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槛遣心知意远

 晨曦深处 2022-01-16

唐诗学习之三十五

水槛遣心知意远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这是诗圣杜甫《水槛谴心二首》中的第一首,大约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很少有专门写景的诗。杜甫定居草堂后,经过他的一番苦心经营,扩展草堂园亩,树多了,花多了。在经过了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以后,终于有了自己安身的处所,面对绮丽风光,享受自然馈赠,他情不自禁地写下了这些脍炙人口、歌咏自然景物的诗篇。

读题目我们就可以想象得到诗人独倚小亭、凭槛眺望的情景,就可以体会到诗人美景入眼、诗意涌心那种惬意。

“去郭”告诉人们他的住处离城之远,也正是这样才会有轩楹敞亮之感。当然,读此句,在看到轩楹敞亮的同时,我们也感触到了诗圣内心的敞亮。“无村”是“去郭”的具体化,也正因为周围没有村庄,才能够眺望得很远。从首联我们读到了草堂的位置,更读到了诗圣鹤立鸡群、超然物外的形象。

既然是眺望,那接着就要渲染景色。颔联一远景写江岸,一近景写树花。澄清的江水辽阔无际,自然很少能看到江岸了;郁郁葱葱的林木围绕在草堂周围,姹紫嫣红的花朵散发着淡淡的清香,诗人陶醉在暮色苍茫中,尽情享受着澄江碧水、幽树晚花。

诗圣就是诗圣,颔联写了静景,那颈联就开始展现动景了。鱼和燕都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了,看看诗圣是怎么表现它们的。为了衬托鱼,拉进来雨作陪,为了衬托燕,拉进了风作陪。细雨蒙蒙中,鱼儿慢慢摇曳着身躯,轻轻喷吐着水泡儿,自由自在地游到水面上来。在微风吹拂下,燕子展开轻柔的翅膀,倾斜着从水蒙蒙的天空中划过。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这两句极细致地描绘了微风细雨中鱼和燕子的动态,是人们百读不厌的名句。叶梦得赞知,“诗语忌过巧。然缘情体物,自有天然之妙,如老杜'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此十字,殆无一字虚设“。诗圣的这种意象在他别的诗里也出现过,在《春归》中就有“远鸥浮水静,轻燕受风斜”。

此后,文人们化用不断。宋代的孙觌有“逐伴鱼儿出,争巢燕子飞”;元代的朱希晦有“水满鱼儿出,泥香燕子来”;明代的金娟有“水动鱼儿出,花飞燕子忙”。

诗圣倚亭远望,看了美景,没忘记再回到草堂来。首尾要呼应吗!他说,这个地方与十万之户的城里相比,也就两三家人。这种对比,更彰显出草堂的幽静闲适。也正是在这远离城市喧嚣的清幽之处,我们的诗圣才好创作出更好更美的诗作。

诗中没有一个春字,但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春意,感受到了诗圣对春天的那份深厚的爱。

读杜甫《水槛遣心》感怀

已借春光至,何愁月色赊。

江风多惜岸,细雨自怜花。

鹭白云犹远,丝长柳欲斜。

遥闻清笛起,梅影落山家。

悠雲作于北海拾贝斋

2021/12/27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