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河故事之三十五:牛皋衣冠冢

 晨曦深处 2022-01-16

黄河故事之三十五:牛皋衣冠冢

牛皋,响当当的名将。小时候过年看门神,就知道了牛皋,那手拿双锏,威风凛凛的形象,让多少人倾慕。但真正了解,还是听了刘兰芳的《岳飞传》,尤其喜欢牛皋醉打摩利支那一段,为这位福将拍手叫好。

今天由平顶山返汝州,正值寒衣节,顺道去拜谒一下牛皋祠。沿白龟湖边西行,向南到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应滨街道办事处的花山村。有路牌指引,没费事就找到了牛皋祠。

两行柏树簇成的甬道,直通祠堂。出乎我的预料,祠堂只是三间瓦房,我怎么也不敢把它和赫赫有名的抗金英雄联系在一起。

牛皋,鲁山熊背乡石碑沟人。初为县中射士,擅长骑射,勇武过人。北宋末年金军南侵,牛皋激于民族大义,聚众奋勇抗击,屡战屡胜,受到宋廷京西道总管垂青,跻身高级武官行列。建炎四年(1130)四月,牛皋率部设伏于滍水渡口宝丰宋村北花山之上,一举歼灭南侵北返金军主力一部。此后,宋高宗赵构将牛皋所部划归岳飞指挥,牛皋成为岳家军副统帅,在挥师中原对金作战中屡立战功。岳飞遇害后,牛皋心怀激愤,流露出对以秦桧为首的主和派地强烈不满。绍兴十七年(公元1147年)三月三日上巳节,秦桧派人席间为牛皋下毒。去世前他对身边亲人感慨:“皋年六十一,官至侍从,幸不啻足。所恨南北通和,不以马革裹尸,顾死牖下耳“。死后葬于杭州西湖栖霞岭剑门关紫云洞口,与岳飞墓遥遥相望。

牛皋被害的噩耗传回家乡,鲁山石碑沟和宝丰花山村乡亲遂封隆牛皋衣冠冢以示纪念。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鲁山和宝丰两县绅民为追慕先贤,特于牛将军当年大败金军之宋村建起牛皋祠。1964年宋村牛皋祠后因白龟山水库蓄水而没入水中。现存花山村的牛皋祠,前祠后墓。

祠前大柱上镌刻着杨晓宇撰的对联:

忠惊日月,气盈山河,真杰士万民颂德;

义薄云天,功彰典籍,惟英雄千古流芳。

堂门两边悬挂着胡吉祥撰、刘尊法书写的对联:

望旌敌丧三分胆;

饮恨星沉百战身。

正堂端坐着牛皋塑像,左手拄着金锏,右手平按右腿,目光炯炯,神态威严。英武之气逼人。塑像两边是胡吉祥撰、张振发书写的对联:

胡骑犯中原,关山烽火三千丈;

将军扶大宋,铁马雄风百战功。

堂屋两边墙壁上悬挂着十几幅牛皋生平的宣传画。屋后就是衣冠冢,一个大土堆,上面的蒿草在秋风中摇曳,卷起的落叶似乎是牛皋生前奋勇杀敌秋风扫落叶的缩影。

对一个征南战北立下无数战功的英雄,这地方确实小了些,但这也是乡亲们的一点崇敬之心。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小小的牛皋祠照样吸引着南来北往的人们,人们崇拜的是他的英雄气概和民族气节。这时候突然想起了清郑銮为牛皋祠写的对联:

小朝廷难与图功,看战垒千层,遇毒含冤,知魂魄不忘故土;

旧令尹行将归去,借泰山片壤,题楹志别,愿威灵长卫吾民。

    站在白龟湖边,看着牛皋祠隔壁新建起来的花山草堂,雪白的墙壁,蓝蓝的青瓦,如果过年,或许他们也会贴上牛皋的门神像。

渔家傲·谒牛皋衣冠冢

翠柏林中鸦雀少,白龟湖畔清波渺。赫赫良将颜未老。双锏抱,虎骑龙背横眉傲。        祠后萧萧吹墓草,犹听铁马秋风扫。一炷高香烟袅袅。悲中笑,门神也为人间好。

悠雲2021/11/05

 点击下面在看,和朋友一起欣赏。

相关链接:

黄河故事之三十四:汝州学宫

联题十大元帅(二)

联题十大元帅(一)

黄河故事之三十三:不召寨

黄河故事之三十二:红二十五军在卢氏

陪岳父看电影《长津湖》

黄河故事之三十一:利津古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