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古今研究:藜芦

 文炳春秋 2022-01-17
中药古今研究:藜芦

一、典籍摘要

1. 《神农本草经》:“味辛,寒。主蛊毒,咳逆,泄痢,肠澼,头疡,疥瘙,恶疮,杀诸虫毒,去死肌。”

2. 《名医别录》:“苦,微寒。疗哕逆,喉痹不通,鼻中息肉,马刀烂疮。”

3. 《本草备要》:“辛寒至苦,有毒。入口即吐,善通顶,令人嚏,风痫证多用之。”

4. 《药性论》:“主上气,去积年脓血泄痢。治恶风疮、疥癣、头秃,杀虫。”

5. 《本草便读》:“辛苦大寒,沉阴有毒,专司涌吐,能宣胸胃之风痰,善杀蛊虫,且愈肺脾之癣疥。”

6. 《本草图经》:“大吐上膈风涎,暗风痫病,小儿鰕齁;用钱匕一字则恶吐人,又用通顶,令人嚏。”

7. 《本草从新》:“辛寒至苦,司蛊毒与喉痹。能杀虫、理疥癣、入口即吐;善通顶、令人嚏、风痫证多用之。”

8. 《本草撮要》:“味辛寒。入手太阴足阳明经。功专吐膈上风痰,至苦有毒,入口即吐,善通顶,令人嚏,风证多用之。”

9. 《本草分经》:“辛寒至苦,治蛊毒喉痹,杀虫,入口即吐,风痫症用之服后吐不止者饮葱汤即止,与酒同用杀人。”

10. 《本草蒙筌》:“味辛、苦,气寒。有毒。主头秃疥疡,疗肠癖泻痢。杀诸虫,除蛊毒,去死肌,愈恶痈。治喉痹不通。理风痰上壅。亦能医马涂癣,并敷马刀烂疮。”

11. 《本草经集注》:“味辛、苦,寒、微寒,有毒。主治蛊毒,咳逆,泄痢,肠澼 ,头疡,疥瘙,恶疮,杀诸虫毒,去死肌。治哕逆,喉痹不通,鼻中息肉,马刀烂疮。”

12. 《得配本草》:“辛、苦、寒。吐上膈风涎,暗风痫病,去积年脓血泄痢,杀诸虫毒,去死肌,(服之吐不止,饮葱汤即止。)又能通顶令人嚏。得雄黄蜜调,点鼻中息肉。和猪脂调敷反花恶疮。晒干研末,入麝香少许,吹鼻,治诸风头痛。(或入黄连末少许。)生用令人吐。”

13. 《药笼小品》:“至苦辛,入口即令人吐,善通顶使嚏。风痫宜用之,因其善吐痰涎也。”

中药古今研究:藜芦

14. 《医学入门》:“藜芦苦寒亦善吐,风痫蛊毒与喉痹,诸疮癣秃鼻 肉,止痢治疸除逆哕。”

15. 《本草纲目》:“吐药不一:常山吐疟痰,瓜丁吐热痰,乌附尖吐湿痰,莱菔子吐气痰,藜芦则吐风痰者也。”

16. 《嘉佑本草》:“吐上膈风涎,暗风痫病,小儿䶎齁痰疾。”

17.《饮片新参》:“藜芦辛平微苦。主吐风痫痰闭,治虫毒,喉痹。”

18. 《全国中草药汇编》:“藜芦辛、苦,寒。有毒祛痰,催吐,杀虫。用于中风痰壅,癫痫,疟疾,骨折;外用治疥癣,灭蝇蛆。”

19. 《四川武隆药植图志》:“治毒蛇咬伤及杀虫用。”

20. 《中华本草》:“藜芦苦;辛;寒;有毒。涌叶风痰;杀虫。主中风痰壅;癫痫;虐疾;疥癣;恶疮。”

21.《药性歌括四百味》:“藜芦味辛,最能发吐。肠澼泻痢,杀虫消蛊。”

22.《长沙药解》:“味苦、辛,性寒,入足阳明胃、手太阴肺经。涌胸膈之痰涎,定皮肤之瞤惕。”

23.《冯氏锦囊秘录》:“治暗风痫病,主头秃疥疡,疗肠癖泻痢,杀诸虫愈。”

二、现代研究

1.成分:主含原藜芦碱、藜芦碱、伪藜芦碱、秋水仙碱、藜芦酰棋盘花碱等生物碱。

2.作用:本品有催吐、降压、抑制呼吸、抑制结核菌、抗微生物、灭虫等作用。

中药古今研究:藜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