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奴隶皇帝创业之第一步:先成为奴隶│628

 青禾田讲古 2022-07-26 发布于加拿大

起兵同时,司马越传檄山东各州郡,声明自己率领正义之师起兵的目的,是要奉迎天子,返回原来的都城洛阳。也就是要将皇帝从叛贼手里解救出来的意思。

因为此时司马越以及他的几个弟弟都身居要职,手中握有大军,位高权重,所以豫州都督范阳王司马虓、徐州都督东平王司马楙等比较机灵的诸侯王纷纷跳出来表示响应、支持。连实际上占据了青州、幽州的王浚,因为和司马越的弟弟司马腾关系密切,也站出来表示支持司马越。大家推举司马越为盟主,共同对司马颙施压。

几乎同时,作为单独的一方势力,司马颖原来的旧将公师藩自称将军,在赵、魏一带起兵,打出替司马颖鸣不平的旗号。

因为司马颖毕竟装了很长时间的贤王,所以在河北一带,声望相当不错,他的被废黜,使得当地人多有不平,现在见公师藩以司马颖的旗号起兵,纷纷来投。没多长时间,公师藩麾下也聚集起数万人马。

这时,一个叫石勒的羯族人率领着几百人马,前来投奔公师藩。

石勒出生在上党郡一个普通的羯人部落中,他的父亲曾经做过部落的小头目,一家人主要靠耕种和贩卖货物为生。石勒长得身高体壮,胆量大,武艺高,善于骑射,而且,志向和气度也不同凡响。

302年到303年前后,并州发生大饥荒,石勒所在的部族中也彻底没了粮食,大家只能背井离乡,四处逃亡。

这时,并州刺史、东嬴公司马腾因为封地的灾荒,日子也比较难过,于是派出部分人马,四处抓捕各族胡人为奴隶,然后将这些人卖到山东,换来钱买粮食补充军粮。

这里的朝廷重臣、皇室一脉、镇守一地的诸侯,除了那身官服,和强盗土匪还有一点点的区别吗?

石勒也被抓住,以奴隶的身份卖给了山东茌(chí)平人师欢。

这位后赵的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奴隶皇帝,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达到了人生的最低点,被强行打上了奴隶的烙印。

好在师欢见石勒相貌不凡,又颇有本领,没过多长时间,就免除了石勒奴隶的身份,释放了他。石勒又得以重新恢复正常百姓的身份。

欢家附近有一个很大的牧场,牧场的首领是汲桑。单纯的放牧,汲桑的日子过的也很艰难。所以,很快,石勒就和汲桑联合起来,由原来汲桑手下的牧民为根基,又聚集起一批青壮,靠着较为强大的武力,过起了半放牧半抢劫的生活。

等到公师藩起兵后,汲桑和石勒感觉公师藩实力不弱,于是率领数百手下,投奔了公师藩。公师藩当然是欣然接纳。

公师藩在起兵之初,还是取得了一些胜利,占据了一些郡县,也杀掉了一些地方守将。之后,公师藩派兵将准备攻打邺城。邺城可是司马颖的老巢,占据邺城对公师藩来说,意义重大。

邺城守将是司马越的弟弟司马模。司马模的本领一般般,见到公师藩的大军前来攻打,非常害怕,一面四处派人求救,一面派手下将军冯嵩迎敌。

范阳王司马虓派遣手下将军,濮阳太守苟晞率军前来救援。苟晞算是当时少有的有真本领,能征惯战的将军了。广平太守丁绍也带领人马前来助阵。

三方合力,将公师藩打得大败。公师藩率领少量残兵败将逃跑了。

汲桑和石勒眼见公师藩失败,感觉继续跟着也没什么希望,于是就没有继续追随公师藩的败兵,而是率领自己的亲信部下逃亡到苑中,并在此驻扎下来。

之后,他们劫掠附近的州城府县,招募深山大泽中的亡命之徒,实力逐渐扩大。

于是,汲桑自称为大将军,封石勒为扫虏将军、忠明亭侯。他们继续打着替司马颖诛杀司马越、司马腾的旗号,一面不断扩充实力,一面寻找机会,与司马越、司马腾所属势力交战。 

为了战胜司马颙,司马越也是使尽浑身解数。

除了自己的几个弟弟及盟友之外,司马越又加封琅琊王司马睿为平东将军,负责监督徐州诸军事,镇守下邳城。

司马睿的本领也就那么回事,好在有好友王导辅助。他邀请王导为自己的司马,将军队事务全部交由王导处理。

司马越则亲率三万精锐,屯军萧县。

范阳王司马虓率军屯于荥阳。

司马越还想继续扩充实力,于是打着皇帝的名义,调豫州刺史刘乔为冀州刺史,然后让范阳王司马虓兼任豫州刺史。可惜,刘乔根本不听从司马越的调遣,以这不是天子命令的理由,拒不接受,并调兵遣将,与司马越对抗。

这算是站到司马颙一队里面去了。

于是,司马越与司马虓任命手下将领刘蕃为淮北护军,任命刘蕃的儿子刘舆为颍川太守,任命刘蕃的另一个儿子刘琨为司马,率军对敌刘乔。

这里的刘琨,与他的好友祖逖,在中国历史上,都是鼎鼎大名的人物。

刘琨出身名门,年纪不大即文采斐然,后来又习学兵法、武艺,因名望颇高,曾经被多位诸侯王推荐、征辟为官。这个时间,刘琨是在范阳王司马虓手下做司马。

后来,在北方彻底大乱,晋阳城几乎是一座空城的情况下,刘琨率领少量人马,镇守晋阳,抵抗匈奴人的入侵,在史书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如果您觉得本篇文章尚有可观之处,

作者简介:李永田,从事中国传统文化普及、教育、创作及出版工作多年,出版多部中国传统文化类著作。主要作品有:《中国古文鉴赏》、《中国历代散文名篇鉴赏》、《国学经典》(诗、词、曲、赋四册)、《唐宋名家诗词赏读》(全十二册)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