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有流程,结果可预见!

 广东弘德教育 2022-01-16

案例一:

我同事范庆仁的儿子范城乡在第三次高考前两个月的时候,离本科线的成绩还差20分,家长急了。

正在筹备给儿子的全体老师摆一桌酒席,希望通过老师们的关心,冲上本科。

我对老范说,这事不用做,做了也没用,把你儿子叫到我这里,上本科的事就定了。

病急乱投医,有人打包票,老范动作很快把儿子叫到我面前,我当即给范城乡讲了3个小时的学习流程。

范城乡信心满满的走了,高考时范城乡比本科线高出20分。两月时间提升40分。

案例二:

2010年,我左腮疼,偶遇一刮痧店,称能治好我的毛病。刮了两次,效果很好。老板与我谈判,说是治好后给她2000元,我知道他儿子读高二,当时是灌云县中年级58名。我说帮你做一件价值十万的事,让你儿子变成年级第一名。

老板不信,我拿出中国心理学家大会给我颁发的“中国心理学创新成果一等奖”的奖牌。她才觉得可信,把儿子叫来。这男孩聪明,我只讲两个小时,他就明白了。二十天后期中考试,妥妥的年级第一。

我要给这位女老板的治疗费用,坚决不收,还请我一家吃饭,表示感谢。

1997年8月,校长找我谈话,让我做初三年级负责人。我们是三中,之前升学率远远不能与一中二中相比,三中考上县高中的常是光头。所以,校长与我谈话,说责任重大,成绩不能太难看。

我回校长:“你让我负责初三,是想让一中二中的校长,明年出丑吗?”

校长没听懂,我接着说:“一中二中合起来,也不是我的对手。”校长说,看结果。

第二年,我校冲进全县前200名的,有5人,一中二中都是0。考入县高中人数,三中高出一中二中总和。

我曾预判,在平行班中找最差一班,让其学生使用学习流程,两到三个月,会让这个班排名年级正数第一。为此,我找到海州中学校长,校长指定我在高一15班试验,为保证试验成功,我免费提供了人手一册的《张同鉴学习流程》,到班级培训过一次。之后三个月,该班真的就是年级第一了。当时没有要求班主任配合,如果得到班主任配合,可能在一、两个月之后,就达成目标了。

2009年寒假,第一次受邀在北京大学冬令营主讲“张同鉴学习流程”,课上我作出预判,所有营员使用学习流程两月后,在班级的总分排名,会提升一半以上。

果真,在开学后的期中考试成绩反馈中,所有初、高学生,班级名次全部提升一半以上,北大附校高二学生王恒提升152分,直接从倒数第一变成了正数第一名。这个结果震撼了所有的训练营的老师与领导,这也是北大学习力训练营,一直邀请我主讲学习力的缘故。

2015年3月,河北省涿鹿县教育局长邀请我去讲学习流程。

之前,局里为了政绩,欲让涿中校长签保证高考升学率提升10%的承诺书。校领导不敢承诺,迟迟未签。我到了之后,见到局长、校长之后,直接对局长、校长作出承诺,只要学校打开大门让我进入高三年级,三个月之后,升学率就能提升50%。校长说这不可能,局长说,我只要10%。

结果是,2015年高考,一本人数高出2014年的144%。第二年再次邀请我,结果是又提升114%。

2016年10月进入东海二中,在有了涿鹿县中的经验后,我更有底气。这所高中,2016年本科28人,校长的计划是2017年本科超过30人,争取达40人。我笑道:“我来了,明天肯定超过56,提升幅度超100%没问题。”

结果是,2017年本科148人,高出前一年450%,2018年本科人数341人,又提升130%。

学习流程的效果特别显著,更特别的有可预见性。怎做到的呢?

这是因为学习流程,是模拟工业流水线设计而成的知识生产线。

世界上所有工业流水线,对生产的结果,都是可以预期的。

豆浆机,有多少豆子就能打出多少豆浆,这是可预见的。

纺纱机,有多少棉花,就能纺多少纱。这是可预见的。

学习流程,暂存多少问题,就能学会多少知识。这也可预见的。

要机器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有足够的原料就可以。

一样的道理,要提升成绩,有学习流程,只要把重视学习的结果,调整到重视学习的源头一一找出更多问题就好。

因为学生使用学习流程,学习力强大,有多少问题,就能解决多少问题。

学习流程是“学改”,“学改”的效果,是“教改”远远不能比的。

“学改”改的是内因,“教改”改的外因。

袁隆平改的也是内因,改良种子对粮食增产的影响,远远超过锄草、施肥等外因。

“学改”让学生会学想学,其结果一定,其结果而且可预见。

这种可预见,和可预见豆浆机会出多少豆浆,可预见用什么种子能产多少稻子是一样的。

过去,都是搞“教改”,忽视了学生这个主角,教学效果往往无法预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