝,他虽然对外宣称朱温是病死的,但诸王都表示怀疑。

并且,朱友珪的母亲只是一个营妓,朱温曾与之野合过,后来这个营妓找到朱温,说怀了他的孩子,朱温作为一个有担当的男人,不但没有推诿,还纳那营妓为妾,后来生下朱友珪。

所以说,朱友珪还不一定就是朱温的儿子,这就导致朱温其他儿子看不上他,认为这样一个人怎么能当皇帝!

于是,诸王开始出兵攻打朱友珪,后梁顿时陷入内乱,这让李存勖看到了机会,很快就出兵攻打后梁,最后将后梁给灭掉了!

后梁灭亡之久,李存勖在洛阳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唐,史称后唐,这是五代的第二个国家,这一年是923年。

很显然,李存勖建立的后唐是唐朝的延续,但他与李唐皇室并没有任何血缘关系。

李存勖是个猛人,他继位之后南征北战,花了数年时间就统一了大半个北方,后唐因此成为一个国力强大的国家。

但是,李存勖也只是个武夫,根本不懂得如何治理国家,而且纵容后宫、太监干政,对百姓横征暴敛,为人也极为苛刻,导致他不得人心,很多人想杀死他。

这里简单说一下李存勖之死,可谓是自作孽不可活。

据记载,李存勖喜欢看戏,也喜欢演戏,常常粉墨登场为大臣们唱戏,他还给自己取了个艺名叫做李天下。

因为李存勖喜欢听戏,所以伶人(亦称优伶,表演歌舞和戏曲的演员)十分受宠,他们在李存勖的纵容下,四处抢掠百姓妻女入宫,搞得百姓们怨声载道。

在李存勖喜欢的伶人当中,有个叫做郭从谦的人,由于他的族人被李存勖冤杀,他本人也被罚没入宫成为伶人,所以他十分痛恨李存勖,一直在找杀掉李存勖。

926年,郭从谦利用职务之便发动政变,带兵杀入宫中,李存勖仓促发起反击,但不幸地被流箭给射中了,当即就死掉了,死时年仅四十二岁,不久后他的儿子也都被杀光。

李存勖去世后,李克用的养子李嗣源继被拥立为帝,他倒是个不错的皇帝,在位期间勤于国政,国力也蒸蒸日上,大有明君的风采。

不过,李嗣源继位的时候已经六十一岁了,在位六年后就因病去世了。

与朱温比较相似的是,李嗣源的几个儿子也都是废柴,他病重之时,几个儿子就已经开始相互攻打,他眼睁睁看着祸起萧墙而无能为力,最后儿子们一直打到皇宫来,将他给活活吓死了。

李存勖去世后,经过一番争夺,最终宋王李从厚继位为帝,不过他资质一般,继位之后瞎折腾,准备给几个兄弟挪挪地方,结果他的哥哥李从珂联合石敬瑭起兵造反,将他给赶下了台,不久后又被人暗杀,死时年仅二十岁。

李从厚死后,李从珂继位为帝,他性格多疑,老实担心有人害他,便准备大开杀戒,而首当其冲的人物就是帮助他取得帝位的河东节度使石敬瑭。

石敬瑭可以说是毫无底线的卑鄙小人了,他知道李从珂要对付他,没有坐以待毙,而是暗中投靠契丹,准备借助契丹人的帮助推翻李从珂的统治。

刚好那时候卢龙节度使赵德钧也投降了契丹,契丹便开始两边要价,最终石敬瑭取得了契丹人的信任,在与赵德均的竞争中胜出。

那么,石敬瑭是如何取得契丹人信任的呢?

做法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割让幽云十六州给契丹,每年进贡大批财物,以儿国自称。

