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西兰马史(极简版)

 新西兰导游天舒 2022-01-17


鉴于传教士塞缪尔·马斯登 (Samuel Marsden) 在1814年接受了澳洲一大票礼物后将牛和羊都带回了新西兰,同样也是由他将马匹带到新西兰这一史实丝毫不会令人感到意外,当时带回的是一匹种马和两匹母马。

在此之前毛利人是从来没见过马的,这种体型高大而有力量的动物让毛利人不知所措,甚至产生了恐惧,不过随后就和所有人一样开始狂热地喜欢上了马,这在丛林与灌木覆盖,海滩遍布周围的荒蛮之地实在是太实用了,唯一的缺陷就是马的食量过大,一匹马吃的东西相当于8个成年人,这也让食物短缺的居民颇有不堪重负之感。

虽说能吃,可也能干呢,作为大牲口的杰出代表,马的力大无比,哪儿都敢去,还通人性,性情也温和,极少有情绪化波动特别严重的马,你看着它的大眼珠子就会不由自主地信赖它,喜欢它,但真正开始大批引进马还是1840年代整个殖民地安定了之后,毕竟大家都琢磨着要建设家乡了,于是从澳大利亚和英国引进了大量的马匹用于农作和运输,到1900年,新西兰有26万匹马,最高峰值在1911年,超过了40万匹马,差不多三个人就平均一匹,跟现在轿车的保有量差不多。

在此后马匹的数量就逐渐走了下坡路,原因是大型农业机械的出现,拖拉机的表现如此抢眼,让长期苦于给马种植燕麦到心疼的农民终于松了一口气,到了2004年,全新西兰已经不到8万匹马了。

新西兰的马匹质量很高,在1899-1902年的南非布尔战争中曾经有8千匹马给带到战场服役,战后考虑到运回新西兰成本太高,就把那些幸存的马卖给了当地人;而一战时被带到战场上的马就没那么幸运,虽然它们同样表现出色,可是战后由于担心将其出售给埃及和阿拉伯农民会遭到虐待,决定将其人道处死了,真是卸磨杀驴!

在没有合适的交通工具前,马充当着新西兰人重要的生活角色,包括送孩子上学(那时候学校动辄好几十里地),跨越广袤的牧场去帮助捡小羊,涨水的时候度过宽阔的河流,以及从一个海滩穿越到另一个海滩等等,马车送邮件甚至充当公交车也都不在话下,事实上,越是大型的牧场就越需要马,否则你去自家地里上班,靠两腿走天黑都到不了家。

人类与马匹建立了如此深厚的感情,即便在其差不多已经退出实用领域之后仍旧将其作为最好的朋友之一(此外估计还有狗),所以现在新西兰的马基本上都不怎么干活,至少肯定没有重活儿,更多的是用来休闲娱乐,骑着到处遛遛,给孩子学个马术,还有训练马匹进行比赛啥的,马球、狩猎,甚至牛仔竞技等属于后现代主义的玩法,其实赛马打最开始就是马的重要用途之一,1835年在岛屿湾就举办了新西兰第一场赛马,谁叫人类天生嗜赌呢!

还有专门的小马比赛,新西兰最有名的小马品种是Shetland和Welsh ponies。

有些镇子就专门繁殖训练各种血统纯正的良种马,比如北岛的剑桥小镇,就连街道上的地砖都镶嵌着获得荣誉的马像,跟当地人提起墨尔本杯(Melbourne Cup)啥的那都是如数家珍。

新西兰有野马,种群散布在北岛中部地区,靠近Kaimanawa山脉,应该在一两百匹的规模,据说是当初一个毛利部族被打散之后将其放归丛林的,这些原本的战马乐得无拘无束,天马行空,自由自在。



前一篇:垂直维度的新西兰︱小镇自画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