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虎年说虎——华州民俗中的虎文化

 华州文史荟萃 2022-01-17

邮箱:3125136050@qq.com


虎年说虎
——华州区的民俗虎文化的研究与欣赏
作者 华州农

中华民族对虎的崇拜,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虎为吉祥瑞兽,象征着中华民族的蓬勃生机,繁荣兴旺,福寿未央。

故乡华县(今渭南市华州区),民间面花礼馍,又称“花花馍“,“面花",薪火相传,延续至今。在全国享有“面花之乡“之美誉。1988年,华州区的面花曾赴京展出,受到党和国家领导的重视,以及民俗专家们的赞赏。

下庙镇下庙堡子村民结婚时的“虎龙馉饳大礼馍”。(刘合心  摄)

面花礼馍,不仅有着严肃庄重的礼仪性,又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其中,下庙镇乡村的面花、最有地域特色,流行的面花制作工艺精细,造型千姿百态,制作的艺人广泛。

渭南市华州区民俗虎文化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每年的除夕前,要捏制面花礼馍,祭祀天地先祖。

在先祖供桌上摆放“枣山”、虎馍、鱼肉、果品、糕点等:节日走亲戚,送礼馍。元霄节,外婆给外孙,舅舅给外甥要送“火蛋灯”,由长柄小木刀挑着,小木刀上要拴一个小虎馍或小鱼馍:旧时有“男长十二脱父子“的习俗,意味着“孩子已经长大了”,“懂事了",到孩子长到十二周岁时,要举办“成人礼"。举办“成人礼“时,姥姥,舅舅给孩子最后一次送大红纱灯一对,同时,还要给孩子送一个十斤重的“虎龙馉饳大礼馍",名曰“完灯"。

下庙镇車家煲村张老汉,为外孙正月十五元霄节送“火蛋灯“,莲花灯,小木刀和“虎龙馉饳大礼馍"。(张韬  摄)

“馉饳",“馉",gu,音“骨”:“饳”,duo,音“朵“。亦作“骨饳”,古时的一种面食。合阳县人称这种花馍为“馄饨"。

下庙镇惠家一队村民结婚时的“虎龙馉饳大礼馍“。(刘合心 摄)

华州区“馉饳虎龙大礼馍"的基本造型是,虎形头,身似龙,尾巴为鱼,再附加一些其他形状的小面花,只用红枣和红、黄、绿颜色,画龙点睛式的点缀一下。朴素典雅,简洁明快。搓揉手捏,刀工剪工,技艺突显。

二是清明节上坟扫墓祭祖供虎馍。

上坟祭祖当天,需要带柳枝与纸幡,酒和供品(包括虎馍,柯杈馍,燕子凤雀馍,瓜果,香蜡,鞭炮等)。柳枝上挂坠着面花小老虎馍,小燕子、凤雀馍。将柳枝和纸幡挿在坟头,摆放供品,祭酒放鞭炮。祭奠结束后,给男孩子吃老虎馍,期望男孩长大生龙活虎。给女孩子吃小燕子,凤雀馍,寓意长大能心灵手巧,嫁给一个好人家。

三是人生婚礼,金屋藏虎娇。

婚礼前,娘家人要蒸送一个十多斤重的“馉饳虎龙大礼馍”。新娘子下轿进门之前,婆婆家族的嫂子,要用红漆托盘中红绳系着的一对虎馍,挂套到新娘子的脖子上,以此说明,新娘子从今天开始,就是婆婆家的人啦!

华州区下庙镇纸匠堡,王彪结婚新娘子下轿后,家族的嫂子为新娘子送一对老虎馍,祝福吉祥如意。(刘合心 摄)

四是人出生、终老礼仪送虎馍

新生婴儿滿直至三岁之前,头戴虎头帽(棉帽和:帽圈),帽子上缝钉金、银质虎形帽花:脚穿虎头鞋(棉虎头鞋与单虎头鞋),头枕布虑头枕,祈愿神虎护佑。

下庙镇苟家庄(今与东惠家合并为惠家一队)面花、布艺能手雷氏京草(1910.4一2000.1),四世同堂,八十六岁时,精神䦆铄,仍然为儿孙们制作棉虎鞋,棉猪鞋。(刘军  摄)

人死后家人守孝三年期滿,为“喜丧",“过三年”“脱服"时,娘家人要送厚礼“虎龙馉饳大礼馍“。

五是建屋上樑虎呈祥。

下庙镇王什字村,村民盖新房时,亲朋送的虎花馍。(刘合心 摄)

华州区城乡盖新房上樑时,樑上贴“上樑大吉"红签,还要用红色绳拴一副红色筷子和五枚古铜钱外,岳母家或姐姐家婆送立虎馍,虎头大圆馍,放在红色托盘内。待到中午十二点燃放鞭炮上樑时,作为祭祀供品,以图大吉大利。

图文来源:作者供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