不过,当时幽云十六州是在赵德均手中的,所以石敬瑭算是坑了赵德均一把。

后来,在契丹人的帮助下,石敬瑭不但将进犯的后唐军队给赶跑了,还一鼓作气将后唐给灭掉了。

李从珂悲愤交加,最后自焚而死。

936年,后唐灭亡后,石敬瑭被拥立为帝,改国号为晋,史称后晋,这是五代的第三个国家。

石敬瑭刚一称帝,就反手取得了幽云十六州,而且送给契丹当礼物,还恬不知耻地认比他年纪太小的契丹皇帝耶律德光为爸爸。

石敬瑭在位时间虽然只有六年,但他对契丹人那是相当孝顺的,真正将儿国和儿皇帝的标签刻到了骨子里,所以契丹人对他也很满意。

石敬瑭去世后,他的侄子石重贵继位为帝(石敬瑭有儿子石重睿,但冯道等大臣拥立石重贵为帝)。

相比之下,石重贵就有骨气得多,他觉得给契丹人当儿子太憋屈,也不是长久之计,所以扣押了契丹的使者,并停止向契丹人进贡。

这让耶律德光大为光火,就出兵讨伐,而石重贵在各地节度使一致支持下(也都觉得给契丹当儿子太憋屈),也下定决心与契丹一战。

不幸的是,那时候后晋国内爆发了严重的自然灾难,粮食减产严重,国力大为衰弱,因此石重贵与契丹人开战这个决定,其实是太草率了。

结果毫不例外,契丹人三下五除二就灭掉了后晋,石重贵全家被契丹俘虏,这一年是947年,距离后晋建立仅仅十二年。

后晋之所以灭亡,其实跟一个人关系莫大,这个人就是石敬瑭的部下河东节度使、北平王刘知远,他手握重兵却坐观后晋被灭,后晋灭亡后他第一时间(947年)登基称帝,建立了五代的第四个国家后汉。

其实,刘知远的运气很好,契丹人攻克后晋首都开封后,耶律德光虽然在开封举行了建国大典(正式建国大辽,也就是辽朝),但他不久就病死了,他的部下只得带着他的尸体退出中原,刘知远这才带兵赶到开封,然后自己当了皇帝。

这里要说一下的是,刘知远不是汉人,而是沙陀人,他本来没有姓氏,称帝之后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所以自称是汉朝皇室的后裔,改姓为刘,并沿用汉作为国号。

刘知远虽然白捡了个皇帝当,但他运气很不好,建国后只做了半年多皇帝,就在948年正月去世了。

不过,在刘知远去世之前,他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曾大肆残杀功臣,但却漏掉了枢密使、天雄军节度使郭威。

刘知远去世后,儿子刘承祐继位,但刘承祐十分猜忌郭威,所以屡次出兵攻打,但都无功而返。

一怒之下,刘承祐杀掉了留在开封的郭威的两个儿子,以及郭威养子柴荣(此时应该叫郭荣)的三个儿子。

这件事造成的结果是,郭威因此断后了,只能让柴荣当自己的继承人。

刘承祐的所作所为彻底把郭威惹毛了,他便起兵造反,率军攻打后汉,竟一鼓作气将后汉给灭了,这一年是950年,距离后汉建立仅仅三年。

当时郭威还没有抵达开封,而刘承祐在出逃途中为郭允明所杀,开封城内的李太后便准备立武宁节度使刘赟为帝,但突然传来了契丹入侵的消息。

这个消息来得太及时,因为当时有能力抵御契丹之人,就只有郭威了。

众将都劝郭威称帝,从而号令全国抵御契丹,但郭威死活不愿意,众将便发动兵变,上演了一出黄袍加身的好戏,还强行将他送到开封登基当了皇帝(后来赵匡胤就是学的郭威,步骤几乎一模一样)。

950年,郭威登基之后,改国号为周,史称后周,这是五代最后一个国家。

郭威是个不错的皇帝,在位期间文治武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壮大了国家实力,为后来柴荣开创丰功伟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不过,郭威只在位三年就去世了,年仅五十一岁,他的养子柴荣继位为帝,也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周世宗。

周世宗继位后,立下了“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的壮志,在位期间采取了非常多发展国力的措施,使得后周逐渐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不仅如此,柴荣毕生以收复幽云十六州为己任,而他也发动过几次大规模北伐,数次击败辽朝,收复了秦、凤、成、阶四州,并且还在与后蜀、南唐(十国中的两个,后面会说到)的战争中取得了傲人的战绩,极大地开阔了疆土,被史学家称赞“神武雄略,乃一代之英主也”。

而柴荣做的一切,后来都为赵匡胤做了嫁衣。

赵匡胤在郭威还没称帝的时候,就开始跟随他了,而且与柴荣的关系比较好,后来成为柴荣心腹大将之一。

在柴荣数次北伐中,赵匡胤都立了不小的功劳,而在最后一次北伐中,由于几件离奇的事情,以及赵匡胤本人的谋划,最终导致柴荣废除了姐夫张永德殿前都点检(相当于军中一把手)的职务,改由赵匡胤担任,不久后柴荣就因病去世了。

柴荣只在位六年就去世,真是天妒英才,但更为残酷的是,他七岁的儿子柴宗训继位后不到一年,赵匡胤就学习郭威,以契丹入侵为借口领军出征,半道上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返回京城废掉柴宗训,自己当了皇帝,改国号为宋。

