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45年的“窑洞对”中,黄炎培的一句话,好像没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

 马思鹰眄 2022-01-16


黄炎培说,大凡初聚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继而渐渐好转了,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了……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


“继而渐渐好转了,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了”。这一句,直击要害。
最近读张宏杰的书《千年悖论》。张宏杰认为满清对大明的胜利,胜在气质和性格。满族首领们接受匈奴、突厥、鲜卑、女真和蒙古族的教训,严格遏制满族人汉化。
但是,满族人在物质享受面前还是沦落了。到了康熙后期,满族的小孩子已经不怎么会说满语了;到了乾隆十七年,盛京的官员已经不能用满语回答乾隆的问话了;到了嘉庆时,奏折改成了一式两份,一份满语,一份汉语;到了慈溪主政的时候,清宫中干脆就废除了满语了。
日本人说,中华文化是“费六千年而建筑起来的生活的美”。我们不能只看到“美”,还要看到“费”。
我们再也浪费不起了,不能再“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了”。
推荐大家读一读张宏杰的那篇《从武勇到优雅——满族汉化史》。
苏轼在《晁错论》写过,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论语·子罕》有,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匹夫被夺志,就是被拔掉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