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穷忙了,记下《论语》中5条黄金定律,人生豁然开朗

 修善无上 2022-01-16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很忙碌,从上到下,从老到小,各行各业,大家都在为着各自的事情忙碌着。这是因为自己的心中有梦想,有目标,想要追求更高层次的突破,向往更美好,更幸福的生活。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就无异于一个想要不劳而获,终日躺平,守株待兔的懒汉了。

但是光靠忙碌是不行的,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得符合“道”的规律。这些在圣贤智慧中,老祖宗们早就已经为我们准备好了。因此,一个人想要真正地打开智慧,不读经典,不深入研究经典,并与自己的实践结合起来,是绝对不行的。下面5条《论语》中的黄金定律,请好好牢记,定能改变一生!

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名片,一个人失去了诚信,任何人都不会相信他,他也不能够承担起任何的责任。这样的人对于他人和社会来说,是没有价值可言的。

因此,想要真正站得高,走得远,我们必须时刻牢记诚信二字不可抛。就算是伤害了自己的利益,也不可丢了诚信。因为利益是暂时的,失去了还可以获得,而诚信一旦丢了,人也就万劫不复,真正无法翻身了。

二、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把别人当作自己的一面镜子,看到别人做得好的地方,要努力学习效仿,看到他人做得不好的,也要反省自己,看看自己是否也有类似的行为,如果有,就要防微杜渐,坚决断除。所谓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样,人才会不断地上进。

三、君子敏于行,而讷于言。我们听说过“行胜于言”这个成语,付出实际行动,远远要比善于说辞,更有效。看见什么,学习什么了,就要马上去做,而不是拿这个标准去要求别人。

在行动上面必须要敏捷快速,而语言上则不要这么冲动,应该谨慎而为,把话说得恰到好处,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就不要夸下海口,随意承诺。少说多做,也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质和修养。

四、巧言令色鲜矣仁。这句话还是谈到了如何说话的问题,如果一个人为了掩盖事实的真相,而善于说辞,善于编撰出各种理由来为自己开脱,这样的人,是违背了自己的内心的,因此孔子说他们往往不够仁义。

相反,如果踏踏实实地去付出行动,用行动来证明自己,远比说一千道一万要有用得多。

五、默而识之,学而不厌。人生想要成长,突破,就离不开学习。而且往往是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的。不懂的就要学习,向懂的人请教,自己的见识才会逐渐增长。

古人云:格物致知。当面对一个问题时,应该像身上长了一块毒瘤一般,必须把它拔除,我们就必须把这个问题搞懂,直到弄个清楚明白为止。只有不断地穷究,才会得到事物的本质真理。

如果厌学,或者凡事不求甚解,那么任何事物都是无法真正深入的。从表面上来看,就无异于白白的耗费光阴了。

诸恶莫做,众善奉行

完善自我,即是修行欢迎随喜转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