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我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世界土地面积第三的国家。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这其中包括70万平方公里的沙漠和50万平方公里的戈壁。 换句话说,我国有120万平方公里的不适合居住的地区。此时,可能有人会问,土地这么多,为什么不想办法合理利用,这些土地成功改造后能做些什么?,植树造林和绿化从未停止过。 此外,中国计划投资30亿元在敦煌周边沙漠建设“超级镜子发电站”。 据报道,要建设这样一个电站,12000个“镜”需要形成一个同心圆,而中间则围绕着这260米的高塔进行吸热,反射面积约140万平方公里,可24小时发电,也是中国新能源项目之一。首航高新能源公司自主设计投资。也是中国首批光热发电示范电站之一。 据相关工程师介绍,该项目装机容量最大,聚光面积最大,吸热塔最高,储热罐最大,可持续24小时不间断发电,3.9亿千瓦时的年发电量。 3.9亿度的概念是什么?根据具体换算,每年可减少35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当于万亩森林的环保效益。不得不说,该项目给中国带来的好处肯定是物有所值的。 那这种“镜子”究竟是什么呢?确切地说,它是人们熟悉的太阳能电池板。经过特殊处理后,这些“镜子”可以在恶劣的环境中吸收太阳能,100%无污染地将其转化为电能,最后供应给电力短缺地区。 我们知道敦煌被沙漠戈壁所包围,戈壁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东缘。人口少,自然条件差,光照充足,无疑是新能源发电的风水宝地。 据有关统计,敦煌年日照时间约3250小时,可合理利用的时间约1600小时,而光覆盖面积高达3500平方公里。 据报道,中国此次安装的12000块太阳能电池板可以沿太阳方向移动,从而吸收热量并将其转化为电能。它还可以储存热量,并根据天气和地区需要调节发电量。 关键是无论晴天还是阴天,镜子电站都可以发电。由于它使用熔盐塔发电,太阳能可以通过熔盐储存,实现浓缩、吸热、蓄热和换热的全自动化。 这一消息一经报道,联合国多次赞扬中国,因为节能减排和清洁能源的研发一直是国际社会的热门话题。中国大胆尝试的结果为全球节能减排指明了新的方向。 此前,作为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承诺到2030年实现碳峰值,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这意味着中国将成为世界上实现碳峰值到碳中和最短的国家。 对于全球气候问题和环境问题,中国确实已经付诸实践。这也是只为自己利益服务的西方国家真正值得学习的东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