这一年是950年,距离后周建国不过九年而已,而随州后周的灭亡,五代时期结束,前后历时五十四年。

看完五代,我们可以发现,五代中的五个国家虽然都是相互衔接的,但在半个多世纪里出现了多达十四个皇帝,真可谓是城头变幻大王旗啊。

而且,五代时期没有主线人物,基本都是臣子夺权篡位,然后建立了新的国家, 但又没有一位皇帝能够长期治理一个国家,所以国家经常处于混乱之中,让人在读这段历史的很难找到重点。

因为所有的事情都很混乱,所以给读者造成一种错觉,往往是变了个朝代之后,就忘记了前面发生了什么事,也不知道同时期其他国家发生了什么事;而且出场的人物太多,让人无法衔接起来,这与人物关系鲜明的三国历史很不一样。

但是,五代都已经算是好的了,至少在北方这块土地上,不会同时出现好几个国家,而十国就不一样了,读起来让人云里雾里,无法有一个全局性的理解。

其实,十国与五代是差不多平行的,只不过五代的五个国家都建立在北方,而十国中除了后汉在北方之外,都建立在南方。

十国(902年—979年)。

前蜀,后蜀相互衔接,一起说一下。

唐朝末年,西川节度使因为有功而被封为蜀王,但朱温灭唐之后,他不满朱温的统治,于朱温建国的同年(907年)建立了蜀国,国号大蜀,史称前蜀,定都成都。

王建算是一位不错的君王了,在为十二年励精图治,国力大为发展,还夺取了东川。

但是,王建去世后,他的儿子王衍昏庸无道,后唐趁机攻打,最终将前蜀给灭了,时间是925年。

前蜀灭亡后,后唐任命孟知祥为节度使,但后来后唐发生内乱,孟知祥便于934年自立为帝,国号依然是蜀,史称后蜀。

不过,孟知祥也是个短命鬼,在位七个月就去世了,他的儿子孟昶继位为帝。

孟昶在位时间比较长,达三十三年,前三十年他尚且能够励精图治,但后三年他一直沉迷享乐、不理朝政,国家因此开始变得混乱,最终在965年被宋朝给灭了。

南吴和南唐也是衔接的,也一起说说。

杨行密本是唐朝大臣,892年担任淮南节度使,902年被封为吴王。

唐朝灭亡后,吴国成为独立王国,但没有称帝,后来杨行密的儿子杨渥和杨隆演先后成为吴王,其中杨隆演在919年正式建国,国号为吴,史称南吴。

杨隆演在位一年去世,弟弟杨溥继位,但大权掌握在徐知诰手中,杨溥只是个傀儡。

937年,徐知诰觉得时机成熟了,于是篡夺了南吴江山,自立为帝,改国号为齐,史称徐齐。

939年,徐知诰自称是唐朝后裔,恢复原来的李姓,改名为李昪,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

李昪倒是个不错的皇帝,在位期间极大发展了国力,而且与周边国家关系搞得不错,但他在位四年就去世了,由其子李璟继位。

李璟是个好战的皇帝,出兵消灭了吴越和闽国(十国中的两个,后面会说到),但在与后周的战争中失利,被迫割让长江以北十四州给后周,并去掉帝号,只称江南国主。

李璟去世后,太子李煜即位,李煜在历史上名气很大,是个有名的文人,但他显然不是个合格的皇帝,在位十六年后,于975年被宋朝灭亡。

偏安一隅的南汉。

南汉的建立者是唐朝清海节度使刘隐,唐朝灭亡后投降后梁,率军夺取岭南,还从南楚手中夺走了两地,势力因此大为扩张,但终究也只是偏安一隅的小国。

917年,刘隐见时机成熟,便自立为帝,取国号为汉,史称南汉。

南汉一共经历了五代君主,但一代不如一代,只是因为运气好而没有灭亡罢了。

南汉最后一代皇帝叫刘鋹,是个十分残暴的君主,把国家彻底玩残了,最后于971年被宋朝灭亡。

湖南历史上唯一以湖南为中心建立的国家南楚,又称马楚。

南楚的建立者名叫马殷,起初是唐朝武安军节度使,后梁建立后主动投降朱温,被封为楚王。

后唐时期,马殷被后唐皇帝封为楚国国王,以长沙作为国都,此时南楚已经是个独立的王国了,只不过名义上接受后唐的统治。

马殷在历史上还算是个不错的君主,善于在夹缝中求生存,但他的后代们也是一代不如一代,除了内斗内行之外,其他事情一点也不在行。

951年,南唐趁南楚内乱之机出兵攻打,最终将南楚灭亡。

后来,楚将刘言率军抵抗南唐,击败了南唐军队,他因此继续占据湖南,但没有建国,直到963年被宋朝彻底消灭。

当癞皮狗依然被灭亡的吴越国。

吴越国的奠基人是唐朝镇海、镇东节度使钱镠,唐朝灭亡后投降后梁,被封为吴越王。

在历史上,吴越国采取的国策一直都是以自保为主,极少参与诸国纷争,从钱镠投降后梁开始,其后历代君王先后投降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期间唯一一次主动的军事行动是,出兵与南唐一起瓜分了闽国。

