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历是个证明,学力才是真本事,益博社会工作志‖益见

 益博社会工作 2022-01-17

人总要生活,很多无用之用才是最有意义的事,益博社会工作志‖益见

南阳益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王玉

2022年1月16日,晴,周日

早上想去白河南办事,结果老友不在。已经闹铃两边,又睡着了,知道堂弟雷娃打电话说十一那天就从浙江回来了,帅娃也接回来了,今年放假早。问过年什么时候回来,这个说不准。起床发现阳台上的灯一夜未关,昨晚上把花草又浇了水,铁线蕨又发芽,田七的叶子也有生机,落地生根开了花,整理一下书,就埋头看一会儿书。

吃过饭,看见镇平县一高的建彬说,可以线上备案。分享的通知上说 为切实保障镇平县的疫情防控得到有效管控,确保全县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方便返乡人员及时报备,县疫情防控指挥部与“村振”微信公众号联合开通了线上扫码报备流程,并于今天正式上线,请按照流程要求进行线上登记报备。转给晓焕和万里,万里在苏州,母亲去世后准备今年回来过年。

坐在沙发上看一会儿手机,还是昨天推的视频,把访古寻踪群里,胡群祥老师发的一张照片整理到公众号里。这些有年代感的日常,才是真实的存在。把昨天日志整理一下发出去。胡老师回复说,公众号尾张手风琴伴奏的老照片,取景于上世纪七十年代,草房教室,小学生穿着很有穿越时空感觉的旧式服饰,沧桑味足,耐人遐思。已建议收入正在编辑的安皋镇教育志。据传学生中可能有郭兰英亲传弟子周秋雨。周后在空政歌舞团走红,开放后自己在北京办音乐学校,也算是从南阳县走出的文艺界一颗明星。历史的影像里更多的是可以连接起的群体回忆,这是文字表述所达不到的形式,满满的年代感,满满的深刻记忆。

1

看到龚广涛老师和胡群祥老师的聊天记录,龚老师说电话要胡几次未通,说跟我已经接洽上。民俗文化源远流长,能帮忙进群向老师们学习。这是一个源于故土和责任的事业,默默无闻而泽被后世,可以说是大功德。历史上南阳府治在南阳,历史的大事件总是布局在某个点,而生千丝万缕的关系,就像一个网黏在一起。

窦老师深谙古文与考据,金石也很厉害,因为访古寻踪结识。今天给我信息说,已经考了高级老年护理员的证,前一段时间没少在医养中心待。以后想往社工、养老方向走。培训班都不让干了。现在想考社工的资格证,该怎样考?需要什么材料呢?我发了一个报考要求。我说先根据报名要求填报,考试成绩过后再审核就可以。当然,鼓励着同伴做这一个,未来会有更好的发展。

靖打电话说问一个殡葬政策,过百岁的老人是不是可以土葬,我是现在殡葬改革现在处于一个火化率高位运行的阶段,领导干部带头火化,可以不火化的就是殡葬条例少数民族,现在南阳推行党员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等四类人必须火化。至于说年龄多大可以不火化,目前没有政策支撑。

2

把手头的活弄完,做好饭。下午打算去孙家楼,想举行一场活动,看见疫情,又有点不想了。就去老城一趟,人总要走出去,才会不拘束,放在大地上。骑电车的时候发现只能骑自行车了,屋里收拾的一堆纸箱子可以换几本书,没有电车带不成。骑着电车,从茅岗屯过去,周老师还没有去办公室,茅岗屯桥处已经干涸。走到大统百货对面,几个邓州口音的父子说着今年放假又是年底,街面上还只有这几个人,看来形势越来越严峻了。

一个三轮车拉着三棵造型的松树往人民路护城河边栽。民主街口的人还是不瘟不火,路上也大多是年轻人,府衙门口卖炸毛蛋和香肠的老板说,这个疫情加上这次政治很多小商小贩又遭罪了。猪肉价格又降低了,和平街口的肉铺挂了不少香肠,只是鲜少有人问津。和平街链接中州路的桥通了,也顺畅很多,曾经的西河坡真正成了河坡。

孙家楼也是空荡荡,一个卖牛奶的正出夹道。一个老人领着两个孙子在玩,带着120斤阿拉斯加犬的街坊从吉庆巷过来。刘源给我发来一张截图说,杭州市富阳区为当地健在的每位老战士拍了单人照片,再通过技术合成一张大合照。照片中的87位老人,都是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战士,虽然他们的平均年龄已超90岁,但当他们重新站在队列中,还是和当年跨过鸭绿江时一样,像挡住侵略者的一座山,像一条奔流不息的长河!我说这是一个不错的想法,马上给韩丽华老师联系,没有联系上,不过后来韩老师传来了耍猴人上学习强国的事。 

3

有太阳,院子里的丹桂籽落了一地,还有鸟屎。腊梅花开的不多,一个鸟窝在树枝上。烧上水,等着于老师过来,淯水河柳,这是于老师的微信名。加了微信,也来孙家楼几次。印象在三味酒屋参加郭老师的活动也有参与。两个人坐在孙家楼,品着清末民初老建筑的气场渗透的精神,说着,于老师清瘦,头发花白,六十岁依然精神矍铄,比十几年龄看起来小不少,指着东西厢房,还有大门二门塑造的格局,与现在的钢筋水泥建筑迥然不同,带来了天际线和空间感,人置身其中,自然洒脱不少。

