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年,袁术在寿春僭号称帝。所谓僭号称帝,就是冒用皇帝的称号,向天下公布自己当皇帝了,也就是自己给自己起个年号,封自己当皇帝的意思。 不过袁术的势力不强,威望不高,人品又差,所以天下各路诸侯基本不承认,袁术立威不成,反而成了众矢之的。曹操也准备放下吕布,先消灭袁术再说。 袁术也知道自己所处形势并不太好,这得找几个盟友啊。于是,袁术又想起了吕布。 袁术和吕布之间的关系,也是乱七八糟,忽好忽坏,忽打忽和。 袁术派手下谋士韩胤做媒人,再次提出,愿意和吕布结成儿女亲家之事,就是让吕布将自己的女儿嫁给袁术的儿子。而且,袁术强调,现在的自己,可和原来不同了,现在自己是皇帝了,自己的儿子可是太子,未来的皇帝啊。 吕布被唬住了,认可了这门亲事,派人护送女儿,跟随韩胤去寿春完婚。 沛相陈珪见此,准备破坏这门亲事。 这个陈珪,就是那个下邳名士陈登的父亲。这对父子一直看不上吕布,更看不上僭号的袁术,所以不愿见吕布和袁术联合,那样的话,将来消灭起来会增加困难。于是陈珪来劝说吕布:“将军啊,你怎么能和袁术结亲呢?现在曹公奉迎天子,总览朝政,那才是正式的朝廷。你应该和曹公联合,协同策谋,共存大计,这才是光明大道啊。他袁术算什么东西,僭号称帝,是国家的逆贼啊,人人得而诛之。你如果和他联姻,将来必然受他牵连,有累卵之危啊。” 吕布本来和袁术之间就矛盾重重,这次联姻也是犹犹豫豫,自己本身又反复无常,没有准主意,被陈珪一说,立刻改了注意,派手下将领率军追上送亲的队伍,将自己的女儿带回徐州,将媒人韩胤抓起来送到许都,交给曹操。 至此,吕布和袁术算是彻底翻了脸。 见吕布和袁术之间不合,曹操当然很高兴,当即痛快的砍了韩胤的脑袋。 看来,做什么工作都有危险,媒人也一样啊。 为了安抚吕布,曹操还借着这次机会,拜吕布为左将军。吕布当然非常高兴。 这时,陈珪又表示,可以派自己的儿子陈登去许都,替吕布求取徐州牧的职位。 本来陈珪一直希望能找个机会,让陈登去许都一次,好能和曹操建立正式的联系,但是吕布一直不同意。现在当然抓住良机,再次建议。正处于兴奋状态的吕布,也就答应下来。 吕布不是早就自封徐州牧了吗,为什么还要去许都求取呢?那不是自封的吗,没得到皇帝的认可。皇帝再怎么是个名义,那也是皇帝啊,有这名义比没有强得多啊。你自封的官职再大,别人不认可啊。 这个陈登很有意思,见到曹操之后,直截了当,不但没替吕布说好话,反而将吕布的底细向曹操合盘托出,说吕布勇而无谋,轻于去就,劝曹操早点消灭吕布。 曹操当然知道吕布狼子野心,但是暂时还不能收拾他,还需要稳住他,于是曹操对陈登是谆谆嘱托,让陈登暂时先在吕布手下听命,暗中和自己联系,等时机成熟,一举消灭吕布。临别之时,更是拉着陈登的手说:“东方之事(就是吕布和徐州的事),我可就全都托付给先生你了。” 曹操也挺有意思,陈登打着替吕布求取徐州牧的名义来的,曹操根本没理这茬,反而将陈登的俸禄增加到两千石,并拜陈登为广陵太守。 陈登回去之后向吕布一说,吕布当时就急了。搁谁也得急。好啊,我信任你们父子二人,听你父亲的劝告,和袁术解除婚姻,彻底反目,又派你去许都一趟。结果我什么收获都没有,你们爷俩却飞黄腾达,加官进爵。合着你们把我给卖了,替你自己讨要封赏去了。 气得吕布拔出手戟,真想一戟刺死陈登。 陈登早就想好了说辞,所以不慌不忙的对吕布解释:“在许都我见到曹操的时候,对曹操说,将军你是一头老虎,必须得喂饱了,不然这头老虎会伤人的。但是曹公不同意这种说法,曹公认为,我说的不对。你吕布乃是一只雄鹰,饥饿的时候,才会替猎人努力抓捕猎物,吃饱了就远走高飞不听猎人的指挥了。” 这里,陈登是在委婉的解释,我替你讨要过徐州牧的位子了,但是曹操没同意。曹操为什么不同意呢?那是因为,曹操觉得不能让你这么快就心满意足,他还想借助将军你的勇武,替他多立一些功劳,多消灭一些敌人呢。当然,将来必然少不了你的高官厚禄。 吕布听后,居然很开心的接受了这个解释,“布意乃解”。 那为什么陈登混了个广陵太守的职位回来,曹操怎么不饿着他呢?这些,陈登根本没解释,吕布也没再问,而且也没对陈登产生任何怀疑。 这个吕布也真有意思,他就不想想,老虎也好,雄鹰也好,禽兽而已,被人比喻成禽兽,就那么高兴?退一步说,就算这是称赞,老虎还好点,兽中之王,啸聚山林,自由自在,那猎鹰只不过是猎人的工具而已,完全被猎人掌控在手中,这样的比喻也高兴的接受?这吕布的接受能力还真是够强的。 如果您觉得本篇文章尚有可观之处, 作者简介:李永田,从事中国传统文化普及、教育、创作及出版工作多年,出版多部中国传统文化类著作。主要作品有:《中国古文鉴赏》、《中国历代散文名篇鉴赏》、《国学经典》(诗、词、曲、赋四册)、《唐宋名家诗词赏读》(全十二册)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