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远安◎ 中国茶文化之乡 陆羽茶经第一县

 何宏江 2022-01-17

品在旗枪龙井上   名传石柱鹿溪间    

周 德 聪  

(湖北省书协副主席、宜昌市书协主席)

【编者按】湖北宜昌远安乃嫘祖故里,黄茶之乡,陆羽茶经第一县。2017年7月27日,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授予远安县“中国茶文化之乡”、远安黄茶“中华文化名茶”荣誉称号。

今天刊发远安县文联主席、书协主席魏晓红先生介绍远安的优美文字和关于远安及远安黄茶的艺术作品,可能对您深入了解远安的自然风貌及历史文化有一定帮助。我们也将在后期陆续推出宜昌茶乡、茶园、茶馆、茶人。(本网总编  何宏江)

   呦呦鹿鸣  幽幽茶香  

——鹿苑寺鹿苑茶

文 / 魏晓红

(远安县文联主席、远安县书协主席)

鹿苑,一个诗意翩然的名字,一个幽静雅致的好去处,一个山水茶禅共同打造的神秘所在。

远安县城西北七公里有小山丛立,方圆5公里,平均海拔120米。相传往时此地古木参天,人迹罕至,常有野鹿成群,呦呦而歌,后有人围苑驯养,故名“鹿苑山”。鹿苑山上建有佛教寺庙鹿苑寺。据清同治县志载:鹿苑寺始建于南宋宝庆元年(公元1225年),迄今已近800年历史,曾为全国著名的佛教寺院,其鼎盛时期,十里鹿苑,香雾道风,梵音佛乐,名刹古寺,宝相威严。今神殿僧舍遗址尚存,“鹿苑寺”三字石刻依稀可辨,令人远想慨然。

鹿苑属典型的丹霞地貌,山岩皆赤红,如火烧霞涌,鹿溪河川流而过,丹山碧水两相宜。这里鸟鸣空山,兰香幽谷,翠竹婆娑,曲溪秀美,风光十分迷人。明朝“公安派”代表人物袁中道曾游览鹿苑寺,他为鹿苑美景所倾倒,逸兴遄飞,不能自已,在《游鹿苑山记》一文中对鹿苑美景留下了“两山夹道,如积铁,皆援地插天,肤骨总石,如削之壁。丹碧灿然,溪水潆洄间之”、“山中触目皆砂翠之色,入耳总微笙篁之音,览之不尽,穷之愈出,何必借妍远山”、“总之此山不独理骨玲珑,缩之皆可作砚山笔床,而别有一种妖冶之色。似雪又浓,似霞又淡”等赞叹之辞。

奇山、异水、灵石、珍木……罗列成自然绝妙的“鹿苑八景”。“ 鹿苑八景”古已有之,且闻著四方。清同治贡生鲁泮藻《鹿苑八景合咏》诗曰“玉带萦回绕碧流(玉带七曲),天开一幅锦屏幽(锦屏一峰)。溪边竹叶云垂幕(苦竹幽溪),亭畔松萝月挂钩(松亭呼风)。石柱果然千气象(石柱冲霄),华台哪复记春秋(法华古台)。峰前座拥阿罗汉(罗汉点头),笑向招仙日点头(危岩招仙)。”清光绪年间高僧金田所作:《鹿苑八景集咏》则各题一景,曲尽其妙,禅意十足。“八景“”之中,“锦屏一峰”、“松亭呼风” “罗汉点头”等尤为特异。

“锦屏一峰”,乃鹿苑寺门户,因常年白云盘绕,故名“云门”。其山峰悬崖峭壁,巍然矗立,为鹿苑寺天然屏障。有诗赞曰:“天然一幅翠屏开,面面仙峰凌上台。异草奇花凝五色,清吟常待主人来。”云门依山势看去,恰似一头庞然无比的大象,故又称为“白象山”。奇巧的是,白象的“肚脐眼”处有一常年汩汩而出的清泉,曰“象眼泉”。据说饮之能驱病防灾,强筋健骨。 白象山的象鼻尖上生长有一株罕见的百年楠树,树杆虽被雷击半边,但仍枝叶繁茂。据考,楠树一般只在四川、云南等地才适应生长,而鹿苑寺这株珍贵楠树,不知从哪里来,不知何时而生。与白象山隔水而峙的是另一巨兽——青狮山。远望去它鬃毛齐竖,昂首怒峙,似奔猎而来,威风凛凛。“青狮白象”天然对峙,栩栩如生。