吴越国最后一位君王叫做钱俶,他继承了先祖遗训,对中原诸王朝贡奉之勤,海内罕有其匹,其目的无非也是为了自保罢了,而且效果也非常好。

宋朝建立后,钱俶更是倾全国之力效忠赵匡胤,甚至出兵帮助宋朝灭唐,赵匡胤因此非常感念钱俶,所以一直没有出兵消灭吴越国。

可以说,钱俶把癞皮狗当到了极致,但让他想不到的是,赵匡义是个不讲武德的主,他继位后强迫钱俶到开封做客,结果被赵匡义扣押了,为了避免生灵涂炭,钱俶便主动纳土归降,吴越国就此灭亡,这一年是978年。

钱俶投降之后,被封为王,他在开封生活了十年之后,于六十大寿宴会当晚暴毙,死因成谜,据说是赵匡义派人干的。

闽国。

闽国的奠基人是唐朝威武军节度使王潮,控制着福州一代,王潮去世后弟弟王审知继承了他的职务,并在唐朝灭亡后投降后梁,于909年被封为闽王。

与很多小国家一样,王审知作为开国君主,能够励精图治,将国家发展壮大,但其后代除了内斗之外,就只知道吃喝玩乐,国家因此一天天落败。

945年,闽国内部爆发了连环篡位事件,南唐抓住这个机会派兵攻打,最终将其灭亡。

以抢劫为生的国家荆南(南平)。

荆南的建立者高季兴原本是朱温的部下,后来被封为荆南节度使,治所在江陵。

后梁灭亡后,高季兴于924年投降后唐,被李存勖封为南平王,荆南(南平)正式建国。

由于荆南是个弱小的国家,所以历代君王都向附近的国家称臣。

据记载,荆南几位国王都贪念他国钱财,时常派人抢劫其他国家的贡品,所以荆南国王被称之为高赖子,荆南也可以说是个十分搞笑的国家,都没人愿意搭理。

963年,宋军南征的时候,路过江陵,荆南国王高继冲见宋军十分强大,担心宋军顺手将自己给灭了,就什么也得不到了,于是主动投降宋朝,自此成为宋朝属地,高继冲则被封为荆南节度使,但不久后也莫名其妙去世了。

十国中唯一的北方国家、杨家将始祖杨业诞生的国家后汉。

北汉的开国君主刘崇是后汉开国皇帝刘知远的弟弟,郭威灭后汉之后,刘崇在河东占据十多个州,于951年在太原称帝,沿用汉这个国号,史称北汉。

北汉是十国中最弱小的国家之一,但因为其依附于契丹,所以是最晚被消灭的国家。

刘崇称帝之后,自知无法自保,于是主动与契丹人结好,并称辽朝皇帝为叔叔(与石敬瑭有的一比)。

在契丹人的保护下,北汉得以存活,但因为刘崇之后几位皇帝都比较作,所以国力一直没怎么发展。

北汉最后一位皇帝叫做刘继元,他十分残暴,对大将杨业也不信任,而是选择完全依附于契丹人。

969年,赵匡胤亲征北汉,但因为契丹出兵援助,赵匡胤只得退兵。在这次战役中,杨业因为战略撤退,而被刘继元剥夺军权。

979年,赵匡义再次亲征北汉,最终将北汉灭亡,而直到刘继元投降,杨业也已绕在顽抵抗,这让赵匡胤对他十分欣赏。

后来,刘继元亲自写信给杨业,杨业这才投降宋朝,而后受到重用,与契丹人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战争,杨家将的故事也从他开始,但他最终被猪队友给害了,于986年战死于陈家谷口。

简单看完十国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比五代还要乱,出现的时间参差不齐;存在的时间有长有短;领袖的名号各不一样,称王称帝称主的后都有;建国的地方十分分散,国与国之间有传承也有独立的,版图的大小也有天壤之别。

因为这些缘故,我们无法把十国贯穿在一起看,只能分别了解每一个国家,很难形成连贯的记忆。

总结一下,五代十国之所以很少被人提,是因为这是我国历史上一段大分裂时期,不断有国家建立和灭亡,各个国家的演变十分复杂,出场的人物多又杂,很难从史书上知道同一时间各个国家都发生了什么事情。

因此,不是读历史专业的人,很难理得清思路,所以书上就很少提了,只说这是唐朝和宋朝之间的一段历史,其他的就没怎么说了,因为说了也很难说清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