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老鼠跳进了满满的米缸中,本打算为自己储备粮食,但看到一颗颗饱满的大米,忍不住饱餐一顿。 它想,这里有这么多米,够吃一个冬天了,何必再去别的地方找食物,于是就在米缸里住下了。 老鼠的快乐并不长久,随着米缸里的米越来越少,它已经出不去了,最后饿死在米缸里。 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不自律的人,只能获得短暂的快乐和满足,最终却要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孩子,生活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自律者出众,懒散者出局! 每个懒惰的假期 都是拉开的距离 99%的家长不知道,假期是拉开孩子差距的最佳时机。 孩子的学习,就跟用积木搭城堡一样。 学霸每天都会搭积木,哪怕只是搭两三块,但一天天坚持下来,就搭起了城墙、廊柱、门窗,假以时日,整座巍峨的城堡就建成了。 学渣却天天玩游戏,懒得去碰那些积木,哪怕动手搭了一两块,很快就扔到一边不管了。 假期就是分水岭,不一样的孩子,不一样的假期,就有不一样的结局。 我们要承认一个事实:那些让人仰望的学霸学神,往往是“没有”寒暑假的。 双双考上清华的双胞胎学霸焦宇晨、焦宇晓,哪怕放寒假、过春节,也在看书做题。 复旦学生孔怡德一年去图书馆打卡1424次,平均下来每天将近4次。 华为“天才少年”左鹏飞,每天在实验室待足10个小时,整整5年从不间断。 …… 正如西奥多·罗斯福所说: “有一种品质,可以使一个人从碌碌无为的平庸之辈中脱颖而出。这个品质不是天资,不是教育,也不是智商,而是自律。” 把能用来学习的时间都用来学习,把别人偷懒玩耍的时间用来提升自己。 成功,就是坚持到底,水滴石穿,用辛酸的努力结出璀璨的成果。 不自律的孩子 人生将一败涂地 可大多数孩子,一旦放假,就会放纵。 住在亮堂堂的房间里,拥有独属于自己的书桌,却从来不肯主动学习。 眼前放着干净的作业本,码着五颜六色的新款文具,却将作业写得一塌糊涂。 若孩子沦为懒惰的奴隶,他这辈子都不可能得到幸运的眷顾。 因为他在最该吃苦的年龄选择了安逸,就要在最能享受安逸的时候,不得不吃生活的苦。 身边不乏这样的例子: 小时候不读书的孩子,长大后只能当工人、保安、清洁工等; 从小学习不自觉的孩子,哪怕考上了大学,也有可能被学校退学,照样找不到好工作。 不禁想起《少有人走的路》里所说: “解决人生问题的首要方案,乃是自律。缺少了这一环,你不可能解决任何麻烦和困难。” 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张照片: 昏暗的街巷里,一个小商铺还没关门,有个小男孩正埋头写作业,母亲就在一旁举着手机,给如饥似渴学习的孩子,在暗夜里照起一束明亮的光。 有人会问,为什么他不回房间里学习呢? 可要不是房间太小,容不下一张写字的书桌,谁愿意在如此恶劣的环境里学习? 要不是对读书有着极大的热情,对自己有着极高的自律,谁能够对手中书本爱不惜手? 一个人会有怎样的将来,不是由他现在拥有什么决定的,而是取决于他能为未来付出多少努力。 越自律的孩子,会越努力;而越努力,孩子就会越优秀! 哪有什么成功捷径 不过是自律改变了人生 2015年,湖北考生常书杰以690分、全省第八的好成绩考入北大。 进入大学后,他的思想松懈了下来,终日沉迷游戏,导致多门功课不及格,最后被北大劝退…… 痛定思痛的他,觉悟了许多人到中年才明白的道理: 人生光靠聪明和天赋,注定是走不远的,唯有自律和自我管理,才是一个人手中最稳的胜算。 2019年,常书杰再次参加高考,以总分712分斩获湖北理科第一名,被清华大学录取。 再次进入大学,他较之前变得更沉默,更沉稳,只专注于自己的学业。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有句发人深省的话: “在人生的头25年,我渴望自由;在接下来的25年,我渴望自律;后25年,我意识到自律就是自由。” 成功从来没有捷径,没有天赋,那就让自己自律起来。 10年前,衡水中学399班的班长李松,曾在央视镜头里说: 对于衡水中学的学生来说,自律已经成了刻进骨子里的习惯。 他们争分夺秒地学习,比别人严格地要求自己,也比别人取得更优秀的成绩。 10年后,当李松再次出现在央视镜头里,他已经成为一名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外交官。 2017年,他还作为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首席礼宾官,出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 人生没有如果,有的只是结果,自律是我们最能把握住的筹码。 学习没有白努力的事,每付出一份努力,都会让你变得更加优秀,更加幸运。 自律是最低廉的补习班 孩子越自律就会越优秀 记得《欢迎来到你孩子的大脑》这本书中有一句话: “一个人是否能成功,自律的影响力是智商的2倍还多。” 自律是最低廉的补习班,帮助我们矫正坏习惯,修补性格中的浮躁,让我们能够专注学习。 自律,就是最好的教育。 1.马上行动,自律开始于当下。 不要再拖拖拉拉,该今天完成的作业就今天完成; 不要再给自己找借口,有什么要做的事情想到就要去做。 给自己制定计划,树立目标,按照计划去做好,朝着目标的方向前进。 从这个假期开始,从现在开始改变,让自己真正成为一个自律的人。 2.逼自己一把,才知道自己潜力有多大。 不要觉得自律痛苦,长期偷懒、无所事事才是最痛苦的事。 有时候真的要逼自己一把,才知道自己的潜力有多大。 很多事情并不需要多高的智商,只需要你的一份坚持,一个认真的态度。 所谓的人生赢家,不过是一群曾把自己逼到无路可退的人。 3.想要有所成就,就必须有所放弃。 放弃贪图享乐的懒散,放弃好逸恶劳的惰性,放弃三心二意的犹豫。 用自律打败懒散,用勤奋打败惰性,用行动打败犹豫。 孩子,那些走到最后的成功者,靠的从来不是聪明的天赋和强大的背景。 靠的是,十年如一日的自律,和超乎常人想象的努力。 只要你愿意努力,你就有多大能量。做一个自律的人,不负成长的每一步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