“松亭呼风”之景位于鹿苑寺院后山,有一株虬龙古松,千年不凋,葳蕤异常,松旁有一凉亭。月明风清之夜,松涛阵阵,凉风习习,如闻梵音。有诗云:“松门薜荔日阴阴,岩畔空亭锁茂林。习静深山风色冷,此中无限梵王音。”沿“松亭呼风”往里行,便是“苦竹幽溪”,一条碧溪沿山脚蜿蜒而去,密密麻麻、层层叠叠的苦竹沿溪而生,伴溪而行。清溪见底,游鱼可数,清风微拂,苦竹婆娑。偶遇天晴之日,晨雾氲氤升腾,似静实动,似明似幻,有飘飘欲仙之感。有诗云:“竹向溪边植,溪幽竹亦幽。何妨存苦节,相与对清流”

“罗汉点头”系一直立于罗汉山溪边的“石佛”。高十余丈,面如含笑,圆圆的脑袋,秃秃的头顶,状似“罗汉点头”,有诗云:“独脱红羊劫,冰霜百练身。圆光开觉路,点醒世间人。”正是点头罗汉性情的真实写照。“石柱冲宵”系一根拔地而起的巨大石柱,冲天而立,白云缠绕。据说这冲天石柱与天庭相连,以便神仙往返人间。鹿苑寺的僧人修炼成仙,灵魂经此可达天庭。有诗为证:“亭亭石柱插千山,直去苍穹咫尺间。一日青云生顶上,天山相接许谁攀。”

鹿苑不仅风光秀丽,而且风物奇绝。“八景”之外,另有一闻名法宝——绝品鹿苑茶。“品在旗枪龙井上,名传石柱鹿溪间”所咏即此。

茶圣陆羽在《茶经八之出》中开篇叙述“山南,以峡州为上。峡州生于远安、宜都、夷陵三县峡谷。”因此,远安素享“茶经第一县”之美誉,清咸丰《远安县志》载“远安茶以鹿苑茶为绝品”。独特的丹霞地貌孕育出独赋异禀的鹿苑茶,以其幽兰之香、亮黄之色、醇厚之味以及独有的“闷堆”制作工艺独秀于全国名茶之林。略查鹿苑茶之“履历”,令人惊讶地发现,早在南宋嘉定六年(1214年)就有了鹿苑茶的文字记载,南宋宝庆元年(1225年)已形成了种植规模,清乾隆年间,鹿苑茶被选为“贡品”,据说乾隆皇帝饮后,清香满口,精神倍增,龙颜大悦,御赐雅名曰“好酽茶”。时间推移到当代,远安黄茶竟然多次被评为“全国名茶”、“全国文化名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黄茶珍品。无怪乎当年高僧金田品鹿苑茶后禁不住赋诗赞曰:“山精石液品超群,一种馨香满面熏。不但清心明目好,参禅能伏睡魔军。”

大凡风景秀绝之地,亦必人文荟萃之所,鹿苑也不例外。历代多有文人墨客、隐士高僧钟爱此地,他们或赏景或悟道或弘法,留下了大量的诗词歌赋碑文。南北朝时梁朝大隐士陆法和、元代大才子张翦、明末和尚了机、现代昌明法师等都曾游览或隐居于鹿苑。无疑增添了鹿苑的神秘与声誉。

