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悸方134首学习辑要 (2)

 博采杏方 2022-01-17

xvb21.丹砂丸(《圣济总录》卷一七○)

【药物组成】丹砂60g(细研,水飞),半夏(汤洗七遍)60g,乳香()15g,人参、白茯苓(去黑皮)15g,天南星(炮裂)30g,牛黄()6g,龙脑()3g

【制法】上为末,用白面糊为丸,如麻子大。

【用法】三岁儿服1015丸,用竹叶、乳香汤送服,不拘时候。

【功能】清热化痰。

【主治】惊悸,眠睡不安。

22.丑宝丸(《古今医鉴》卷七)

【药物组成】牛黄15g,琥珀3g,辰砂3g(为衣),雄黄3g,胆星30g,礞石15g(火煅),沉香45g,犀角45g,黄芩60g(),大黄60g(酒蒸),天麻15g(姜炒),石菖蒲30g,僵蚕21g(姜炒),蝉蜕15g(去足),猪心2(用血)

【制法】上为末,竹沥、猪心血为丸,如绿豆大。

【用法】每次6070丸,临卧用薄荷汤送服。

【功能】祛风清火,顺气豁痰,安志除惊。

【主治】惊悸怔忡,癫痫

23.火府丹(《医垒元戎》)

【药物组成】黄芩30g,黄连30g,生地黄60g,木通90g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次2030丸,临卧用温水送服。

【功能】清心火,利小便。

【主治】惊悸。

24.水火既济丹(《惠直堂经验方》卷一)

【药物组成】茯苓120g,山药、柏子仁(去油)90g,归身(酒洗)、生地(酒洗)、五味、圆眼肉(捣膏)、枸杞(盐炒)、秋石、麦冬(去心)、莲肉(去心)、元参各60g,丹参45g

【制法】上为末,用芦根捣汁,打芡实粉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次3g,渐加至6g,早、晚用白天水送服。

【功能】养心血,益心气,滋肾水。

【主治】心悸,失眠,健忘。

25.平补镇心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宝庆新增方)

【药物组成】酸枣仁75g(去皮,隔纸炒),车前子(去土,碾破)、白茯苓(去皮)、五叶子(去枝、梗)、肉桂(去粗皮,不见火)、麦门冬(去心)、茯神(去皮)375g,天门冬(去心)、龙齿、熟地黄(洗,酒蒸)、山药(姜汁制)45g,人参15g(去芦),朱砂15g(细研,为衣),远志(去心)、甘草()45g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次30丸,渐加至50丸,空腹时用米饮或温酒送服。

【功能】益气养心,镇心安神。

【主治】神情恍惚,夜多异梦,惊悸烦郁。

26.平惊通圣散(《古今医统》卷五十)

【药物组成】当归、人参、黄连、茯神、远志、甘草()9g,石菖蒲、朱砂(另研)6g

【制法】上为细末。

【用法】每服6g,食后、临卧竹叶煎汤调下。

【功能】益气养血,清热镇惊。

【主治】心悸,怔忡,健忘。

27.龙齿散(《太平圣惠方》卷七十八)

【药物组成】龙齿90g,远志(去心)、人参、茯神、熟干地黄、甘草(炙微赤,锉)、当归(锉,微炒)、白芍药、麦门冬(去心,焙)、牡蛎(烧为粉)30g

【制法】上为粗散。每次9g,用水300ml,竹叶27g。生姜4g,大枣3枚,煎至180ml,去滓。

【用法】温服,不拘时候。

【功能】益气养血,宁心安神。

【主治】产后心神惊悸,不自觉知,言语错乱。

28.龙眼肉粥(《老老恒言》)

【药物组成】龙眼肉15g,红枣35枚,粳米60g

【制法】上药一同煮粥。

【用法】喝粥。

【功能】养心安神,健脾补血。

【主治】心悸,心慌,失眠,健忘。

【禁忌】龙眼粥每次不宜服用过多,根据各人食量,每天早、晚可各服一至二饭碗,并须热服,过量会引起中满气壅。

29.龙齿镇心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续添诸局经验秘方)

【药物组成】龙齿(水飞)、远志(去心,炒)、天门冬(去心)、熟地黄、山药各六两()、茯神、麦门冬(去心)、车前子()、白茯苓、桂心、地骨皮、五味子各150g

【制法】上共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次3050丸,空心用温酒或米汤送服。

【功能】滋阴益肾,镇心安神。

【主治】惊悸健忘,梦寐不安,遗精。

30.四味补心丸(《杨氏家藏方》卷十)