喝着茶,聊着孙家楼,更多的是从于河深老师带的两本甲骨文照片集。上一次来孙家楼就是买了这两本书,送到孙家楼,然后杨廷宝故居开业了,捐赠过去,算是一个纪念。说到甲骨文,我们聊起来的大概就是董作宾。董作宾在解放路刻字店,刻印章。因为南阳名士张嘉谋举荐参与殷墟发掘,成果斐然,最后成为甲骨四堂。

于老师很爱学习,又与时俱进,手机网络溜熟。他给我分享一篇殷德老师的文章《宛城一钩旧月亮》里面就说,南阳是一块神秘的地方。它的深不可测的神秘,是沉厚而弥漫的文化氛围造成的。二十世纪后叶,南阳出了个作家群,让世人诧异不解;二十世纪前叶,南阳出了个以董作宾为代表的史学家群,对汉画像石和甲骨文的发掘与研究,也让世界望着南阳瞪大了好奇的眼睛。

4

 其中提到,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恒温恒湿的玻璃柜里,保存着一块龟板,龟板上边刻着民国25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第十三次对殷墟发掘时的考古人员名单,上边除了研究院院长蔡元培和史语所所长傅斯年之外(他们担任领导性工作,不直接参与发掘),还有15个人。这15个人中,其中南阳占了5个,他们是:董作宾、郭宝钧、王湘、尹焕章、杨廷宾。除了这5人之外,还有两个南阳人因不是史语所的人,没有列入名单之中,一个是赵青芳,一个是为了殷墟发掘由中央研究院和河南省政府联合成立的河南古迹研究会主任张中孚。也就是在整个殷墟发掘中,南阳人是发掘队伍的主体,占了将近一半,其中领队董作宾算是领队。文章满含深情与人文关怀,我留言,对于文化要实事求是,其实赵芝庭也参与了那次殷墟发掘。应该是六个人。还专门搜索了郭宝钧,当时是省教育厅的督学,南阳人。

孙家楼安稳僻静,只有鸟鸣声,聊起历史,说起故人。而孙家楼的生命力顽强,遇到的那么多历史交集的人,算是文化的缘分。于老师说,现在在南石医院做保安,不过是医院内部保安,比保安公司的要好一些。我说,其实英雄不问出处,易存安老师也多次来孙家楼。易老师的不易,从纸糊的民国开始到后来的国共演绎,无不是一个执念支撑走到现在。南阳的董作宾也是草根出身,这就涉及到学历和学力的问题。学历是个证明,学力才是真本事。

起起伏伏才是人生。于老师最早在王村供销社,那时候是最为耀眼的单位之一,在计划供销的年代。后来又进入金冠集团,金冠也改制成为民营企业,不过就留下了卫校北面金冠家属院的那一片小区,后来就在南石医院做保安。自己喜欢出去实地考察,然后再学习切磋求证。我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人非之而不能至。总是在多年以后才发现生命的真谛,比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事,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所依,也就是关门开窗的道理。人总要生活,也总要有所前进,关键是有意义,很多无用之用,才是最有意义的事。

5

聊起名字,于老师说,名字是祖父说起,作为王村铺人,在最早在武汉做生意,后来在唐河源潭做生意,那里也是水路码头,生意很好,后来又在南阳,最后落在王村。祖父清瘦严肃,很有文化气质,给姊妹几个起名,从挨着潦河的缘故,还是本身的牌子,河宽,河深,河满,河长,还有一个妹子叫河秀 这些意境宽厚。

六点还要值班,于老师告辞的时候才提起,从2000年开始,一直在整理编辑中医药方面的书,来了一个东方名医名方工作室,聚集大量文章。南阳所谓大家,总是博览群书而不拘一格。郭文学老师校注明嘉靖南阳府志而非科班出身,甚至包括像二月河一样的那些大家们,相约再交流。进屋的时候,遇到曹云阁的孙女曹冬阳老师过来办事,寒暄几句。

周老师送水抽空来孙家楼聊天。窗外已经暗下来,步行去解放路,小妹院子里的房子也扒了。因为房子盖的时候,楼板上又浇筑了钢筋水泥,扒了半天才弄完。只有一个小房子留着,据说有房产证,这是当时银行行长的孩子,给办的证。小区停水,屋里蒙蒙打游戏,问大姐车还没有保养好。跟辉娃聊起老家,商量着过年回家过年的打算。

月亮出来了,街面上的灯,很多换成吉祥结,蕴含着新的期望。被零碎扒的大多数简易房,包括河街和中心市场,这些房子的背后,涉及着太多的具体利益。一个中医好友打电话聊着疫情影响病号少多了,但是任务依然不减。新来的院长各种要求和操作不太适应,其实可以自己打拼一片天地。兵给我信息说刚看到你的日志得知昨天是我的生日,表示祝贺。明年一定记住亲自给当面祝贺生日,对也是个特殊的日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