南北朝时期,深得萧梁皇帝敬重的大隐士陆法和就看中了鹿苑,弃官隐居于此。据旧县志记载:梁荆山居士陆法和栖焉。清詹应甲诗句“遐哉陆法和,曾世避轩昂”即咏其逃避做官而隐居于鹿苑一事。传说陆法和道行很高,能卜否泰吉凶,可知过去未来。初隐居于枝江百里洲,后相中鹿苑寺这块宝地,称赞道我平生所见名山大川多,没有见到有这么好的地方,遂隐居于此,悟道传法。鹿苑寺废寺旁有坐圆山,名“法华台”,是一个如鼓似的圆石山,娇小可爱,宛如莲台,传即为陆法和弘法论道的华台。

“千古南朝几劫灰,萧梁寺额独崔嵬。化蛇妒妇余空井,刺虎将军有旧台。江口山红寒照没,石头树白瞑烟来。满夜落叶秋风急,更为凭高送一杯。”这首诗是元朝才子张翦写的,诗名《鹿苑寺》。张翦曾官至翰林大学士承旨,这首诗是在元至正初年隐逸时来远安游玩所作。根据诗中所描述,鹿苑寺早年名气很大,梁萧皇帝还为鹿苑寺题过匾额。清代李逢盛在《游鹿苑寺》里写道“古寺傍山山四围,泉流洗耳尽消微。招仙洞外点罗汉,苦竹溪幽望鹿归。狮象生来常拜佛,台屏长设不关扉。苑中胜景供欣赏,何计斜阳落晚”,足见当时文人香客来鹿苑烧香敬佛、陶醉美景、流连忘返之情形。

与鹿苑有关的名人中最具传奇色彩的是明末僧人了机。1661年远安《县志》记载“明季僧了机居招仙洞中,三季仙去”。相传了机“形类僧”,不知所从来,但知其仙去。当年了机来到鹿苑,见了招仙岩,十分喜欢,筑居于此,一住就是三年,每日只食麻枣六七枚,后闭关七七四十九天,忽然岩罩浓云,人们攀岩进洞,不觅了机所踪,只见蒲团和草鞋。人都谓了机成仙升天了。清人詹应甲诗句“如何了机禅,三年蚕脱茧”即咏其得道成仙一事。

一九九七年,武汉归元寺住持昌明法师游览鹿苑寺,为支持远安县复建鹿苑寺,法师亲题“鹿苑寺”三字,其题字镌刻上石并留存至今。

鹿苑,尽享造化钟灵,尽得人文毓秀。

而今,我们更满怀欣喜地得知,风景绝美的鹿苑已是远近闻名的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绿水青水已然成为金山银山,而当地政府正欲借此东风,举全县之力将“鹿溪玉贡”这一黄茶品牌推向全国,山乡茶农正大步行进在种茶致富的小康之路上,不久“中国黄茶名县”和“湖北黄茶第一县”将成为远安独具地域特色的靓丽名片。

眼前,一幅“茶经第一县,黄茶香远安”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鹿苑黄茶种植园依山而建,目之所及,茶树碧如绿毯,逶迤铺开,直到天山相接的尽头。游人自四面八方来到鹿苑,他们在此饱览绝美风光,品尝绝品佳茗,领悟佛道禅理……

呦呦鹿鸣,幽幽茶香,二美并臻,其在鹿苑乎!

又记:搁笔之际,捷报传来——2017年7月27日,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授予远安县“中国茶文化之乡”、远安黄茶“中华文化名茶”荣誉称号。远安离打造“中国黄茶名县”的目标迈进了一大步,为之欣喜不已。

远安鹿苑黄茶荣誉陈列

“陆羽茶经第一县”

“中国茶文化之乡”

“中华文化名茶”

“全国名茶”

“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远安黄茶

主题艺术作品欣赏

2017

远安黄茶 香和天下 魏晓红书

茶花时节满树香 刘芳绪画


茶园春色   胡 洪画

远安黄茶五洲誉 嫘祖故里一瓯春 许爱民书

诗画嫘祖故里 兰香远安黄茶 曾车森书

一品黄茶传雅韵 千秋鹿苑醉春风 江泽龙书

鹿苑方游添画意 黄茶又品尽诗情 刘昭才书

陆羽茶经第一县   魏晓红书


《宜昌茶叶网》行业资讯网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