【药物组成】当归(酒洗,焙干)60g,朱砂30g(别研),肉苁蓉(酒浸一宿,焙干)60g,杏仁150(汤泡,去皮、尖,研成膏)

【制法】上为细末,以杏仁膏同和,如干,以浸药酒煮薄糊添和为丸,如绿豆大。

【用法】每次30丸,用米饮或温酒送服,不拘时候。

【功能】养血补心,安神定志。

【主治】心神不安,怔忡惊悸。

31.归脾汤(《济生方》卷四)

【药物组成】白术、茯苓(去木)、黄芪、龙眼肉、酸枣仁(炒,去壳)30g,人参、木香(不见火)15g,甘草()75g

【制法】上?咀。每次12g,用水230ml,加生姜5片、枣1枚,煎至160ml,去滓。

【用法】温服,不拘时候。

【功能】益气健脾,补血养心。

【主治】健忘怔忡。

32.白茯苓丸(《太平圣惠方》卷七十八)

【药物组成】白茯苓30g,熟干地黄30g,人参、琥珀、桂心、远志、菖蒲、柏子仁各15g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次30丸,以粥饮送服,不拘时候。

【功能】益气养血,宁心安神。

【主治】产后心虚惊悸,神不安定。

33.白茯苓散(《太平圣惠方》卷四)

【药物组成】白茯苓30g,远志225g(去心),甘草15g(炙微赤,锉),桂心30g,人参30g(去芦头),白芍药225g,防风225g(去芦头),熟干地黄30g,铁粉60g,黄芪225g(),麦门冬225g(去心)。【制法】上为、粗散。每次9g,以水250ml,加生姜3g,大枣3个,煎至150ml,去滓。

【用法】温服,不拘时候。

【功能】益气养血,安神定志。

【主治】惊悸好忘,恍惚。

34.白茯苓散(《太平圣惠方》卷七十八)

【药物组成】白茯苓45g,熟干地黄45g,远志30g,甘草30g(炙微赤,锉),白芍药30g,黄芪30g(),桂心30g,当归30g(锉,微炒),麦门冬30g(去心,焙),人参45g,菖蒲75g,桑寄生75g

【制法】上为粗散。每次12g,以水250ml,加生姜4g,大枣3个,竹叶14片,煎至150ml,去滓。

【用法】温服,不拘时候。

【功能】温中补气,养血安神。

【主治】产后惊悸,言语失常。

35.白茯苓散(《医略六书》卷三十)

【药物组成】熟地150g,人参45g,黄芪90g(酒炙),枣仁90g,当归90g,白芍45g(酒炒),远志45g,麦冬90g(去心),肉桂15g(去皮),辰砂30g,茯神60g(去木),炙草15g

【制法】上为散。每次9g,水煎,去滓。

【用法】温服。

【功能】气血双补,养心安神。

【主治】产后气血大虚,心神失养,触事易惊,脉软数者。

36.玄参汤(《圣济总录》卷四十三)

【药物组成】玄参、白薇、茯神(去木)、山栀子、羚羊角()240g,石膏()150g,人参45g,生地黄(洗,控干)150g

【制法】上药?咀,如麻豆大。每次15g,用水230ml,煎至180ml,去滓,入竹沥70ml,再煎三两沸。

【用法】不拘时候服。

【功能】清热养心,安神定惊。

【主治】惊悸嘻笑,心神不安。

37.宁静汤(《石室秘录》卷六)

【药物组成】人参30g,白术9g,白芍30g,熟地30g,玄参30g,生枣仁15g,白芥子9g,麦冬15g

【制法】水煎,去滓。

【用法】温服,一日二次。

【功能】益气补血,清热化痰。

【主治】怔忡,心神恍惚。

38.半夏麻黄丸(《金匮要略》卷中)

【药物组成】半夏、麻黄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

【用法】每次三丸,一日三次。

【功能】化痰消饮。

【主治】心悸。

39.加味二陈汤(《济阳纲目》卷五十四)

【药物组成】陈皮、半夏、茯苓、甘草、白术、黄连、远志。

【制法】水煎,去滓,加竹沥、生姜汁。

【用法】温服。

【功能】清热化痰,安神定惊。

【主治】怔忡惊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